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谜者仰融

博奇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博奇  

页数:

242  

Tag标签:

无  

前言

迷雾下的真相提及中国汽车工业,仰融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避不开的人物。几十年来,汽车界昏昏暗暗,而仰融的偶然闯入则使黯淡的背景下出现一丝亮色。他就像一块石碑,倔强地矗立在那里,成为任何一个试图追忆中国商业史的作者都难以回避的障碍。关于仰融,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譬如迅速崛起、巨额财富、阒然落马,无不夺人眼球。而他也总是保持神秘,置身云雾之间,于无声处听惊雷,引发各种热议与争论,却始终难见其真容。中国商业史上,怪人层出不穷,如仰融这样令人困惑不解者,实在少有。在各种作品中,他渐渐成为一尊风化的雕塑,面目全非。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并未回避关于仰融的种种传闻,尽管放弃了许多有趣的细节,但也保留了相当的桥段,比如他早年在江阴乡间的经历等。当然,传言多半不可考据,但是也并不能排除非有,将其列出也只是提供一种多样化的认知观点,其间是非曲直、因果缘由委实难以判断。不过这并不足以撼动仰融故事的主线,更何况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迷奇和争议的人物,传闻众多其实并不为怪。仰融的故事,看似迷乱,实则清晰。那不过是将特定时空下,个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发家史、“红帽子”企业的产权问题、合资公司与国有企业各自生存与较量、资本市场从乱到治的过程、汽车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及政商博弈的波谲云诡一一呈现,放大数倍,倒映商业变迁之真相。以历史的眼光来看,那些坊间流传的各种传说,媒体的猜测与联想,实在不足以混淆大趋势。关于仰融的种种疑惑或疑问,不过是严肃背景下的趣味作料,难以跳出历史的框架。鲁迅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国人,商业上的人性善恶与利益较量,往坏处想,无非是个人私欲的体现。而一旦牵扯进这层关系,即便清白,也可以指鹿为马;即便罪恶,也可能逃脱法网。商场如海,看似深邃,说穿了,尽是人事。人事可大可小,商业有起有伏。无数的故事串联成一段起伏不定的历史曲线,仰融只不过是波浪线上一个有代表意义的片段。正如物理学中关于声波的计算有一套通用公式,商业人物的追述便是对整个历史曲线的梳理和推导。但仰融这个样本所呈现出来的悲壮、无奈、残酷与伤痛,令人心寒,真希望这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然而,历史的僵硬无情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以落后换取教训,代价着实沉重,过犹不及。此书的结稿昭示着一段商业回忆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艰难写作的告一段落。书中的那些人物或狡黠、或精明、或诚恳,无一例外将成为笔者今后写作道路上鲜活的标本,他们的故事在书本外延续,是解读这个国家商业变迁的真实注解。本书之前,从未想过仰融会成为笔下的主角。他的故事尽管精彩,却避讳颇多。不得不承认,追述这个极富争议的人物是一件苦差事,如果不是他身后那张扑朔迷离的大网引人入胜,这部书稿或许早就被扔进垃圾箱,遑论付梓出版。而由于种种原因,书稿的面世也是费尽周折。当然,正如一个记者不可能告诉你他所知道的一切,你永远不能指望一个作者可以洞穿一切。实际上,他所知不过事实冰川的微小一角。尽管一再补缺堵漏,但这本满怀诚意的小书势必会存在种种纰漏,它们的存在令人无奈且遗憾。就在这篇小文章完成之际,北京大雨滂沱而至,瞬间天昏地暗,狂风骤起,短暂肆虐后旋即告退,雨停风住,一切归复平静,夏夜清凉,宛如历史回音。多少风流人物就这样来了又去,多少峥嵘岁月消逝于四时循环往复。

内容概要

仰融其人,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他的籍贯、学历、经历等无一不是媒体挖掘的热点。靠着资本运作神技,他促成了第一家在国外上市的中国汽车企业,掌控资产达300亿元。后来又出走异国,人生大起大落。
而如今。他控股香港上市公司正道集团。挟600亿元造车计划,欲重回故土,再展雄风!
博奇所著的《谜者仰融》从仰融的身世、发家史开始,梳理其从一位厨师到一位资本大鳄再到远走他乡,又试图回归故国的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谜者仰融》以此将一个谜一样的仰融原原本本地还原出来。

作者简介

博奇
原名杜博奇,财经作者。长期关注商业史、企业家和公司管理,曾深入考察研究三一重工集团等大公司,兼任《管理学家》“管理编年”专栏撰稿人,著有《中国高层经济智囊》(合著)、《中国首富报告》等作品。

书籍目录

自序 迷雾下的真相
引子 越洋电话
第一章 不安分的年轻人
1.迷奇身世
2.初入江湖
3.从厨师到推销员
4.贵人相助
第二章 浮出水面
1.发 迹
2.四百万
3.东湖宾馆七号楼
4.金杯困顿
5.入股
6.苏强归附
第三章 上市
1.组建金杯客车
2.筹划国内上市
3.另请高明
4.基金会应运而生
5.换股
6.成功上市
第四章 拯救金杯客车
1.变 故
2.接管金杯客车
3.一汽介入
4.管理权之争
5.改 革
6.反击战
第五章 打造中华车(上)
1.轿车夙愿
2.考 察
3.M1项目
4.借东风
5.开 工
6.大跃进
第六章 打造中华车(下)
1.扩张
2.香港二次上市
3.牵手清华
4.汽车目录
5.暗度陈仓
6.下 线
第七章 盛极而衰
1.五朵金花
2.罗孚项目
3.登顶华晨系
4.决 裂
5.称 病
6.出局之谜
第八章 流亡与布局
1.身后事
2.中华上市
3.败 局
4.海外诉讼
5.人间正道是沧桑
6.重出江湖
致谢

章节摘录

版权页:引子越洋电话世事的起伏本来就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能够趁着高潮一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生蹭蹬,一事无成。——莎士比亚对于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来说,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最后两年显得异常艰难。从2007年年末开始,石油价格攀升,钢铁涨势生猛,银行信贷紧缩,经济形势低迷,消费信心受挫,汽车销量骤减,亏损传闻层出不穷,罢工此起彼伏……衰败的气息扑面而来,汽车业风光不再,形势一落千丈。经济危机大爆发的2008年,正值通用汽车百岁诞辰;距离亨利·福特生产出第一辆T型车,也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光景。然而,底特律却无心庆祝。这一年,通用汽车从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宝座上跌落,福特公司还在为工会问题苦恼,克莱斯勒公司推出不久的新产品因油耗过大而无人问津。预想的欢庆之年,竟成衰败转折点,惨淡之极。彼时,“汽车城”底特律阴云重重,到处充斥着垂死挣扎的失意与无奈。昔日繁忙的工厂死气沉沉,流水线时常处于停工状态,工人们无所事事,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街道上,人人愁容满面,流浪汉丢弃的酒瓶随处可见,失业人数不断飙升,原本糟糕的社会治安更加混乱不堪;打折促销已经勾不起人们的任何兴致,有人准备逃离,房屋与汽车被弃之不顾。唯一仅存的体面是“三巨头”(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总部大楼,尽管玻璃幕墙仍旧流光溢彩,但不景气的氛围却难以遮掩:为支付租金,一些汽车制造厂被列入改造名单,按照计划,它们将被分批改建成农场。而一个世纪前,情形恰恰相反。繁华与落寞,相生相伴。期间兴衰转换,有如天堂地狱之别。时光倒溯,在通用和福特大受欢迎的20世纪50年代,从废墟上建起的德国大众开始生产平民汽车,“甲壳虫”由此大卖,并像蝗虫般登陆美国;日本,丰田刚刚研发出第一款“皇冠”,便急不可耐地推向美国市场。美国人当时正陶醉于汽车帝国的辉煌中,志得意满。因此当1957年8月,爬上美国口岸的两辆丰田车,由于马力不足最终没能在高速公路上跑起来时,美国媒体多以此为笑谈,未察觉其中包含的巨大野心。岁月无声,流年暗转。2008年,丰田取代通用,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丰田时代”如日中天,美国梦瞬间黯淡,亨利·福特的子孙们颜面无光。世界在迎来送往中变换模样,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2009年6月1日晚8点,通用汽车正式进入破产保护程序,“百年老店”轰然坍塌。整个初夏,底特律河畔哀鸿遍野,景象颓然。几千公里外的洛杉矶,一位头发竖立、精神矍铄的中国人,正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这年,他52岁,已过“知天命”之年,却仍旧不甘落寞,把留了几十年的“大背头”剪掉,换成“板寸”,威严依旧;但气质迥然,看起来似乎年轻不少。经过多年磨炼,他变得越发成熟老到,不但遇事从容冷静,而且头脑理智、思维敏捷。尽管早已不是容易激动的年纪,但汽车界的这场大变局,还是激起了他内心无限的涟漪。虽远隔千里,但他心有戚戚,注定难以置身事外。实际上,他本人也曾是中国汽车界呼风唤雨的一位人物。但世事无常,造化弄人,数年来,他只能客居异国,冷眼旁观。如今,汽车界风云渐起,局势大变,似乎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抑或拨动了他不甘寂寞的心弦。而此时,早年布下的棋局已然成形,他似乎要有所行动了……2009年6月、23日,星期二,北京阳光明媚。东城区兴化东里的一幢写字楼上,《经济观察报》编辑部气氛紧张。这是一份已经成立八年的经济类周报,以观察家自居,颇受市场欢迎。在这家机构供职的编辑、记者多是三十上下的年轻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此时,他们个个奔忙不停,找选题、做采访、写稿子,都在为新一期报纸忙碌。事实上,对于其中一部分人来说,这段时间简直是难得的好日子:经济危机愈演愈烈,新闻层出不穷,大多数时候,根本用不着像以往那样辛苦,新闻便会自动找上门来,而且往往颇具爆炸效果。这天下午3点,一部电话机突然响起来。号码显示电话来自美国洛杉矶,此时那里已是子夜。出于职业敏感,一位记者麻利地拿起话筒,电话另一端的声音略带苍老,自称“仰融”,这令这位记者兴奋不已,甚至整个办公室都在一瞬间气氛凝重。要知道,这个名字以其背后巨大的谜局,总能激起新闻工作者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多年来,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行踪诡秘,极少在媒体露面。如今,居然主动现身,定然大有玄机。报社自然不肯放过这个独家消息,另外两名记者也加入进来。采访从午后开始,一直进行到太阳西沉,历时三个多小时。期间,仰融始终保持专注,对于敏感话题,“既急迫,又宽容”,仿佛有无尽的话要说,可话到嘴边,总是欲言又止,给听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他谈到七年前的出走,但语焉不详,最多的一句话是“水落石不出,对事不对人”,这十个字,重复了七八遍;他还向记者详细描述了自己的“造车计划”:中国和美国同时展开,先期整车制造总产能400万辆,发动机600万台。记者说这是“复活”,他赶紧纠正——“重出江湖”,好大喜功的本性展露无疑。他多年前的出走,或许与此性格不无关系。而今,他已年过五十,深感时不我待,决心要“快马加鞭,把失去的时间给抢回来”。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仰融身上,附着了太多时代色彩。仰融的人生是大人生,有仰融这样的人物集群参与构筑的时代是大时代。马胜利,牟其中,史玉柱,赵新先……以他们为典型个体,呈现的是一种因时代大开大阖而簇集疯长又异化消亡的宏观生态。  ——《经济观察报》仰融热爱资本,资本热爱故事。沉寂数年以后,身在美国的仰融突然高调现身。尽管他年岁已老,但是雄心和梦想分毫不减。午夜电话里传来的声音,一谈到汽车和汽车技术时,就开始变得激昂……  ——《21世纪经济报道》在人们逐渐淡忘那个7年前远走异乡、创下“产业一金融”独特商业模式的争议人物时,身在美国的仰融却通过媒体高调宣布:我想回来!  ——《第一财经日报》这个经历过成功与背弃、中国汽车史上的争议人物,经过数年的异乡岁月终于明白,唯有借助面向未来的商业、而不是纠缠于过去的法律政治问题,才能帮助他。  ——《中国企业家》2010年,人称“狂人”的仰融,以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重出江湖。这个昔日的亿万富翁,正拟重拾昔日的汽车帝国梦。按照他精心打造的“831111”计划,仰融拟筹资近1000亿元,打造横跨中美两地、产能达300万辆、产值达1万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帝国。  ——《东方企业家》


编辑推荐

《谜者仰融》为你揭秘这个神秘的商业巨子充满迷奇和争议的人生经历。他是谜一样的人物!从诉讼缠身远走异国到高调的诡异回归!从出生贫寒到悄然拥有百亿汽车帝国!大起大落中,仰融究竟经历了什么?他是谜一样的人物2从诉讼缠身远走异国到高调的诡异回归!从出生贫寒到悄然拥有百亿汽车帝国!大起大落中,仰融究竟经历了什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谜者仰融 PDF格式下载



话题人物仰融的一本传记,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曾经风光一时,位居中国第二首富,后来突然衰落,令人迷惑不解,至今仍是通缉犯,有人说仰融倒于政商关系,有人说他倒于资本游戏,出事之后四大金刚的集体反水以及此后种种懵懂现实,似乎表明原因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


让我近距离观察到仰融的世界是如此的精彩


国内第一本关于仰融的书,介绍挺详细的,从他发家到落马,最精彩的是在股票市场和制造中华车的过程,可以看到当时国内的汽车工业水平和整体经济环境,还有不少关于仰融的小段子。不错


这个人有点看头儿,当年的第二首富,为什么成了“通缉犯”,去年闹出很大动静,说是回国造车,没准会成为另一个赖昌星呢啊


曾经的风云人物,如今的异国流亡者,来龙去脉在书里有比较系统性的介绍。


旁观者迷,当局者清!


仰融对我们来说是谜,因为我们都不了解,但是我感觉这书处于各种原因,还是有很多保留


生平交代倒算清楚,不过作者水平差点


没有想象中的好,流水账似的。很多也不是第一手资料。当小说看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