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线条的世界

陈振濂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0-01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振濂  

页数:

26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书法究竟是什么。是写字?是汉字书写之美?是通过书写来达到抒情写意,是工余的消遗或茶余饭后的自娱?或是一种展示才能的途径?是学问修养的载体?再或是彻底的艺术创作?是书家与社会进行衔接、交流、表现的视觉形式,在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之后,它必须经受选择的追问。

作者简介

  陈振濂,号颐斋,原籍浙江鄞县,1956年2月26日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199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调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艺术学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陈振濂同时以创作、理论、教育三方面的开创性成果享誉当代。1992年在日本举办“陈振濂书法绘匦篆刻展览”;1993年在中国大陆举办“陈振濂书画篆刻著述展览”;1994年在中国台湾举办“陈振濂书画篆刻文献展览”。迄今为止已举办过个展五次。出版有《陈振濂书画篆刻集》及展览图录两种。专攻书画篆刻理论研究,目前已出版学术专著有三十二种。内容涉及古典诗歌、中国画、书法、篆刻等各个方面,并旁涉日本书法绘画。在书法创作方面倡导“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强调书法创作的构思、主题、形式与技巧的综合性,为书法艺术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专业思考与实践成果,并以此成果荣获中国文联“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1999)。在书法理论方面倡导“书法学”学科研究,主编《书法学》学术专著,为书法理论的体系化、规范化、专业化提出了完整的学科构思,此一成果已荣获“文化部第一届优秀艺术科学成果奖”(1999)。在书法教育方面有“陈振濂书法教学法”,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书法教育学成果获国家级大奖(1988)和霍英东教学基金奖(1989)。有大学教材著述五种行世,并主编“大学书法教材集成”十五种。在文艺评论方面,获“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奖”(2001)。现为国家级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浙江省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杭州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青年书法理论家协会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亚太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在日本和中国大陆、台湾分别有“陈振濂后援会”团体组织各种学术活动;在青岛有“陈振濂书学研究院”。1996年,中国美术学院书店、浙江省艺术书店分别设立“陈振濂学术著作专柜”。

书籍目录

卷首语 书法史观建立的重要性第一章 文字的艺术引言:文字的出发点书法心目中的“文字”是什么一个契机:象形与会意古文字演变的几个阶段走向今文字系统“字体”与“书体”书体之美与美术字之美第二章 书法观念文字崇拜与神祗崇拜作为实用工具的文字书写书写之美艺术图像的表现第三章 传统的力量正体与草体的循环从书写行为到笔法动作“至高无上”的笔法“韵”、“法”、“意”的思潮史嬗递第四章 材料之美碑与帖“碑学”与“帖学”由“碑”与“帖”走向“写”与“刻”书写文化与石刻文化第五章 案头书与壁上书“案头书”的应用与欣赏“壁上书”的几种类型从挥洒之乐到欣赏习惯的变迁走向“形式美”第六章 书法家的类型书法家作为符号不同时代的不同书法家作为主流的文人书法家书法家:类型分析第七章 文人风雅学问与修养风雅的品味与嗜好诗书画印一体化的独特趣味挥洒之乐第八章 世纪大转换从古代转向近现代书法活动方式的变迁书法作为“艺术运动”理论的先导第九章 走向形式书法的形式:展览之本书法形式的独特性形式的重构形式的意义追问

章节摘录

  最早的写字观,我们将之归结为“文字崇拜”阶段。语言特别是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如果说,广义上的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的话,那么文字的诞生却是人类智慧达到相当高度,对事物的抽象能力也达到相当水平之后“人为”的产物。尽管这个“人为”并不是仅指一人所为罢了。  具有高水平、高思维、高抽象能力的汉字的诞生,既为后世文明进程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出发点,也使得目不识丁的芸芸众生,与掌握文字(文化)的巫师、首领、长老之间拉开了明显的距离。对芸芸众生而言,文字是一个神秘难测的奥妙所在;在巫师与长老看来,互不相通的各个部落的符号、徽号与文字之间,也具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使他们之间也互相敬畏。再加上原始宗教、巫术以及占卜等的偶然“启示”的作用力,使先民们对文字的膜拜等同于对不可知力量的膜拜与敬服。早期文字起源方面,会有那么多的神话传说:比如“仓颉造字”说,即把仓颉这个子虚乌有者描绘成“四目”,造文字时是“天雨粟、鬼夜哭”(见《淮南子·本经训》载)。又比如,把文字的起源与伏羲氏(庖牺氏)创八卦联系起来,以字象比附卦象,并指实文字始于卦象所示。再比如,把文字上攀到远古时代的神话:神农氏见“嘉禾八穗”而创“穗书”,黄帝见景云而作“云书”,少吴创“鸾凤书”、尧创“黾书”,等等。这神农氏、黄帝、少吴、尧、伏羲……本来就是半人半神的传说,要指实他们的存在即不易,再要认定他们创汉字及“穗书”、“云书”、“鸾凤书”、“黾书”等,更是无稽之谈。但考虑到上古时代混沌洪荒,人类的智慧水平还未达到能解释自然、认识自然的程度,则对于不可解释的文字起源,以种种占卜画卦的神秘理由来敷衍或自我解说,应该也是十分合逻辑的选择。我颇疑心于这种神秘的文字神灵膜拜的风气,在当时并不只是落实到文字一端,而是作为上古文明的一个共同特征来出现的。因为在这同时或稍后,还有青铜器冶铸中的各种纹样与造型可为凭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线条的世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