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人生
2003-12
浙江大学出版社
黄学规
284
黄学规教授相继出版了《挫折与人生》、《人格与人生》之后,现在又完成了新的力作——《审美与人生》。这是一套人生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去年暑假,他到北京来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曾与我谈起正在写作《审美与人生》,并引用柏拉图的话说:“真正的美并不在物中,而是在心中”。我对他的写作设想深表赞同,并对他的敬业精神深为感佩。《审美与人生》这个选题十分重要,它符合社会进步的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人生成长的需要。黄学规教授经过长期的积累、思考和耕耘。现在奉献了《审美与人生》这部专著,我向他表示衷心的祝贺。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一切。人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一切。这可以说是至理名言,是金科玉律。要美不要丑,也必将是人生的价值尺度!我在欧洲,从英国到法国,又从意大利到奥地利,我发现这些国家,都是追求美的国家。他们用诗歌体现美。他们用音乐体现美。
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一切。人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一切。这可以说是至理名言,是金科玉律。要美不要丑,也必将是人生的价值尺度!我在欧洲,从英国到法国,又从意大利到奥地利,我发现这些国家,都是追求美的国家。他们用诗歌体现美。他们用音乐体现美。
黄学规,1940年生。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名家、世界汉诗艺术家。现任全国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美学学会美育研究会会员、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财经学院教授和挫折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撰写专著3部、论文70多篇,其中《谈挫折教育》、《道德教育改革初探与思考》、《审美教育与人生》等15篇(部)论著获省级、国家级和国际优秀论著奖。1994年荣获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华夏教育艺术研究院、羲黄文化研究院授予的“铸魂创新奖”。1997年荣获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委员会授予的全省高校优秀教师称号。1998年荣获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颁发的国际优秀教育论著奖。2000年荣获全国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授予的最高奖项“铸魂金杯奖”。
第一章 审美教育:美化人生第一节 西方审美教育一瞥第二节 中国审美教育略论第三节 人类对美的追求第四节 审美心理结构第五节 审美与心理健康第六节 美育是一门人文学科第二章 人是现实美的主人第一节 自然美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第二节 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第三节 人的美之一:人体美第四节 人的美之二:心灵美第五节 关于爱情审美化第三章 艺术表现人的精神第一节 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艺术的分类第三节 艺术的功能第四章 科学美是人类创造智慧的结晶第一节 叩开科学美的大门第二节 科学美的内涵第三节 科学家的精神美第四节 科学与人文结伴同行第五章 环境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一节 什么是环境第二节 环境的危机第三节 确立环境审美意识第六章 真善美的统一:人格的最高境界第一节 寻求人生之美第二节 苦与乐都具有审美价值第三节 人生境界第四节 真、善、美的统调查报告审美重要性认知调查的结果与分析大学生审美趣味的特点与趋势大学生的审美理想及影响因素附录心育、德育、美育的一体化教育——读《挫折与人生》、《人格与人生》和《审美与人生》黄学规诗词二十首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18世纪欧洲发生了启蒙运动,这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地推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这场运动发端于英国,中心和高潮在法国。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更具有典型性和革命性,代表性的思想家有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之一。他是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启蒙思想家,辛勤笔耕60余年,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著作。他还是法国启蒙主义审美教育思想无可动摇的开拓者。伏尔泰受到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影响,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是着眼于艺术的经验事实,对美的问题发表了较为机智、深刻的见解。他认为超验的、绝对的、合乎理念原则的美是不存在的。他从美感经验出发来验证美是实际存在的,主要是指戏剧、音乐、绘画、诗歌、建筑等艺术。伏尔泰说:“要用‘美’这个词来称呼一件东西,这件东西就须引起你的惊赞与快乐。”一句话,凡是能引起“惊赞”与“快乐”两种情感的东西就是美的。伏尔泰认为,那种诉诸人的心灵的德行美,能使人人都感到惊赞和快乐,它通行一切时代和一切国家,因而是普遍的、永久的、世界性的。伏尔泰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人的审美趣味低下是“智力的缺陷”造成的,但可以通过教育来弥补。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艺术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状况决定的。在伏尔泰看来,在“理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中,科学和艺术发达、繁荣了,审美趣味才能达到完美的程度。相反,社会生活气息奄奄、精神衰微及其锐气销蚀的时代,审美趣味就无从培养起来。
1959年,正当弱冠之年,我阅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开始对美学感兴趣。没过几年,社会上谈“美”之音渐渐微弱,而言“斗”之声日趋高涨。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情况起了变化,“五讲四美”如春风拂地,研究美学和美育很快成为热门。当时,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和李燕杰的《塑造美的心灵》一版再版,畅销全国。这些书对美化人们的心灵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说到美育,人们至今仍深深怀念蔡元培。蔡元培于20世纪初提出著名的五育: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和美感教育。后来他又把这五育概括为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四育。蔡元培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主张是“以美育代宗教”,但是,在教育制度上,美育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社会的动荡,美育的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长期难以营造。到了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有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较好的经济基础,美育实施的条件逐步得以形成。
序黄学规教授相继出版了《挫折与人生》、《人格与人生》之后,现在又完成了新的力作——《审美与人生》。这是一套人生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去年暑假,他到北京来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曾与我谈起正在写作《审美与人生》,并引用柏拉图的话说:“真正的美并不在物中,而是在心中”。我对他的写作设想深表赞同。并对他的敬业精神深为感佩。《审美与人生》这个选题十分重要。它符合社会进步的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人生成长的需要。黄学规教授经过长期的积累、思考和耕耘,现在奉献了《审美与人生》这部专著,我向他表示衷心的祝贺。 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一切。人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一切。这可以说是至理名言,是金科玉律。要美不要丑.也必将是人生的价值尺度! 我在欧洲,从英国到法国,叉从意大利到奥地利,我发现这些国家,都是追求美的国家。他们用诗歌体现美。他们用音乐体现美。他们用建筑体现美。特别是来到法国时.我看到处处有拿破仑的铜像,我问法国朋友,在贵国为什么到处能见到拿破仑的像?是因为他是英雄么?法国朋友回答:拿破仑之所以被大家崇敬,不单是因为他的武功,不仅是因为他能攻下一个一个城池,而是因为他在战争结束后.十分重视法、德、美相结合。法。是法治;德,是道德;美。是美育。首先,拿破仑重视抓法治。他在位时开了85次法制讨论会,他亲自主持了38次。在他临死之前,大家赞扬他的武功,他说:“我的价值不单是武功,而是因为我创建了这部《拿破仑法典》。”其次.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很尊重各种宗教,支持各种戒律,他一再进行道德教育。第三个是更为重要的,更为持久的,就是他十分重视美育,创建修缮各种艺术馆,如罗浮宫、梵尔赛宫……他认为一个社会要长治久安,必须全面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 从欧洲之行中,我得到了一个重要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强调美,要强调审美,要用关来育人。 回顾我从事教育工作的半个世纪里的所见所闻所感,也体会到必须强调美。在我这一生中,研究过胎教,研究过学前教育,教过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给留学生作过报告,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作过演讲,最近几年,又在研究中涉及到临终教育,我从这一系列的教育中,深深感到任何教育都不能不讲美,教育绝不能没有审美,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一定是一个懂得审美的人。 另外,我在北美、欧洲、亚洲演讲时,顺便也对各种学校进行了解。其中既有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也有西点军校、周末大学、空中大学、开放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职工大学等等。我从这些学校中。也清清楚楚地看到,他们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审美教育,他们既强调环境美、语言美,又强调风度美、仪表美,还有有枝歌美、标识美、校服美等等。 这些年,我还研究过近百年历史上的中国教育家,蔡元培、马相伯、张伯苓、陶行之、马叙伦、熊希龄、吴玉章、晏阳初、叶圣陶、蒋南翔、冯佩之等等,在他们每个人的教育思想中都有强调以美育人,特别在蔡元培先生的教育言论中,一再强调以美育代宗教。……
《审美与人生》是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