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急诊护理
2009-7
浙江大学出版社
陈雪萍
151
随着国家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区护士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区居民健康工作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社区护士工作在基层第一线,面对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急、危、重症患者,能否及时正确地判断、实施有效的现场救护和安全护送,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安危和抢救的成败。社区护理工作实践告诉我们,社区护士如果能够掌握基本的急救技术、具备常见急诊的判断能力和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并且能够将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应急救护技能向社区人群进行有效的普及和传播,那么面对各类突发性卫生事件、严重创伤或社区灾害性事件等,就能够较好地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痛苦,降低伤残率,减少死亡率,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黄金时间。因此,对社区护士进行急诊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社区急诊护理》对社区护士应该掌握哪些基本的救护技术和急诊护理知识、如何培养社区护士急诊判断和应急护理能力,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和探析。全书共分四章:绪论、社区常用急救护理技术、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及社区灾害性事件救护与遇险生存。本书从社区护士的工作岗位特点出发,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点,侧重现场救护技术和方法,强调伤员转送及途中注意事项,突出社区护士急诊判断能力和应急护理能力的培养,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学习和掌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是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中最前沿的医疗机构,当遇到外伤大出血、窒息、休克等危急情况时,必须在现场就进行抢救,尤其是对心跳骤停患者,相差几分钟就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伤(病)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初步急救,尽快向医院转送,并在转送途中加强监护和必要的治疗、护理及详细的记录。社区护士在社区健康工作中常单独面对各种应急情况,需要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然后实施有效的应急处理,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为后续诊治赢得时间。因此,社区护士必须掌握社区急救的基本知识,具备常见急诊判断能力和应急救护的基本能力,并且还应大力开展急救知识和救护技能的社区普及工作?实现非医务人员和专业医务人员的救护相结合,使现场急救效率最大化。 全书共分四章,主要介绍社区急诊护理特点、急救组织及社区急诊评估、常用现场急救技术、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灾害性事件的救护与遇险生存。本书内容以社区护士实际工作需要为基础,强调现场救护和社区条件下的应急处理,讲解急救技术时图文结合,力求通俗易懂;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从症状出发,强调对常见急诊的判断和应急处理;对常见急诊的社区急诊护理过程作程式化的描述,力求简洁明了,方便学习和掌握,也方便社区护士对社区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社区普及工作;同时增设常见灾害性事件(火灾、水灾、地震)的现场救护内容,包括灾后心理危机的干预,以发挥社区护士在社区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陈雪萍,1964年出生,硕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社区护理教研室主任。入选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第三层次),浙江省老年学学会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浙江省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致力于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的研究和浙江省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相关工作的开展。几年来主持教育部、卫生厅及市科技局等课题10余项,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主编书籍5本。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区急诊护理概述 一、社区急诊护理的概念、范畴与原则 二、社区急诊护理的特点 三、社区急诊护理对社区护士的要求 第二节 急救组织与网络化管理 一、急救指挥系统 二、群众急救组织 三、专业医疗急救组织 四、我国城市院前急救模式 五、急救系统网络化 第三节 社区急诊评估 一、急诊评估的目的 二、现场评估 三、伤(病)情评估 四、涉及法律问题的处理办法第二章 社区常用急救护理技术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技术 一、判断意识,开放气道(A) 二、判断呼吸,人工呼吸(B) 三、判断有无脉搏,建立人工循环(C) 第二节 应急穿刺技术 一、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技术 二、应急胸腔穿刺排气 三、膀胱穿刺术 四、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第三节 气道开放技术. 一、气道异物处理技术 二、气管插管技术 三、咽插管 第四节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 一、外伤止血技术 二、外伤包扎技术 三、固定技术 四、搬运技术第三章 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 第一节 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社区急诊护理. 一、意识障碍 二、窒息 三、抽搐 四、休克 五、急性中毒 六、急腹症 七、急性创伤 八、大咯血 九、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第二节 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 一、发热 二、头痛 三、鼻出血 四、胸痛 五、心悸 六、呼吸困难 七、恶心与呕吐 八、腹泻 九、妇女急性下腹痛 十、婴儿阵发性啼哭(小儿肠套叠) 十一、中暑 ……第四章 社区灾害性事件救护与遇险生存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急诊医疗服务在国内外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ICU急救三个部分组成。 院前急救主要指急、危、重伤(病)员进人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也称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包括在厂矿、农村、公共场所或家庭等所有出事地点对患者进行的初步急救。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院前急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目击者、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的生命体征和减轻痛苦为目标的医疗行为的总称,它既是医护人员闻讯赶赴现场后施行的救治行为,也可以是经过简单医学知识普及教育培训的公众实施的救治行为。狭义的院前急救是指由通信、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公众救护力量的参与。 ……
社区护士是社区人群健康的守护神,社区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