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张晓贤 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晓贤 编  

页数:

150  

内容概要

也许你已经明白了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你们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责任和重要意义,如果你想当一位关心学生的教师,就请你仔细认真地阅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当你读完以后,你就初步了解了中小学生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比如他们的思维、情绪、社会性、个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同时你也会了解你即将面对的中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普遍的困扰,作为他们的老师,你又该如何做才能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才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全书由张晓贤、周丽华统稿、定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
第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第一节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第二节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 优化校园环境
第四节 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第三章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指导
第一节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二节 幼小衔接不当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指导
第三节 小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及指导
第四节 小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及指导
第四章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指导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二节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及指导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问题及指导
第四节 中学生性心理问题及指导
第五章 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指导
第一节 残疾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指导
第二节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指导
第三节 优等生的心理问题及指导
第四节 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指导
第六章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第一节 中小学生的危机
第二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策略
第三节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什么样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该怎样开展?为了很好地回答上面两个问题,我们首先应先来了解一下何谓素质。所谓的素质,有狭义素质和广义素质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在心理学上,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而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所以教育学中将素质看成是人们先天自然性与后天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素质的定义是: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所以这里的素质既是指可以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和积淀;既可指人的个体素质,也可指人的群体素质。从以上对素质的理解来看,素质教育绝不是简单地为孩子设立几个琴棋书画的培训班,也不是让孩子参加所谓的素质夏令营,简单地去农村体验生活,当然也更不是片面地理解为减少孩子的作业,不考试,不排名。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那么到底何谓素质教育呢?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


编辑推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学习新视界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