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欧洲区域一体化

卡塞尔 武汉大学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武汉大学  

作者:

卡塞尔  

页数:

282  

译者:

马颖  

内容概要

本书《欧洲区域一体化:理论纲领、实践转换与存在的问题》是一部论文集,编辑在其中的8篇论文由德国和斯洛伐克两国的经济学家撰写而成。这8篇论文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组:第一组论文探讨的是同欧盟一体化有关的理论问题,第二组论文讨论的是在欧盟东扩后的政策调整与改革问题。文章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包括欧盟一体化与世界多边秩序的关系,从竞争联邦制的角度来分析欧盟一体化,对欧盟一体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进一步推动欧盟一体化制度安排的前景,欧盟东扩后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的调整、农业政策改革、劳动力市场政策如何适应新的形势,以及在东扩后如何对人口流动进行管理等。 欧盟从酝酿到建立不过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欧盟作为一种包攘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规模巨大的制度创新。在本书中,作者们大都把欧盟的形成过程表述为一个“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过程,不仅对这一创新过程的历史、现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而且提出了政策建议。需要提到的是,这些作者多数为德国经济学家,他们对欧盟所做的分析注重使用制度分析方法,他们所使用的概念包括“秩序政策”(Ordnungspolitik)、“竞争规则”(wettbewerbsregeln)、“基础条件”(unternehmensmitbestimmung)等。因此,读者在阅读这部文集时会强烈地感受到德国经济学家所特有的理论风格。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第一部分 世界经济秩序、区域一体化和欧盟一体化纲领 经济一体化、区域主义和多边经济秩序:发展趋序和组织构架问题 一体化理论和竞争联邦主义 可供选择一体化方案:理论依据、经验检验和实践涵义 欧洲一体化:作为“深化的一体化”的欧盟第二部分 欧盟东扩后的架构问题 欧盟的财政秩序、货币秩序和汇率秩序:东扩后需要改革吗? 东扩后的欧盟农产品市场秩序前景 欧盟东扩:对欧盟劳动力市场秩序改革的挑战 欧盟扩大后调节流动障碍与移民过剩的社会秩序作者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世界经济秩序、区域一体化和欧盟一体化纲领  经济一体化、区域主义和多边经济秩序:发展趋序和组织构架问题  20世纪的最后30年中,经济关系的全球化飞速发展。首先,由于许多亚洲国家和东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放松了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并实行外向型经济政策,国际一体化通过有价证券组合投资  (Portfolioinvestitionen)、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等形式得到了加强。其次,交通和媒体行业技术的迅速发展,降低了由距离造成的各种成本,进而使跨境贸易和国际间企业活动更加容易。最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WF)、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BIZ)、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或者更确切地说——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共同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国际交易建立了一个世界范  围内的秩序框架。行业内技术密集程度不同的产品贸易的增长,以及直接投资相对于证券投资来说其重要性上升,这两个方面可以被认为是有别于早期全球化的现代全球化的标志。因特网——或者更确切地说——数据、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化也有可能作为一种特色,以13益增长的份额加入到服务贸易中来。  同现代全球化相伴随的是区域一体化程度的逐步加强,因而引起了世界不同区域内的制度改革、制度连接(institutionalle Vernetzung)和制度适应过程。早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说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一个特征。21世纪初,在144个WT0成员中,只有日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蒙古没有参加任何区域性贸易协议。我们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与中国大陆地区视为一体,并且回忆一下2002年中国首先提出的东盟国家之间朝着自由贸易推进的倡议,那么,从21世纪开始,可以把签署区域问贸易协议看作WT0成员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Kaiser,2003)。截至2002年年中,有250个区域贸易协定在WT0备案,而l995年只有129个。估计到2005年底,生效的区域贸易协议会有300个左右(WT0,2002)。这些数字显示了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区域化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如果将日本以及美国这个超级大国(US-Supermacht)的份额撇在一边,那么,与全球范围内的合作相比,区域经济关系更加符合国内政治家们的政治意愿,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能看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欧洲区域一体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