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实用电液比例技术
2006-9
浙江大学
吴根茂
456
724000
无
本书对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所涉及的比例电磁铁、电控制器和检测反馈系统、各类比例压力阀、比例流量阀、比例方向阀、比例多路阀和比例液压泵等元器件,以及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等的相关基础理论、控制原理、性能特点、工程应用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并对其稳、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对电液比例控制器件及系统的测试和计算机仿真作了相应的介绍。本书还在液压桥路、液阻网络、压力容腔特性、液动力、工程机械用阀等涉及一般液压技术的诸多方面,结合工程实际作了相关的阐述。 本书着重从工程应用角度,对电液比例控制技术进行系统的、深入浅出的论述,可作为机械工程类本科生、研究生液压与电液控制课程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也可作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培训的参考书。
第1章 电液比例技术概述 1.1 比例技术含义 1.2 比例技术发展概况 1.3 电液比例控制的技术特征 1.3.1 性能特点 1.3.2 原理特点 1.3.3 结构特点 1.4 比例控制系统的构成、分类及特点 1.4.1 比例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分类 1.4.2 比例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第2章 压力与流量 2.1 压力 2.1.1 压力容腔中的压力公式 2.l.2 溢流阀阶跃响应特性实验的启示 2.1.3 冷连轧机工作辊弯曲凸度控制系统油源流量的主动计算 2.1.4 某锻造操作机油路失败实例 2.1.5 材料试验机的压力精确控制系统 2.1.6 汽车无级变速传动液压系统原理 2.2 流量 2.2.1 液压量与电量的类比 2.2.2 流量基本公式 2.3 压力与流量的基本控制方式 2.3.1 阀控与泵控的对应 2.3.2 控制量与干扰量 附录2-1 管道动特性影响的判据 附录2-2 主要电液控制器件的输出控制量与主要干扰量对应参考考表 附录2-3 压力控制阀试验方法GB 8105—87(摘录)第3章 滑阀上的作用力 3.1 稳态液动力 3.1.1 稳态液动力的概念 3.1.2 稳态液动力的计算公式 3.1.3 稳态液动力的补偿 3.1.4 稳态液动力的利用 3.2 瞬态液动力 3.3 摩擦力与液压卡紧力 3.3.1 液压卡紧力成因与计算公式 3.3.2 消除液压卡紧力的措施第4章 比例控制放大器与检测反馈系统 4.1 比例控制放大器概述 4.1.1 典型构成 4.1.2 分类 4.2 比例控制放大器主要电路的构成、原理及功能 4.2.1 电源电路 4.2.2 输入接口单元 4.2.3 信号处理电路 4.2.4 调节器 4.2.5 颤振信号发生器 4.2.6 测量放大电路 4.2.7 功率放大级 4.3 国内外几种典型比例控制放大器简介 4.3.1 国内外比例控制放大器的发展概况 4.3.2 几种常用比例控制放大器简介 4.3.3 专用比例控制放大器 4.4 比例控制放大器的使用 4.4.1 电源 4.4.2 规格及连接插座 4.4.3 输入信号 4.4.4 接线与安装 4.4.5 调整 4.4.6 检查正确运行情况 4.5 检测反馈系统 4.5.1 基本结构 4.5.2 常用传感器件简介 4.5.3 检测反馈电路……第5章 比例电磁铁第6章 先导控制液压桥路第7章 压力阀与比例压力阀第8章 电流比例流量控制阀第9章 电液比例方向阀第10章 多路换向阀第11章 液压泵的变量控制与电液比例泵第12章 液压缸第13章 二次调节系统第14章 电液比例元件测试技术第15章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及其设计计算第16章 油液与污染控制第17章 液压元件及系统的数字仿真第18章 液压元件流场仿真和液动力参考文献
无
好书,的确是好书,写这本书的作者都是液压伺服和比例控制方面的专家,这本书的内容也非常翔实和新颖,的确值得从事液压伺服和比例控制的人应该好好看看的书。我是先从图书馆里看到这本书,然后才决定买的。
对于国内来说,能够系统的讲解比例技术的书不多,这本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个空白。从内容上来说讲得比较系统,但是要求读者对于控制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很难读懂。
这是吴老师的书,很有保证的,希望吴老师能恢复健康,出更多好书
能看懂就不错了!
书的内容架构还可以,但排版有不少错误,尤其是附图质量错误较多,希望修订版能改进。
液压学习人员必备
实用电液比例技术
买本书也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