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代名画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

范明华 武汉大学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武汉大学  

作者:

范明华  

页数:

22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有绘画史学中的《史记》之称。它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自成体系的绘画美学著作,书中对绘画源流的考溯,对绘画功能的阐发,对绘画形上目标的确立,对绘画形神关系的解答,对“真画”与“俗画”的区分,对历代绘画作品的品评和对唐以前诸家绘画理论的阐释,都具有开拓性的绘画美学价值。书中提出的“书画同体”、“书画用笔同法”、“意存笔先”、“笔不周而意周”、“妙悟自然”等命题,对中国绘画美学,尤其是文人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从美学的角度集中分析考察了《历代名画记》的绘画起源论、绘画功能论、绘画形神论、绘画笔意论、绘画品等论,以及《历代名画记》一书对文人绘画美学思想的影响。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历代名画记》的思想背景与倾向 第一节 唐代的绘画创作与批评 一、唐代的绘画创作概况 二、唐代的绘画批评概况 第二节 张彦远的哲学思想倾向 一、唐代的哲学思想状况 二、张彦远的哲学思想倾向 第三节 张彦远的绘画旨趣与思想主题 一、张彦远的绘画旨趣 二、张彦远的思想主题第二章 《历代名画记》的绘画起源与功能论 第一节 论绘画的起源 一、绘画起源的相关假说 二、张彦远的“书画同体”论 三、“书画同体”论的美学意义 第二节 论绘画的功能 一、绘画功能观的历史变迁 二、张彦远的绘画功能观 三、张彦远绘画功能观的美学意义第三章 《历代名画记》的绘画形神论——张彦远对谢赫“六法”的诠释 第一节 “六法”、形神与“气韵” 一、谢赫的“六法”与形神问题 二、谢赫“气韵”说的语义分析 三、谢赫“气韵”说的美学意义 第二节 张彦远对“六法”的诠释 一、“六法”的重组和引申 二、张彦远的绘画形神论第四章 《历代名画记》的绘画笔意论 第一节 艺术心灵的建构 一、论画家的修养 二、论妙悟与天才 第二节 “意”的优先地位 一、“意存笔先”的提出 二、“意”的哲学阐释 三、“意”的美学内涵 四、“意”的终极指向 五、“意存笔先”的“先” 六、“用笔”的审美价值第五章 《历代名画记》的绘画品等论 第一节 “品”的由来和美学意义 一、人物品评的“品” 二、“品”的美学意义 第二节 绘画品等观的历史变迁 一、谢赫的“六品”说 二、张怀罐的“三品”说 三、朱景玄的“四品”说 第三节 张彦远的绘画品等论 一、张彦远的“五品”说 二、“五品”说的价值取向第六章《历代名画记》与文人画美学 第一节 “文人画”的概念 一、从画家身份的角度看 二、从艺术精神的角度看 三、从艺术风格的角度看 第二节 《历代名画记》的影响 一、崇尚自然的思想 二、立意为本的思想 三、提倡妙悟的思想 四、书画同体的思想结语附录附图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局部) (传)[唐]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局部) [唐]张旭《古诗四帖》(局部) [唐]卢棱伽《六尊者像》(局部) 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乐舞图》 [唐]周防《挥扇仕女图》(局部) [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传)[唐]王维《雪溪图》 [唐]韩干《牧马图》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历代名画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载



封面显得旧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