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临床麻醉管理与技术规范

张苏展,柳子明 浙大
出版时间:

2003-4  

出版社:

浙大  

作者:

张苏展,柳子明  

页数:

178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使医务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执业,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根据国家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经国家医学权威机构认可的医疗专业技术标准,在对我省原有的医疗管理和技术操作规章进行整理修订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这套《浙江省医疗机构管理与诊疗技术规范丛书》。  该丛书集医疗行政管理、医疗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于一体.主要用于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的行为准则和操作规范,也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管理、质量控制和开展等级评审的重要依据。  此次修订编写工作历时两年,省内各医疗机构的200多名专家和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参与了讨论、编写和审订工作。丛书基本按医疗、病历、护理、麻醉、病理、检验、肿瘤等内容由各质控中心会同有关专业组进行修订和编写,再集中大组进行反复研究讨论。为慎重起见,先后两次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后的版本既更新了原有医疗规范中一些不适应现阶段实际的内容.引进了新的管理模式和现代医学技术,尽可能地保留了经多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使丛书内容更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在此,我谨向参与这项工作的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各有关医院、质控中心和医学院校及全体编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管理与诊疗技术也必将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丛书作为全省医务人员和医疗行政机构管理和技术规范化的工具书,必然需要不断地完善。为此,我希望广大读者对书中的不足之处予以指正,以便在下次修订时参考采纳。

内容概要

  《临床麻醉管理与技术规范》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使医务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执业,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根据国家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经国家医学权威机构认可的医疗专业技术标准,在对我省原有的医疗管理和技术操作规章进行整理修订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这套《浙江省医疗机构管理与诊疗技术规范丛书》。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临床麻醉的范畴和各级人员职责第一章 临床麻醉的范畴第一节 临床麻醉工作第二节 麻醉恢复室和重症监测治疗室工作第三节 急救复苏第四节 疼痛治疗第五节 科研与教学第二章 麻醉科各级人员职责第一节 科主任职责第二节 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第三节 主治医师职责第四节 总住院医师职责第五节 住院医师(士)职责第六节 麻醉护士职责第七节 技术员职责第二篇 麻醉科准人标准和工作制度第一章 麻醉科准入标准第一节 必备条件与设置第二节 技术项目第三节 工作制度与质量控制第四节 仪器设备第五节 乡镇卫生院开展临床麻醉的必要条件第二章 麻醉科十大工作制度第一节 岗位责任制第二节 术前会诊、讨论制度第三节 术后访视制度第四节 交接班制度第五节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第六节 安全防范制度第七节 业务学习制度第八节 药品管理制度第九节 仪器、设备保管制度第十节 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第三章 麻醉恢复室管理规定第四章 麻醉疼痛专科门诊管理制度第五章 麻醉科工作制度执行记录规范第三篇 临床麻醉操作规程第一章 麻醉前工作常规第一节 麻醉前会诊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第二章 麻醉期间的管理与监测第一节 麻醉期间的管理第二节 全身情况的管理与监测第三节 辅助用药第四节 输液、输血第五节 麻醉期间监测分级第三章 麻醉后工作常规第四章 麻醉病历的书写与管理第一节 麻醉病历的书写格式和方法第二节 麻醉病历的管理第五章 基础麻醉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第三节 实施方法注意事项第五节 并发症第六章 局部浸润麻醉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第三节 实施方法第四节 注意事项第五节 并发症及处理第七章 颈丛神经阻滞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第三节 实施方法第八章 臂丛神经阻滞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第三节 实施方法第四节 常用药物和剂量第五节 常见并发症与处理第九章 蛛网膜下腔阻滞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第三节 实施方法第四节 并发症与处理第十章 硬脊膜外腔阻滞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第三节 实施方法第四节 并发症与处理第十一章 骶管阻滞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第三节 实施方法第四节 并发症与处理第十二章 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第一节 麻醉前准备第二节 实施方法注意事项第十三章 静脉麻醉第一节 硫喷妥钠第二节 氯胺酮麻醉第三节 r一羟丁酸钠(r-oH)第四节 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第五节 异丙酚第六节 咪达唑仑第七节 依托咪酯第八节 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第十四章 吸入全身麻醉第一节 挥发性麻醉药第二节 气体吸入麻醉药第十五章 静吸复合麻醉第一节 麻醉前准备第二节 实施方法第三节 复合麻醉注意事项第十六章 全身麻醉并发症及防治第一节 呼吸道梗阻第二节 呕吐、反流、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第三节 低血压第四节 高血压第五节 心律失常第六节 急性肺不张第七节 肺栓塞第八节 张力性气胸第九节 急性心肌梗死第十节 恶性高热第十一节 脑血管意外第十二节 药物变态反应的处理第十三节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处理第十七章 小儿麻醉第一节 麻醉前用药和禁食第二节 气管内麻醉第三节 区域麻醉第四节 输液管理第十八章 老年人麻醉第一节 麻醉前的病情估计与准备……第四篇 麻醉效果评级标准和医疗事故、并发症的认定

章节摘录

  (1)麻醉完毕,将麻醉用具和监测仪器消毒或清洗整理后归还原处,如有故障,应向科负责人报告。贵重仪器应进行登记,并报请及时修理。  (2)部位阻滞包、静脉穿刺包用后须清洗,补充消耗品,妥善包好送高压消毒。如系一次性阻滞包、穿刺包,应按一次性用品处理规定执行。  (3)气管插管盘用后须补充用物,放回原处。  (4)面罩、螺纹管、喉镜等按规定进行消毒。  (5)核对用药处方,填写收费记账单,补充用药,防止错漏。  (6)全身麻醉术终,按恢复室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7)区域麻醉术终,应测试神经阻滞范围,并详细记录。硬膜外阻滞术终。应测定麻醉平面,并在麻醉后视情况及时访视。重点注意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的情况,因工作时间关系可交给接班人员或病房当班护士执行。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临床麻醉管理与技术规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