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构评传
2009-8
浙江大学出版社
赵则玲
297
无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人类文化演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众多的元素、层次与类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解构、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区域文化人手,对一地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展开全面、系统、扎实、有序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藉此梳理和弘扬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繁荣和丰富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活动,规划和指导未来的文化发展蓝图,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力量;另一方面,这也是深人了解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发展中国文化、创新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赵超构》评传出版后,随着对赵超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父亲越来越感到书中的人物形象过于单薄,许多内容需要充实,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掘,愈发萌生撰写一部比较全面地反映赵超构生平事迹和新闻人生评传的愿望,并把它当作晚年最重要的生活内容,聊以自慰。 世事难料,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彻底击碎了他的美好愿望。他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这个中文出身的女儿身上,他说:“由你来写这个评传,还是比较合适的。你是隔代,写起来会比我客观些;你思想敏锐、文字功底好,交给你,我还是放心的。”聆听着重病瘫卧在床父亲的殷殷嘱咐,望着一叠叠凝结父亲几十年心血的赵超构研究资料,我的心里感觉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沉重……
引言第一章 喜读杂书 奠作文基础 一、祖籍地和出生地 二、童年意趣 三、同春祠塾 四、温州读中学第二章 言论报国 走韬奋路子 一、离开家乡 二、东渡日本 三、人中国公学 四、仰慕邹韬奋 五、家庭变故第三章 朝报小评 小荷露尖角 一、如愿进报界 二、一日一文的“沙哥” 三、主持《小评》专栏 四、离妻别子 五、逗留武汉第四章 重庆论谈 成杂文风格 一、加盟《新民报》 二、“三张一赵”聚一报 三、《今日论语》开栏 四、花丘湾的患难之交 五、《未晚谈》开笔第五章 延安一月 凸显“一支笔” 一、思想转变期 二、延安之行,初识毛泽东 三、《书和人》小专栏第六章 晤毛泽东 结布衣之交 一、红岩与毛泽东长谈 二、任上海《新民报·晚刊》总编辑 三、保护作者 四、《人世点滴》专栏第七章 离港北航迎接新中国 一、走避香港 二、从香港到北平 三、返归上海 四、参加开国大典第八章 严于自劾 适应新形势 一、独家《新民晚报》 二、改造思想 三、“时事随笔”专栏 四、反对堂弟学新闻第九章 乍暖还寒“杂文家难得” 一、勇于改革 二、“短广软”方针 三、“小树繁花阁笔记”事件 ……第十章 奉命下乡 歌颂大跃进第十一章 “文革”大火 炼狱中重生第十二章 《辞海》之恋 有苦又有甜 第十三章 “燕子”归来 飞入百九第十四章 倡导真话 “巴赵”友情深第十五章 夕阳西照 杂文老更成第十六章 日落归山 人间留风范后记
“高处不胜寒”,也许越处在高位的人,内心也是最孤独的,总是希望有个平等相待的朋友,说说话、聊聊天。1958年1月6日,上海寒意料峭。住在杭州西子湖畔刘庄的毛泽东刚刚抓了浙江的反右运动和党内斗争,松了一口气,晚上便想找几个明友聊聊天,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他秘书随即打电话到上海,要把赵超构、谈家桢、周谷城三人接到杭州来。这时,始于1957年夏日的、波及全中国的反右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知识分子仍处在胆战心惊、噤若寒蝉的状态之中,他们三人都是万幸被保护过关的人物。上海市委统战部干部接到电话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于是迅速出动,兵分三路到这三位党外民主人士家中接人。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谈家桢和历史系教授周谷城都住在复旦大学宿舍,很快就找到了。唯独赵超构,只知家住虹口,却不知具体地址,好容易问到地址,却偏偏没有电话。过去报社曾提议给他家装个电话,他怕麻烦,又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推辞说:“我是个聋子,最怕听电话了,如果有事,让他们到报社来找我好了。”前段时间反右派反得他寝食不安,电话就更不想装了。谁会想到晚上这么晚了还有人来家找他呢!当统战部和报社工作人员打着电筒,在虹口区溧阳路瑞康里的深巷里一家家地查问,好不容易找到92号赵超构的家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这时他们一家都刚刚睡下。听到敲门声,全家人都纷纷披衣走向门厅,紧张得不得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反右斗争还没有过去,赵超构听说有些单位还在继续“揪右”,进行补课呢。统战部的干部看见他一脸惊慌的样子,马上安慰他说:“不要紧张,是件好事情,等一会您就知道了。”家人一听这话,才松了一口气。等他们一行坐上了小飞机,听说是毛泽东的专机,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也许是毛泽东召见,心情才开始放松起来。下了飞机,一辆轿车把他们直送刘庄。车抵刘庄,大约已是晚上十点半左右。只见毛泽东披着大衣站在门口迎接他们。“抱歉抱歉,半夜里把你们揪出来,耽误你们睡觉啦!”毛泽东一边与他们一一握手,一边打趣地说,看上去一脸的兴奋。
今年是我堂伯伯赵超构辞世17周年。按照他的出生日期推算,今年的5月4日,是他诞辰99周年;依照民俗,今年的5月4日,是他100岁阴寿生日。写作《赵超构评传》,这真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前后经历了三年多时间。这个用我父亲的话来说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但硬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儿,终于完稿了。原本以为有父亲作坚强后盾,完成一部高质量的书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我充满信心和期待;也原本以为父亲与病魔斗争的坚强毅力,可以坚持到我完成书稿,但他还是没能看见我的初稿就永远地睡着了。那天他忽然感到胸口难受,家人让他躺下好好休息,他听话地“噢”了一声,就这样静悄悄地永远睡过去了,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因为他不知道他要离开我们,离开他无比热爱的世界……遗憾他带着一身才气,满腹经纶,离开了人世,把一个美好的理想留给了我。理想是美好的,心愿是动人的,可是经历的过程却并不那么美好、动人。父亲的去世,对书稿的撰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再也无法从他口中挖掘出更多鲜活的材料了,我曾想过搁笔,因为这毕竟不是我的老本行,我只是替病重的父亲代笔整理……但半途而废又让我心不甘,彷徨中,是我爱人的一次次鼓励和支持,使我重新振作了起来。当我彻底摆脱依赖后,反倒有了一种“逼”上绝境后的超然心境。于是我又硬着头皮继续啃读着《赵超构文集》,重新钻研起来,随着钻研的深入,我的头脑里重新打开了思路——全书述与评都紧扣“杂文”二字展开,这是我的写作思路,也是全书的主要线索。由于笔者缺乏新闻学理论功底,谬误在所难免,也许观点陈旧,也许不合潮流,也许……总之,一切留待读者批评指正。
《赵超构评传:报界宗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无
速度很快哦,质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