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读李修文

阳燕 武汉大学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武汉大学  

作者:

阳燕  

页数:

22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我读李修文:青春的叙事》为“我读文丛——当代文学新秀解读系列”之一,对李修文其人其文进行了解读。那些常常被我们称之为“新秀”的文学作者,在他们身上,既沉淀了文学的过去,又负载着文学的未来。当我们把眼光投向他们的作品,我们的心灵会从喧嚣中平静下来,我们会从困惑中看到希望,从迷茫中辨知未来。

书籍目录

引子:李修文与“文学期刊”第一章 青春狂想曲:激情的戏仿一、“反题一置换”与“发挥一重述”二、痛苦的“身体”三、暧昧的“诗人”四、纷乱的“笑”果五、对“恶作剧快感”的反思第二章 青春的变奏:现实与生存一、一地碎片二、一个父亲和一个母亲三、一个少年和一个老人四、生命与情感的奥秘第三章 青春协奏曲:爱情故事一、青春之爱二、爱与死的美学三、母性崇拜四、抒情与说书五、精英/大众古典/时尚六、比较:从《滴泪痣》到《捆绑上天堂》第四章 青春回旋曲:散文和随笔一、心灵的力量二、感性的锋芒第五章 总论:“复调的青春叙事”一、写作资源:先锋精神·传统文化·大众生态二、小说审美特点:被“青春”调和的“极端”之美三、写作的姿态:困难的“个人性”写作访谈:“我的创作平行于生活”附录1:李修文作品目录附录2:李修文重要研究文章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青春狂想曲:激情的戏仿  那些古怪的传说和发黄的典籍、绚丽的诗词和曼妙的丝弦、虚弱的帝王和潮湿的后宫、似曾相识的爱情和放荡不羁的诗人,这一切,成年累月在我枯燥的日常生活里徘徊不去,使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像一场白日梦。到最后,我痛心地看到,这一场白日梦并没有伴随我的成长而消逝,而且还逐渐演变成了我不可回避的个人命运:写作。  ——李修文《国家和我》  尽管李修文曾经暗下决心要像宗仁发那样,做一个有见解、有眼光、善经营的“编辑人”,但他少年时代就萌发的“想当作家”的渴望并未就此熄灭,反而如地火一般越燃越旺。  1998年4月,李修文的戏仿小说《王贵与李香香》面世了,这篇与当代诗人李季的著名叙事长诗同名的小说发表颇费周折,文稿曾在多家杂志编辑的手中辗转,尽管其艺术水准并不在发表线之下,甚至还可以算得上是气质独特、才华不俗,但小说对原著明显的戏谑、颠覆让大多数审稿者迟疑犹豫,而作者李修文于小说中张扬出来的“不恭”之态也不能不令编辑们有所顾虑。小说终于在老字号的纯文学刊物《江南》上刊出了,小说的发表激发出了李修文的创作热情,在此后的两年中,李修文主要在《当代小说》、《作家》、《钟山》、《收获》等著名刊物上亮相,以“新锐”、“先锋”的面貌引起了读者和批评界的注意。2000年出版小说集《心都碎了》。  从1998年到2000年,李修文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大致分两大类型,一是对文学经典与历史典籍的戏仿之作,一是对于当下景观与“现时”生活的体验感悟。这两种类型的小说貌似取材迥异,但它们在创作姿态、表达方式、个性气质上却极其相似,记录了作者青春反叛、游戏实验、潜心思索的一段精神历程,是25岁之前的李修文激情四射、燃烧冲动的内在思想的外现。  一、“反题一置换”与“发挥一重述”  1990年夏天,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李修文,对我国两千年前一个神秘的王朝突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关于这个王朝的历史,据他所知,只有短暂的几十年。这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朝代,一个短命的王朝,可是尽管如此,李修文还是如痴如醉地迷恋着这个王朝,甚至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  ……


编辑推荐

  《我读李修文:青春的叙事》作者李修文从青春狂想曲、青春的变奏、青春协奏曲、青春回旋曲、总论等五部分对李修文其人其文进行了解读。《我读李修文:青春的叙事》可供当代文学研究者、爱好者阅读参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读李修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