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课标数学提高班

丁保荣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丁保荣  

页数:

250  

字数:

390000  

前言

  中考是每位中学生求学路上的第一道重要关卡。如果能很好地闯过这一关,后面的求学之路会变得非常平畅。  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新课标下的中考试题出现了很大变化。“能力综合”型、“开放探索”型试题在中考试卷中占有越来越大的分值。对于在旧的学习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来说,这一变化恰恰是一道难关。分析2005年到2009年各地中考试卷可以看出,考查综合能力的“选拔型”试题,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强调应用、创新意识的培养,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思维去解答,已明显力不从心。研究一下“数奥”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这类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思维的综合创新能力。这一点恰恰是新课标素质教育中知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中考试题改革的精神实质。  对比中考和竞赛大纲,观察历年来数奥试题和近年来中考试卷的难题,不难看出,许多中考压轴题都能在“数奥”试题中看到“影子”,甚至某些题就是上一届数学奥林匹克题的翻版。因此我们学习和研究“数奥”试题不光是为了夺取“金牌”,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俯视课堂学习和中考,在学习和中考中脱颖而出。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编写了这套丛书,将“数奥”和中考有机结合起来,借“他山之石”攻“此山之玉”,希望能为同学们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有效捷径。  本套丛书内容的难度定位略高于中考水平,相当于“数奥”中等难度,以新课标、新中考说明中的重、难点和被竞赛大纲加深、拓展的知识点为知识基础,结合各类典型竞赛例题,剖析知识的内涵,发掘思维的本质,介绍解决难题的开放性思维方法,培养和训练开放型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中考的经典“拔高”题,用“数奥”解题思维巧解中考难题,与教材同步训练,及时巩固,引导创新。丛书通过丰富的栏目实践以上目标。【课程标准】【赛点导人】公布了各章相关的新课标要求及竞赛大纲相应赛点,为你导航,【赛题分析】给出范例的探索性分析,为你引路,并留下思索解答空间;【同步训练】与课本教材同步,引领你提前投入中考、数奥练兵。

内容概要

  《新课标数学提高班(9年级)(适用浙教版)》内容的难度定位略高于中考水平,相当于“数奥”中等难度,以新课标、新中考说明中的重、难点和被竞赛大纲加深、拓展的知识点为知识基础,结合各类典型竞赛例题,剖析知识的内涵,发掘思维的本质,介绍解决难题的开放性思维方法,培养和训练开放型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中考的经典“拔高”题,用“数奥”解题思维巧解中考难题,与教材同步训练,及时巩固,引导创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反比例函数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三章 圆的基本性质
第四章 相似三角形
第五章 课题学习(一)
第六章 解直角三角形
第七章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八章 简单事件的概率
第九章 投影与三视图
第十章 课题学习(二)
第十一章 期末测试、竞赛
(一)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二)九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三)九年级数学竞赛(1)
(四)九年级数学竞赛(2)
第十二章 中考、竞赛模拟
(一)中考模拟卷(1)
(二)中考模拟卷(2)
(三)中考模拟卷(3)
(四)中考模拟卷(4)
(五)初中数学竞赛模拟卷(1)
(六)初中数学竞赛模拟卷(2)
(七)初中数学竞赛模拟卷(3)
(八)初中数学竞赛模拟卷(4)

章节摘录

  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2.探索相似图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  3.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4.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5.通过典型实例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  【赛点导入】  1.利用相似三角形,可以证明角相等,线段成比例。通过寻找(或构造)相似三角形获得比例线段和等角,用以论证或计算的方法,称之为相似三角形法。  2.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相似比等于1的特殊情况,在相似的问题中出现的线段间的关系比全等中等量关系更为复杂,不仅有比例式、等积式、平方式,甚至有线段乘积的和差,线段比的和差。证明这类问题,常常要通过命题的转换或中间量的过渡。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课标数学提高班 PDF格式下载



非常不错,题目不简单


应该不错吧,会好好做的,


难度适宜,题目量也不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