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生产组织研究

王桤伦,李婧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桤伦,李婧 著  

页数:

236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与历史上以产品为基本单位的国际分工形态相比,当代国际分工的显著特征是某个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或区段被拆解,并分散到不同国家或经济体中进行。利用工序间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够广泛地参与技术含量较高的国际分工体系,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的结构变迁。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两万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有专家预计,2010年中国或将超过美国,坐上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的宝座。由此引发的国际上有关“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的议论不绝于耳,这究竟是对中国日益庞大的加工贸易的肯定,还是隐含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各方说法莫衷一是。无论是出于学术研究的拓展目的,还是为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实证结果,都有必要研究当前国际分工新格局和决定因素,从中寻找一个适宜的分析框架,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组织选择的内在逻辑和一般规律揭示出来,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  国际贸易理论创始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古典、新古典和新贸易理论等多个阶段,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不同时期的各自特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了绝对比较优势(或绝对成本)思想,成为比较优势学说的创始人。大卫·李嘉图作了进一步拓展,提出比较成本学说,即具有相对优势的国家通过相互贸易仍能获利。赫克歇尔、俄林则从要素禀赋角度指出各国应生产其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换回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保罗·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用“规模报酬”、“产品差异”、“不完全竞争”等理论范畴来诠释国际经济现象,形成了所谓现代贸易理论,但它仍然可以被包容于主流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之中。

内容概要

本书尝试围绕“国际生产组织”这一概念系统地讨论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组织互动关系的发生原理、现实表现、决定因素和作用机制等问题。本文试图说明,国际生产组织代表的新型国际分工组织方式,是理解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关键变量。当代生产分工深入到生产环节、工序层面后,极大地了提升了国际分工的范围、潜力和深度,开辟了生产效率改进和经济实绩提高的新源泉。采用产品内分工和中间产品贸易方式组织生产,构成了过去十几年国际贸易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和国际资本流动明显变快的主要原因。同时,本文还将讨论,国际生产组织的兴起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意义,其不仅有利于发达国家依托全球资源进行重新布局和分段设置,而且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广泛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获益者。

书籍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早期的研究:分立与折衷 2.3 新贸易理论:跨国公司被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2.3.1 垂直跨国公司与要素比例 2.3.2 水平跨国公司与市场进入 2.3.3 统一的知识一资本模型 2.4 企业的效率边界: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的最新进展 2.4.1 基于交易成本思路的产业均衡理论 2.4.2 基于产权思路的跨国交易理论 2.4.3 基于不完全信息条件的企业相遇理论 2.4.4 国内研究的最新进展 2.5 经验研究 2.5.1 测度方法 2.5.2 就业、工资效应 2.5.3 生产率效应 2.5.4 技术扩散效应 2.6 小结3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与当代国际生产组织变革概述 3.1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3.2 国际生产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的新产物 3.2.1 概念与内涵界定 3.2.2 与其他相关范畴的比较 3.2.3 驱动力量及主要特征 3.2.4 国际生产组织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3.3 世界汽车工业生产组织嬗变:从福特制、丰田制到温特制 3.4 小结4 国际生产组织兴起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4.1 技术进步、迂回生产与垂直非一体化 4.1.1 技术进步与迂回生产 4.1.2 模块化生产与垂直非一体化 4.2 生产可分性与工序最低成本曲线 4.2.1 生产可分性与价值链切割 4.2.2 工序最低成本曲线与外包发生条件 4.3 要素禀赋、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 4.3.1 要素禀赋与静态比较优势 4.3.2 规模经济与动态比较优势 4.4 交易成本、交易效率与制度安排 4.4.1 交易成本、交易盈余与交易效率 4.4.2 交易效率、制度安排与政府作用 4.5 小结5 企业间分工、交易成本与生产组织方式选择 5.1 封闭经济:企业间分工、生产成本与组织方式选择 5.2 永康五金机械专业化产业区案例研究 5.2.1 永康五金机械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概况 5.2.2 永康五金机械专业化产业区分工结构演进 5.3 开放经济:要素禀赋、交易成本与组织方式选择 5.3.1 完全契约与北方国内生产 5.3.2 不完全契约与国际生产 5.3.3 不同供应模式下的比较 5.4 小结 5.5 附录6 企业纵向边界与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 6.1 引言 6.2 封闭经济模型:企业纵向边界的决定 6.2.1 基础模型和假设 6.2.2 均衡条件 6.3 产品周期动态模型 6.4 开放经济模型 6.4.1 基础模型和假设 6.4.2 均衡条件 6.4.3 开放经济中的产品周期模型 6.5 小结 6.6 附录7 企业跨国生产的空间组织与区位分布选择 7.1 引言 7.2 对称区域下异质性企业的区位选择 7.2.1 基本假设和对称区域模型 7.2.2 制造业部门 7.2.3 对称区域的空间均衡 7.3 对称区域下异质性企业的空间组织选择 7.3.1 跨区域一多工厂企业 7.3.2 空间组织选择 7.4 不对称结构下异质性企业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均衡 7.4.1 生产区位转移的演变 7.4.2 长期均衡:企业空间组织的选择和工厂的区域分布 7.5 案例研究: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到中国投资建厂的发展历程 7.5.1 外商投资与中国汽车产业概况 7.5.2 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演变历程 7.5.3 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来华投资的特点与动因分析 7.6 小结 7.7 附录8 中国融入国际生产组织的总体态势及政策建议 8.1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概况 8.1.1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增长实绩和结构变化 8.1.2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8.2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生产的外贸和外资因素 8.2.1 中国制造业的外贸和外资因素分析 8.2.2 中国企业国际代工指数的测度 8.2.3 中国出口企业“国际代工偏好”的制度动因 8.2.4 出口企业国际代工的“市场隔层陷阱” 8.2.5 政策建议 8.3 小结 8.4 附录9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随着中国更广泛和积极地参与全球贸易和投资,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了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二者的融合研究,近几年的有关文献尤其为多。吴先明(1999)在回顾现有贸易、投资理论研究分歧、交叉和融合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研究方向,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对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视④。此后,国内许多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截至目前,国内的研究还都多数局限于对国外已有理论的归纳综合和定性描述,建构在数理经济理论之上的定量研究还很少见。  在对理论总结和未来走向的研究中,朱刚体(1993)认为,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已经越来越成为普遍的国际现象,以公司内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为基础的方法要比以国家的比较优势的方法更能解释现代国际贸易格局。发达国家之间各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不同是国际贸易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基础,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能发展国际竞争力强的产品并进行海外投资也与其公司的特定优势有关。对不完全市场结构、公司的垄断优势和新产品、新技术的系统化和模型化研究,可以建立融合贸易投资于一体的国际生产一般理论。朱刚体(1997)则提出,通过公司内部安排的资源配置和产品销售活动反映了公司对外部市场的摈弃,涉及外部市场本身效率、交易成本以及公司在市场和公司行政安排之间所作的选择,这些问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应该成为主流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张二震、马野青(2002)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认为国际贸易基础将由比较优势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的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格局中目前的公司问产业内贸易将向巨型跨国公司内产业内贸易发展,公司内贸易中高科技精密零部件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利益中的动态利益地位将日益突出,一国开展国际贸易更强调贸易对就业、技术进步、税收、GDP等的促进作用;保护贸易政策中的保护对象日益难以确定、保护效果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歧视性下降和开放性增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亟待创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生产组织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