第一图书网

生物医学伦理学导论

杨建英 武汉大学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武汉大学  

作者:

杨建英  

页数:

311  

字数:

406000  

前言

被称为“医学伦理学”或者“生命伦理学”的这个学科或学科群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属于交叉边缘学科,它至少涉及医学、生命科学、哲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法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在伦理学体系中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的分别其实并不玄妙,它象征着两个同质的子文化体对同一学科话语霸权的争夺或者交接。“医学伦理学”是英帝国的术语,“生命伦理学”是美利坚帝国的概念,它们是不同的话语主体先后对同一学科的命名。所以,我们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是有必要的,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在现代伦理语境中我们尽可以把它们看成同一学科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由于时代的原因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有不同的名称。在中国大陆,“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之争也具体而微地再现了在英美发生的故事。15年前,“医学伦理学”是主流并且占据了国家医药院校课程体系中医学生必修课的地位,在“医学伦理学”教材中,人们大多能看到对“生命伦理学”热点问题的介绍,却少有对“生命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的体认。大约从1998年开始,“生命伦理学”挟“克隆”、HGP等生物技术所造成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逐渐成为热门学科。随着2006年8月第八次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生命伦理学”虽然未能动摇“医学伦理学”在国家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却隐然已成为事实上的学科主流,至少,显荣和时尚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也就是说,国家课程体系对这一学科的定位是“医学伦理学”,而目前这一学科的学术主流却是“生命伦理学”,这就形成一个现实的矛盾。这种矛盾如果不尽快化解,既不利于这一学科的成长,也不利于国家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更不利于医学生的成长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处理二者的关系有三种立场:第一种,坚守“狭义生命伦理学”的本位,但在定义“生命伦理学”时采取“广义生命伦理学”的立场,在教学和科研时则采取的是“狭义生命伦理学”的立场。

内容概要

  今天,“生命伦理学”已成为本学科的学术主流,但在我国既有高校课程体系中却仍被称为“医学伦理学”。这种学科割裂的现状既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道德文明的建设。《生物医学伦理学导论》在中国大陆医学伦理学界首次将“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融于一炉,提出以“生物医学伦理学
”来结合二者,以结束目前本学科被人为割裂的尴尬处境。《生物医学伦理学导论》共五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篇导论篇共3章,总结生物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是应用部分,共四篇,依次为“生之伦”、“死之理”、
“存之道”、“活之德”,取“生死存亡,伦理道德”之意。“生之伦” 、“死之理”两篇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生命伦理学”的内容;“存之道”
篇主要讨论临床伦理;“活之德”篇主要讨论医疗公正以及医德教育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生物医学伦理学概论——什么是生物医学伦理学
第一节 伦理学与道德
一、伦理学与道德的词源
二、伦理学与道德的定义
三、道德的起源问题简述
第二节 伦理学与生物医学伦理学
一、伦理学的分类与生物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定位
二、狭义生物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医学伦理学与生物的和医学的伦理学
第三节 生物医学伦理学简史
一、古代朴素医德学阶段
二、近代传统医学伦理学阶段
三、现代生命伦理学阶段
第二章 生物医学伦理为何可能——几种常见的伦理学方法简介
第一节 功利论:因为它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好
一、功利论的基本内涵
二、功利论与公益论
三、功利论与生命论
第二节 义务论:因为它本来就是我的义务
一、义务论的核心内容
二、义务论与人道论
三、义务论与境遇论
第三节 德性论:因为我是个高尚的人
一、德性论的基本内容
二、德性论与关怀论
三、医疗领域的五种焦点德性
第三章  生物医学伦理如何实现——生物医学道德主体的行动策略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医学道德规范体系
一、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
二、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规范
三、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 现代生物医学伦理学的四个显见原则
一、尊重自主原则
二、不伤害原则
三、行善原则
四、公正原则
第三节 生物医学领域道德难题的分析及解答
一、生物医学道德难题的含义
二、生物医学道德难题的成因
三、化解生物医学道德难题的思路及方法举例
第二篇 生之伦
第四章 传统节 育技术与医学道德
第一节 生育观与节 育道德简史
一、人类生育观与节 育道德发展简史
二、中国计划生育国策简史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道德评估
第二节 传统节 育技术服务中的医德要求
一、避孕技术指导工作中的医德要求
二、实施人工流产技术服务过程中的医德要求
三、实施绝育手术过程中的医德要求
第三节 优生技术服务与医学道德
一、优生道德简史
二、消极优生技术服务的基本内容及医德
第五章 人工生殖技术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 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
一、人工生殖技术的含义及发展概况
二、人工生殖技术的应用效果及道德评价
三、实施人工生殖技术的道德原则
第二节 人工生殖技术中的道德
一、人工有性生殖技术中的道德
二、克隆技术中的伦理道德
三、性别选择技术的道德评价
第六章 基因伦理学
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伦理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简介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二节 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
一、什么是胚胎干细胞
二、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争论
第三节 基因治疗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一、基因治疗的分类
二、有关基因治疗的伦理争论
第三篇 死之理
第七章 生物医学伦理视野中的死亡问题
第一节 中外死亡智慧剪辑
一、中国传统死亡智慧剪辑
二、西方死亡智慧剪辑
第二节 死亡的医学与伦理认知
一、死亡与死亡学
二、脑死亡的医学道德评价
第三节 死亡教育的必要性与原则
一、死亡教育的必要性
二、进行死亡教育的原则
第八章 安乐死
第一节 安乐死的内涵
一、安乐死的内涵
二、安乐死的外延
第二节 安乐死的道德确证
一、选择死亡
二、放弃生命
第三节 安乐死争鸣与前景
一、赞成方的观点
二、反对方的观点
三、安乐死的前景
第九章 人类终极关怀与临床关怀
第一节 临终关怀
一、临终与临终病人的特点及需求
二、临终关怀及其发展
三、临终关怀的伦理要求
第二节 放弃治疗和撤除治疗
一、放弃治疗和撤除治疗的内容
二、放弃治疗和撤除治疗的伦理冲突
三、放弃治疗和撤除治疗的伦理准则
第三节 尸体解剖与严重残疾新生儿的处置
一、尸体解剖工作中的道德问题
二、严重缺陷新生儿的处置
第四篇 存之道
第十章 医患关系
第一节 医患关系概述
一、医患关系的含义
二、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三、医患关系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章 临床诊断治疗行为中的医德要求
第十二章 护理道德
第十三章 医学科学研究道德
第五篇 活之德
第十四章 医学目的与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
第十五章 医疗改革与医疗公正
第十六章 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道德
第十七章 医德评价、医德教育与医德修养

章节摘录

墨家从“明鬼”与“节葬”两个层面构建其功利主义死亡观。墨子认为导致三代之后,“天下失义”的原因是“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罚暴也”①。在墨子看来,由于鬼神具有超越于常人的能力,“能赏贤而罚暴”,所以,鬼神的存在就为道德的实现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持。墨子力证鬼神的存在,其目的就是通过让人民相信鬼神存在借以达到治国家利万民的效果。墨子死亡观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节葬”。墨家学说是在批判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墨家的死亡观也与儒家的死亡观尖锐对立。儒家提倡“厚葬”、“久丧”,墨家便主张“节葬”、“简丧”。对于死者的安葬,墨子认为:“死者既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圣王之法也……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②“厚葬”、“久丧”过分讲求“死人之礼”实足以害“生人之利”,最终导致“国贫”、“民穷”,不利于国家的富强安定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总之,对于墨家来说,“明鬼”与“节葬”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生人之利”,“故日:子墨子之法,不失死生之利者,此也”。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墨家的鬼神观念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它所提出的“节葬”的观念却与现时提倡勤俭节约的观念是深相契合的。道家试图填平“生”与“死”之间的鸿沟,按照“齐物论”的逻辑从“齐生死”的角度引导人们透悟死的本质。《庄子》云:“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日: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意思是说:世上万物,彼与此、生与灭、是与非之间的区分都不是绝对的,所以,圣人并不强分是非、彼此、对错,而是一切听其自然。生与死,生命的存在与消灭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是宇宙自然的法则即“道”。个人须臾的生命对宇宙而言,是匆匆的出入,如同气的聚散,是无所谓悲喜的。既然如此,人们就应该坦然、平静,甚至欣喜地面对死亡,坦然地走向大归。所以,庄子死妻,他反而鼓盆而歌,并且反主为客以齐物论的逻辑智慧开导前来吊唁的惠施:“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杂手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编辑推荐

《生物医学伦理学导论》适于作为医药院校本科生教材,哲学专业、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的辅助教材,本学科教材参考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生物医学伦理学导论 PDF格式下载



有一些新观点,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