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逻辑学导论

李娜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1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娜  

页数:

315  

Tag标签:

无  

前言

受武汉大学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主编了《逻辑学导论》这本教材。根据出版社的要求,我将全书分为上、下两编来介绍逻辑学的基础知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编写这本教材的一个主导思想是体现出逻辑学从亚里士多德逻辑三段论的古典形式走向现代逻辑的完全形式化、公理化中的基本理论,因此,上编重点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下编介绍了数理逻辑的基础:命题逻辑和狭谓词逻辑。在命题逻辑的基础上介绍了模态命题逻辑;在狭谓词逻辑的基础上介绍了公理化集合论的ZFC系统。本书的第一、二、五、六、七章由李志国(华北水力电力学院)编写,第三、四、八、九章由刘素姣(河南大学)编写,第十章由魏燕侠(华侨大学)编写,第十一、十二、十三章由李娜(南开大学)编写。李娜负责了对全书的修改。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考了国际上有关的书籍和教材,我们还参考了国内的一些逻辑学的教材和著作。如本书的第十、十一两章的逻辑演算系统使用了参考文献中的逻辑演算系统PC和QC。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曾得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王路教授、南开大学哲学系张晓芒教授等的许多帮助。在此我们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本教材的朋友。特别感谢武汉大学出版社给了我们这次机会。

内容概要

  《逻辑学导论》的一个主导思想是体现出逻辑学从亚里士多德逻辑三段论的古典形式走向现代逻辑的完全形式化、公理化中的基本理论,因此,上编重点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下编介绍了数理逻辑的基础:命题逻辑和狭谓词逻辑。在命题逻辑的基础上介绍了模态命题逻辑;在狭谓词逻辑的基础上介绍了公理化集合论的ZFC系统。

作者简介

李娜,女,1958年3月生于河南开封市。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专职研究员。主要著作有《现代逻辑若干问题研究》等。

书籍目录

上编 传统逻辑第一章 绪言第一节 什么是逻辑学一、“逻辑”释义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三、逻辑类型第二节 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一、逻辑学的性质二、逻辑学的作用习题第二章 概念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二、概念与语词三、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一、单独概念、普遍概念和空概念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三、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第三节 概念之间的横向关系——外延之间的关系一、相容关系二、不相容关系第四节 概念之间的纵向关系——概念的限制与概括一、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二、概念的限制三、概念的概括第五节 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定义一、什么是定义二、定义的种类三、定义的规则第六节 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划分一、什么是划分二、划分的种类三、分类与列举四、划分的规则习题第三章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 命题与推理概述一、命题二、推理第二节 性质命题概述一、性质命题的概念及结构二、性质命题的种类三、性质命题词项的周延性四、性质命题间的对当关系第三节 性质命题直接推理一、对当关系直接推理二、性质命题变形直接推理第四节 三段论一、三段论的基本概念二、三段论的规则三、三段论的格与式四、三段论的非标准式习题第四章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 关系命题及其结构一、关系命题的定义二、关系命题的结构第二节 关系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分类一、关系的对称性及其关系命题二、关系的传递性及其关系命题第三节 关系命题推理一、纯粹关系推理二、混合关系推理习题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上)第一节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一、联言命题概述二、联言推理第二节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一、选言命题概述二、选言推理第三节 假言命题及其推理一、假言命题概述二、假言推理习题第六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下)第一节 负命题及其推理一、什么是负命题二、负命题推理第二节 二难推理一、什么是二难推理二、二难推理的种类三、驳斥二难推理的方法习题第七章 逻辑思维的规律第一节 同一律一、什么是同一律二、同一律的逻辑要求第二节 矛盾律一、什么是矛盾律二、矛盾律的逻辑要求第三节 排中律一、什么是排中律二、排中律的逻辑要求三、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第四节 充足理由律一、什么是充足理由律二、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习题第八章 归纳方法第一节 完全归纳法与不完全归纳法一、完全归纳法二、不完全归纳法第二节 穆勒五法一、求同法二、求异法三、求同求异并用法四、共变法五、剩余法第三节 概率法与统计法一、概率法二、统计法第四节 类比法一、类比法的定义二.类比法的种类三、类比法的逻辑要求四、类比法的作用……下篇 现代逻辑各章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例4是关系命题,它断定“姚明”和“麦迪”之间具有“队友”关系,不能分解为“姚明是队友”和“麦迪是队友”两个命题;例5虽然在结构上与例4很相似,但却不是关系命题,它可以分解为“姚明是篮球运动员”和“麦迪是篮球运动员”两个命题。二、关系命题的结构关系命题在逻辑上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个部分构成。关系者项:关系者项是承担一定关系的载体,是关系命题的主项,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例1中的关系者项是“奥巴马”和“麦凯恩”;例2中的关系者项是“廊坊”、“北京”和“天津”。一个关系命题至少有两个关系者项,如果关系命题具有两个关系者项,则在前的关系者项称为关系者前项,在后的关系者项称为关系者后项。当关系者项为两个以上时,按关系者项的前后次序,分别称作关系者一项、关系者二项、关系者三项,依此类推。关系项:关系项也称作关系,是指关系者项所承载的某种关系,是关系命题的谓项,一般用大写字母R表示。存在于两个关系者项之间的关系称为二元关系,例1中的关系项“竞选总统的对手”就是存在于“奥巴马”和“麦凯恩”两个关系者项之间的二元关系;存在于三个关系者项之问的关系称为三元关系,例2中的关系项“……位于……与……交界处”就是三元关系;以此类推,存在于n个关系者项之间的关系称为n元关系。本章主要讨论的是包含二元关系项的二元关系命题。量项:量项是指关系者项被断定的范围。例3中的“许多”就是量项。如果关系者项是单独概念,如例1和例2中的关系者项,就不使用量项。由于量项的不同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关系的逻辑性质,因此,关系量项不是关系命题研究的重点。


编辑推荐

《逻辑学导论》:高等院校哲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逻辑学导论 PDF格式下载



书很好。用着很方便。快递很快。书有点脏


老师推荐的,很有意思的内容


纸张质量不是很好,而且有书皮有脱落情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