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韩洪云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韩洪云  

页数:

292  

内容概要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从资源与环境统一的视角,利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在生态经济学系统观的指导下,深入探讨和分析了资源的效率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希望通过资源可持续配置规律的探索,以及环境政策的设计与选择的分析和环境价值评价的最新方法的介绍,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同时,希望本书的写作能够为政府政策制定者进行中国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政策制定与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与指导。本书由浙江大学韩洪云编著。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序言
第一节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第二节 本书的分析框架和内容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资源与环境稀缺认识的历史阶段性
第二节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概念界定
第三节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
第一节 资源配置的静态效率
第二节 资源配置的代际效率
第三节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篇 资源的效率配置
第三章 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
第一节 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可再生资源的稳态收获
第三节 资源管理的资产特性
第四章 可枯竭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一节 一个简单的资源最优消耗模型
第二节 可枯竭资源的效率配置
第三节 可枯竭资源的开采
第四节 可枯竭资源的跨期分配
第五章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
第一节 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
第二节 市场失灵的解决途径
第三节 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公共政策
第四节 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政府角色
第三篇 环境保护的政策设计与选择
第六章 环境管理的产权途径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环境管理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政策目标与途径
第三节 环境管理的产权途径
第四节 环境管理的组织设置与产权安排
第七章 环境政策设计的目标与途径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政府规制
第三节 可交易排污许可制度
第四节 环境税收政策
第五节 补贴、押金返还制度
第六节 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
第八章 环境政策选择
第一节 环境政策选择
第二节 环境政策的市场效果
第三节 环境管理的成本分配
第四篇 环境资源价值评价
第九章 环境资源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环境资源价值论
第二节 价格变化的消费者选择行为
第三节 价格变化的消费者福利效果
第十章 环境资源价值评价方法的最新发展
第一节 环境价值评价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二节 非市场价值评估方法——条件价值法(CVM)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选择模型法(CM)的产生与发展

章节摘录

  (一)市场不完备  帕累托最优是在给定偏好、生产技术和禀赋可利用程度条件下,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商品的最佳分配。它是在西方经济学的三个假定:理性、完备信息和完全竞争条件下完成的分析过程。然而现实世界中,信息是不充分而有限的,获取信息本身是要付出成本的,人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由此造成现实中的市场失灵。  根据帕累托最优原理,市场中的所有的个体面临相同的价格时,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个人的选择,才会产生不同消费者和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相同的边际效用比率和相同的边际产品的价值比率,离开这一平衡,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因为信息的获取是成本高昂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面对的是非完备信息,那些获得较少信息的消费者就会比获得较多信息的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同时信息的不完备也会导致生产者的不同的估计。高昂的信息成本,使得经济当事人难以了解产品的质量、其他人的能力或者其他人的预期计划。同时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使得经济当事人之间实现有价值交易的成本十分高昂,甚至有时无交易。  由于非完备信息和由此导致人的有限计算能力,决定了交易是有成本的,包括度量成本、签约成本和实施成本,从而不能达到理性假定下的零成本的朕合最大化结果。为了对需求、技术和供给做出响应,以便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资源于相互竞争的用户之间,市场需要完善的竞争机制。构成市场的企业要按合理规定的方式行动以使其利润最大化,而且要由具有无所不知的能力,以预测未来资源需求和价格水平的经纪人来管理。通过完全自由市场达到有效结果的假定条件,是交易双方对直接和外部影响的完全了解。在一些情况下,不完全信息反映了基础科学的不确定性;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反映了个人对复杂世界认识的局限性。当存在特别敏感的未知信息,而且表知信息的信息成本非常高的时候,政府干预也许确实能够再次提高效率进而增加效益。但是正如我们在下一节中将要讨论的,政府干预也不是百分之百地能够实现这些潜在的净效益。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还可以的书,还是推荐一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