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比较文学

王福和 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福和 编  

页数:

238  

Tag标签:

无  

前言

有人认为比较文学是需要精通数种文学、数种语言(包括希腊文、拉丁文),在特殊的学术环境中才能学习和研究的高深学问。这当然也有一定道理,比较文学的确需要这样的潜心研究,打好坚实的学术基础,才能真正向前发展。但另一方面,我认为比较文学还必须同时对社会、对现实、对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作出自已的贡献。尤其是中国比较文学本来就和欧美比较文学有所不同,它并不是产生于学院课堂,而是产生于自身改革和与世界沟通的需要。正如已故比较文学学会首任会长杨周翰教授所说,“中西比较文学起源不同,西方比较文学发源于学院,而中国比较文学则与政治和社会上的改良运动有关,是这个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国比较文学必有其与社会教育、大众文化相联的一面。其实,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就不能没有对人类共同问题的探索。今天人类面临的,仍然是历史上多次遭遇的共同问题,如生死爱欲问题,即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生存的问题;权力关系与身份认同问题,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问题,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追求这些方面的“和谐”是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共同目标,也是文学研究的共同基础。任何伟大的文艺作品总是体现着人类经验的某些共同方面,而使读者产生共鸣,同时又是作者本人的个人经验、个人想象与个人言说。伟大作品被创造出来,总是从自身文化出发,带有不可避免的自身文化的色彩;在被解读时,读者一方面带有自身的文化先见,一方面又因人们对共同经验的感知和理解而突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产生了新的阐释。这正是作为跨文化文学研究的比较文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内容概要

  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就不能没有对人类共同问题的探索。今天人类面临的,仍然是历史上多次遭遇的共同问题,如生死爱欲问题,即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生存的问题;权力关系与身份认同问题,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问题,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追求这些方面的“和谐”是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共同目标,也是文学研究的共同基础。任何伟大的文艺作品总是体现着人类经验的某些共同方面,而使读者产生共鸣,同时又是作者本人的个人经验、个人想象与个人言说。伟大作品被创造出来,总是从自身文化出发,带有不可避免的自身文化的色彩;在被解读时,读者一方面带有自身的文化先见,一方面又因人们对共同经验的感知和理解而突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产生了新的阐释。这正是作为跨文化文学研究的比较文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与大学生对话:什么是比较文学第一节大学是比较文学的摇篮第二节 比较文学就在我们身边第三节 让我们走进比较文学第二章 与大学生沟通:比较文学与新世纪人才培养第一节 以比较文学眼光开发新视野、新思维第二节 用比较文学精神培养新文明、新素质第三节 以比较文学胸怀构筑新修养、新品格第四节 用比较文学资源打造新知识、新本领第三章 与大学生交流:比较文学与文学鉴赏的新视角第一节文学是一条交流互动的河个案阐释:果戈理与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与被影响第二节 文学是一条平行发展的路个案阐释:人类起源的泥土情结第三节 文学是一座立体交叉的桥个案阐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及其中外同名电影第四节 当一国文学在他乡落户个案阐释:多丽丝•莱辛在中国第五节 当他族踪迹在本国文学中显现个案阐释:拜伦的海外之旅与《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六节 当文学在译介中传承个案阐释:穆旦对英国诗歌的译介第七节 当主题在跨越中产生流变个案阐释:中外作家笔下的家庭第八节 当文类在跨越中出现异同个案阐释:中西散文比较第九节 当诗学在跨越中开始对话个案阐释:海勒和余华长篇小说的叙事策略第十节 当形象在“他者”目光中变异个案阐释:“中国形象”: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他者”第四章 与大学生共勉:比较文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第一节从西方起步发展第二节在东方崛起繁荣第三节 于涅槃中新生共享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节 大学是比较文学的摇篮同学们也许并不知道,“比较文学”这个名称是由两位法国中学教师发明的。但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却是在大学校园里孕育的。大学,是比较文学的摇篮。1827年,一位名叫维尔曼的教授将两位中学教师发明的“比较文学”名称带进了大学课堂。他在巴黎大学讲授欧洲中世纪和18世纪法国文学的时候,首次把比较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之中。1829年,他在巴黎大学开设“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的讲座时,多次用到“比较文学”一词。耳目一新的名称,耳目一新的讲座,在大学校园里引起不小的轰动。1830年,一位名叫安贝的教授也在大学课堂开设了“各民族的艺术和文学的比较”的课程。两年之后,他又在学校开设了“各国文学的比较史”等课程,并多次强调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在大学校园内产生良好的反响,“比较文学”一词开始在校园中广为流传。这是人们所能发现的西方世界中最早在大学校园里播撒的比较文学的种子,这也是我们在西方的大学校园中所能寻觅到的比较文学先驱者的足迹。

后记

《大学比较文学》这个名字,是一次突发奇想的结果。2006年5月,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在太原师范学院召开的“新人文精神研讨会”期间,决定编写一本用于汉语言文学本科生教学的教材。会议结束后,我的老师——陈悖教授让我给教材起名字。说实在话,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可取的名字几乎没有了。无奈之下,便在网上无目标搜索,不经意间,搜到了《大学语文》、《大学人文》等教材名,“大学比较文学”便鬼使神差地跳进了脑海,这距离接到老师的任务仅仅数秒钟的时间。也许被突然的发现所激励,便立即向老师报告我的想法。老师表扬了我,但觉得这个书名更适合公共课教材。后来,老师主编的那本教材取名为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比较文学基础教程》,但“大学比较文学”却成为我的一个情结。2007年末,在同浙江大学出版社资深编审钟仲南的闲谈中,我无意间把“大学比较文学”说了出来。真可谓说者无心,听者有心。钟仲南编审当即让我填写选题表,准备撰写。由于当时手头的任务很重,还在为一个刚刚申请到的课题组织人马,所以匆匆填写完表格后便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谁知不到一个月,就接到了钟先生的电话,告诉我“大学比较文学”已经列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的选题计划,归属到“大学生通识教育”教材系列,最好2008年秋季开学就能使用。压力顷刻间就降临在我的身上,令我措不及防。于是,便翻出自己写过的教材,试图从中寻找出《大学比较文学》的新思路。1996年,我出版了《比较文学新论》,将自己发表过的文章作为教材的内容,试图通过一些文本阐释让学生更快地接近比较文学。2001年,我出版了《比较文学原理与实践》,将自己后来发表过的文章再度充实进去,试图通过更多的文本阐释让比较文学拥有更多的爱好者。


编辑推荐

《大学比较文学(大学生通识教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教育学术界的结构立足点,一套合理具体的课程设置对于我们自身的生存和我们大多数学生的未来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而且是一种生活原则,一种人生态度:它不仅是少数人进行“高层次研究”的“精英文化”,而且是应该普及于大多数人的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如果即将成为21世纪栋梁之才的今天的大学生和中学生都能具有这样的精神,未来人类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乐黛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特别注意实例与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切忌把比较文学讲成比较“玄学”。——陈惇传播比较文学学科精神,主要是用通俗的语言向大众传播比较文学学科的观念和思想,即沟通大众,使他们感受到比较文学在思想精神方面能给自己以启发和鼓舞。——刘献彪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比较文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