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题画诗和题画诗写作

裘惠楞 浙江大学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浙江大学  

作者:

裘惠楞  

页数:

248  

内容概要

  《题画诗和题画诗写作》对题画诗的定义、功能和题画诗的历史、现状、未来作了宏观的探讨和归纳,对题画诗的内容、技法和载体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提示。本书对题画诗写作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介绍和分析的较全面,可帮助读者掌握题画诗写作。

作者简介

裘惠楞,1936年生,浙江嵊州市人,副教授。
195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后改为杭州大学,现已并入浙江大学)中文系。长期在大学担任写作课教学工作。1981—1982年在复旦大学进修《中国文学批评史》。回校后,对中国古代诗论有较多的关注,并有《中国诗论中的虚实理论》、《论含蓄——中国诗论研究之二》、《说“诗眼”》等论文发表。
《题画诗和题画诗写作》是退休后经过多年材料积累写作完成的新成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题画诗的定义和功能
第一节 题画诗的定义
第二节 题画诗的功能
第二章 题画诗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第一节 题画诗的历史
第二节 题画诗的现状和未来
第一章 题画诗的内容
第一节 人物画中的题画诗
第二节 山水画中的题画诗
第三节 花鸟画中的题画诗
第四节 题赠中的题画诗
第五节 一诗多图和一图多诗
第六节 题画内容,贵在创新
第七节 序、引、记、跋
第二章 题画诗的技法
第一节 观察生活时的技法
第二节 落实到文字时的技法(一)
第三节 落实到文字时的技法(二)
第四节 落实到文字时的技法(三)
第五节 具体构建一篇诗作时的技法
第三章 题画诗的形式
第一节 关于题画诗的形式
第二节 近体诗的韵
第三节 近体诗的平仄
第四节 近体诗的拗救
第五节 近体诗的对仗
第六节 古风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 韵书简介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抛却书编便看山,不教双眼落尘寰。有时合眼还成梦,梦入天都校马班。从题目看,这是李日华自画白题的一件作品。马班,即司马迁和班固,他们各自写了《史记》和么汉书》,因此这里的马班借指书,校马班,即是校书。这首诗是题读书图的,重点是要写出对读书的痴迷,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加倍法。当然,加倍法,并不一定要写梦境,也可以有其他的变化。如:渊明小像元·贡师泰乌帽青鞋白鹿裘,山中甲子自春秋。呼童检点门前柳,莫放飞花过石头。“山中甲子白春秋”的根据来自沈约撰《宋书.陶潜传》。传中说:“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义熙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年号,永初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年号。刘裕篡夺了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而自立。不过,这一说法经后代学者考证,稍有出入。即“现存陶集中,题晋代年号者只有文两篇(即《桃花源记》《祭程氏妹文》),题甲子者有诗十二首,文三篇,其中唯《自祭文》一篇作于宋代。但是,自宋以后他没有一篇诗文题过刘宋王朝的年号,确是实情。”石头,即现今南京,当时称建康,是南朝宋国都。“呼童”两句,诗人是想说,对刘宋王朝,陶渊明彻底与之断绝了关系。不但人不再过去,甚至连门前柳树的柳絮也不让它飞过去。这也是一种加倍法。


编辑推荐

《题画诗和题画诗写作》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题画诗和题画诗写作 PDF格式下载



图文并茂,一本严谨的书,看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不太好说本书的学术水平,作者是写给自己的。
大32开,设计装帧一般,内容上可。诗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是“真”的艺术!因此,难写!
在学习书画的过程中,感觉到相当的必要,故而对此类出版物比较留意,遗憾的是:未能如愿。
一般的书都是侧重欣赏,对平仄,修辞,立意,言志,体裁,论述较多,对于音韵是如何演变、其中的规律没有多少新意和研究。本书作者对音韵推荐了几本参考书,将近体诗的韵目作了简要地罗列,书中配插了相应赏鉴诗的名人书画,这是异于他人的地方,可取。


还不错,就是讲解不是很清楚,说了很多题画诗,但没讲如何针对一幅画来进行创作诗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