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失的小酒馆

郭小东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郭小东  

页数:

429  

字数:

316000  

前言

40多年前,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波澜壮阔”四个字,不是我特意选用的形容词,而是当年的习惯说法,广播里这么说,报纸的通栏大标题里这么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年还是毛泽东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这一说法,也不是我今天的特意强调,而是天天在我们耳边一再重复宣传的话,以至于老知青们今天聚在一起,讲起当年的话语,忆起当年的情形,唱起当年的歌,仍然会气氛热烈,情绪激烈,有说不完的话。 说“波澜壮阔”,还因为就是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和召唤之下,1600多万大中城市毕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奔赴农村,奔赴边疆,奔赴草原、渔村、山乡、海岛,在大山深处,在戈壁荒原,在兵团、北大荒和西双版纳,开始了这一代人艰辛、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 讲完这一段话,我还要作一番解释。首先,我们习惯上讲,中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1700万,我为什么用了1600万这个数字。其实,1700万这个数字,是国务院知青办的权威统计,应该没有错。但是这个统计,是从1955年有知青下乡这件事开始算起的。研究中国知青史的中外专家都知道,从1955年到1966年“文革”初始,十多年的时间里,全国有100多万知青下乡,全国人民所熟知的一些知青先行者,都在这个阶段涌现出来,宣传开去。而发展到“文革”期间,特别是1968年12月21日夜间,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发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那个年头,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毛主席的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且落实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要“不过夜”。于是乎全国城乡迅疾地行动起来,在随后的10年时间里,有1600万知青上山下乡。而在此之前,知识青年下乡去,习惯的说法是下乡上山。我最初到贵州山乡插队落户时,发给我们每个知青点集体户的那本小小的刊物,刊名也是《下乡上山》。在大规模的知青下乡形成波澜壮阔之势时,才逐渐规范成“上山下乡”的统一说法。 我还要说明的是,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的数字,是国务院知青办根据大中城市上山下乡的实际数字统计的,比较准确。但是这个数字仍然是有争议的。 为什么呢? 因为国务院知青办统计的是大中城市上山下乡知青的数字,没有统计千百万回乡知青的数字。回乡知青,也被叫作本乡本土的知青,他们在县城中学读书,或者在县城下面的区、城镇、公社的中学读书,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他们读到初中毕业,照样可以考高中;他们读到高中毕业,照样可以报考全国各地所有的大学,就像今天的情形一样,不会因为他们毕业于区级中学、县级中学不允许他们报考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武大、南大。只要成绩好,名牌大学照样录取他们。但是在上山下乡“一片红”的大形势之下,大中城市的毕业生都要汇入上山下乡的洪流,本乡本土的毕业生理所当然地也要回到自己的乡村里去。他们的回归对政府和国家来说,比较简单,就是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寨上去,回到父母身边去,那里本来就是他们的家。学校和政府不需要为他们支付安置费,也不需要为他们安排交通,只要对他们说,大学停办了,你们毕业以后回到乡村,也像你们的父母一样参加农业劳动,自食其力。千千万万本乡本土的知青就这样回到了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里。他们的名字叫“回乡知青”,也是名副其实的知青。 而大中城市的上山下乡知青,和他们就不一样了。他们要离开从小生活的城市,迁出城市户口,注销粮油关系,而学校、政府、国家还要负责把他们送到农村这一“广阔天地”中去。离开城市去往乡村,要坐火车,要坐长途公共汽车,要坐轮船,像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长沙的知青,有的往北去到“反修前哨”的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有的往南到海南、西双版纳,路途相当遥远,所有知青的交通费用,都由国家和政府负担。而每一个插队到村庄、寨子里去的知青,还要为他们拨付安置费,下乡第一年的粮食和生活补贴。所有这一切必须要核对准确,做出计划和安排,国务院知青办统计离开大中城市上山下乡知青的人数,还是有其依据的。 其实我郑重其事写下的这一切,每一个回乡知青当年都是十分明白的。在我插队落户的公社里,我就经常遇到县中、区中毕业的回乡知青,他们和远方来的贵阳知青、上海知青的关系也都很好。 但是现在他们有想法了,他们说:我们也是知青呀!回乡知青怎么就不能算知青呢?不少人觉得他们的想法有道理。于是乎,关于中国知青总人数的说法,又有了新的版本,有的说是2000万,有的说是2400万,也有说3000万的。 看看,对于我们这些过来人来说,一个十分简单的统计数字,就要结合当年的时代背景、具体政策,费好多笔墨才能讲明白。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还有多多少少类似的情形啊,诸如兵团知青、国营农场知青、插队知青、病退、顶替、老三届、工农兵大学生,等等等等,对于这些显而易见的字眼,今天的年轻一代,已经看不甚明白了。我就经常会碰到今天的中学生向我提出的种种问题:凭啥你们上山下乡一代人要称“老三届”?比你们早读书的人还多着呢,他们不是比你们更老吗?嗳,你们怎么那样笨,让你们下乡,你们完全可以不去啊,还非要争着去,那是你们活该…… 有的问题我还能解答,有的问题我除了苦笑,一时间都无从答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反映知青生活的“黄土地之歌”、“红土地之歌”和“黑土地之歌”系列作品这一大型项目,实在是一件大好事。既利于经历过那一时代的知青们回顾以往,理清脉络;又利于今天的年轻一代,懂得和理解他们的上一代人经历了一段什么样的岁月;还给历史留下了一份真切的记忆。 对于知青来说,无论你当年下放在哪个地方,无论你在乡间待过多长时间,无论你如今是取得了很大业绩还是默默无闻,从那一时期起,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呼:知青。这是时代给我们留下的抹不去的印记。 历史的巨轮带着我们来到了2012年,转眼间,距离那段已逝的岁月已40多年了。40多年啊,遗憾也好,感慨也罢,青春无悔也好,不堪回首也罢,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我们人生的过程,40多年里的某年、某月、某一天,或将永久地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风雨如磐见真情, 岁月蹉跎志犹存。 正如出版者所言:1700万知青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虽谈不上“感天动地”,但也是共和国同时代人的成长史。事是史之体,人是史之魂。1700万知青的成长史也是新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不可遗忘,不可断裂,亟求正确定位,给生者或者死者以安慰,给昨天、今天和明天一个交待。 是为序。

内容概要

《走失的小酒馆/红土地之歌》由郭小东所著,《走失的小酒馆/红土地之歌》收录了作者撰写的散文、游记等,真实丰满地再现了20世纪的知青历史与时代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文学创作及生活的感情,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作家个人独特而深刻的生命体验。

作者简介

郭小东,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著有《1966的獒)、《风的青年时代》、《突破北纬十七度》等。获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四届、第七届和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奖,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广东省文学评论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山、窝棚与树
 走失的小酒馆
 自杀的星期
 往事之梦
 生命的墓志铭
 藤之桥
 童年的大朋友
 朋友邦澄
 今日传奇:一个人的生命核能
 潮汕有个茶博士
 民生的奠基
 塞外青城
第二辑
 时间的空格
 是旭阳也是落日
 渴望陌生
 即使不唱歌……
 命运的耕耘
 失败是一个梦
 终极的风景
 无根的热闹
 逃避欲望
 极度空灵
 没有船的帆
第三辑
 天籁之声希声
 生命的风度
 黑色的亮丽的忧愁
 殉道的绝响
 在深刻的悲观背后
 献给你阴晴圆缺
 如歌的行板
 永远的期待
 八月的叙事诗
 秋日的私语
 生命的海市蜃楼
 苇船·海边的祈祷
 午后的旅行
第四辑
 泰京并不陌生
 潮州老店
 漂在车背上的城市
 无期的花季
 “是乐”的生命法则
 佛与花都
 泰国的女仆
 滞留的茨岗
 富人的别墅
 水边的棚屋
 潮州阿叔
 泰京发廊ABC
 找对车站搭错车
 芭堤雅,芭提雅
 做一回上帝
 挽盛的海边
第五辑
 寻找家园
 请回家吃晚饭
 女儿生日
 永远的礼拜日
 圣诞·马槽
 绝不忽略
 纸鞋
 昨天的太阳
 不必拥有
 把童年还给孩子
 女性的走出与回归
 伴侣的寻求
 天然的成功
 天赋的开发
 琴岛
 守灯塔的老人
 致我童年的峡谷
 寻找青石板
 一个人的句号
 在岛一边
 西海无帆船
 三桅船·荆棘鸟
 半岛无河
 落日时,我们再度旋宫
 沙灶
 贝叶
 这里有一片椰林
 黎母山的故事
 讲女孩子故事的男人
 渴望雨季
 龙虎墙的倒塌
 致王艺
 最后的凭吊
第七辑
 我们时代的作家
 走出孔乙己
 走出空漠
 死亡的诞生
 必然的丧失
 东方式涅槃
 无烟的焚烧
 为永恒所累的于力
 从此奇男已丈夫
 林中空地
 沉实的坚挺的透明
 无风的颤动
 序《潮汕短文精粹》
第八辑
 我与批评
 知青人信札
 深巷落叶
 生命中永恒的风景
 无法了断之缘
 我写《中国知青部落》
 小乔初嫁时
 阁楼与海
 君临伟大的状态
 男人、女人与时间
 本命年的蝉蜕

章节摘录

无论我用什么方式,我都无法准确涵示这个人的生命能量。他始终以一种非常平淡极不传奇但是相当独立的状态,流行于那一方寂寞有些悍野缺少色彩的土地。他对于时代生活,对于社会变迁,对于自己的人生选择,永远取一种理想主义的憧憬,像一个纯真的快活的孩子,期望太阳、月亮、星星永远与自己同在一样地期望着奇迹的必然诞生。他永远极端地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好,横逆与艰难一定难以持久。因此,不管遭遇什么不幸与坎坷,他都不曾气馁。他已经是一个接近50岁的人了。可是,他依然像一个孩子那样,对生活充满着一种难以描述的激动情绪。好像生命于他是一口永不枯竭的泉眼,他得与这泉眼一样永生,一样旺盛。 当我以由衷的敬意怀念这个人时,我自然也就觉悟到一种难以超越的精神境界对于人生全程的重要意义。并非所有的人生都能充分地体现这种意义。 他是我们这一伙知青中最年长者。那时我15岁,他已经25岁,不属老三届。他是作为居委会派出的知青领队与我们一起到黎母山去的,他那时本可以归去却自愿留在黎母山知青农场,自然也就成了知青连的连长。 因为患过肺结核病,1.8米高的个子瘦成一根电线杆,消瘦白净的脸上有一副深度的白框眼镜,走起路来轻飘飘的,像芦苇一般在风中飘摇。他是法定的知青领袖但是缺少领袖的神采。人们敬重他但却可随意地与他调侃。他并不在意,只是偶尔训斥几句,带着无限的笑意,于是训斥也便没有效果。 只要有他在,大家必定快活,仅仅因为他是最没有师道尊严而且极富玩笑因子的人。他砍芭的动作、极为认真虔诚的表情以及对工作庄严神圣的理解,都处处诱发了顽皮且百无聊赖的知青们的恶作剧。烈日当顶,精疲力竭,他自己也累得半死,可全没有让大家休息的意思。于是有人捂住他的眼睛,大家一齐搔他,他狂笑着扭成一团直往草丛中钻,滚得一身泥一身芒刺。于是只好停工休息。知青们喊着“乌拉”把他抬起来,一齐跌滚进河里去,直泡到太阳落山。芭也不用砍了。 那一年“文革”向纵深发展,大串联大批判如火如荼。知青们第一个反应便是回城里造反去。他劝阻无效只好尾随大流快快回到城里。时隔不久又统统被遣返回场,开始“一打三反”,“清理阶级队伍”。那天夜晚场部空地上点着大汽灯,白呼呼照出一片雪亮来。想不到今晚批斗的对象竟是他。1.8米的瘦高条被压成喷气式,由两个知青架出来,顶着他的腰要他跪。他扑倒在地,全场静默,只听得见蚊蝇扑灯和汽灯的嗡嗡声。我想他这回完了,芦秆一般的身子不消多少时间便折断无疑。 只见他突如其来地挣扎着,大喊道:“我没有罪,为什么要我下跪?”他终于拱倒了两个压着他的知青打手,直挺挺地站起来。满脸的骄矜、愤怒和肃穆。所有的人都呆了。人们想不到他会作如此反抗,会有如此的力量。 他最年长,返城造反的罪责都算在他身上。可是他自认没罪,他没有鼓动大家回城造反,事实是恰恰相反的。于是他坚挺地站立起来。他必须维护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没有人再敢压住他。对他的批斗也奇迹般突然中止。想不到这个柔弱的人,却是一条硬汉子。这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此后,他便被流放到一处非常边远荒凉的山地苗圃去。每天从山坳的小溪中挑水上山浇树苗。一个人在山上搭了窝棚。他从此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P2-4


编辑推荐

《走失的小酒馆/红土地之歌》由郭小东所著,那天,在他开的小酒馆里,客人已走尽,泥夯的地板凹凸不平,散落着顾客吐出来的骨头和菜屑,粉红色的卫生纸污秽地沾在泥里。酒馆打烊了。昏黄的路灯光射进来,惨惨地在泥地上画出一圈圈暗淡……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走失的小酒馆 PDF格式下载



学院老师写的,必须支持,确实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