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投资争端仲裁

陈安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9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安 编  

页数:

634  

字数:

53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国际投资争端仲裁是国际投资法领域的前沿课题。全书包含绪论和三编。绪论简扼地阐述了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仲裁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中国与“中心”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国面临的新形势和待决问题。第一编为“中心”仲裁专题研究,分列仲裁管辖权、仲裁法律适用、仲裁临时措施制度、仲裁撤销制度、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中心”仲裁机制与其他仲裁机制的比较等六个专题。这些专题研究,以“中心”的基本法制为“经”,以“中心”仲裁实践的典型案例为“纬”,“动”“静”结合加以梳理、编织和归纳,逐一加以综合剖析和评论。第二编以个案为单位,从“中心”成立迄今已审结的52件成案中,精选其七,以夹叙夹议的方式,逐一加以叙述和评论。第三编附录了有关“中心”仲裁体制的基本文献,含《华盛顿公约》全文、“中心”的仲裁规则、调解规则等。全书论述周详,梳理深入,多有开拓;选案典型,论断精审,力陈新见。本书既是国际经济法学界和外经贸界人士的必读书籍,也是国际投资者的必备参考书。

作者简介

陈安,1929年生。厦门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中国政府根据《华盛顿公约》遴选向“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指派的国际仲裁员等。1950年厦门大学法律系毕业。1981-1983年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井兼部分讲学。1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序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在中国境内的涉外投资争端中,外国的“民”可否控告中国的“官” 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的由来及其仲裁体制 三、中国与“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期关系的发展进程 四、关于中国应否参加《华盛顿公约》、可否接受“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仲裁体制的分歧意见 五、中国参加《华盛顿公约》、接受“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仲裁体制后面临的新形势和待决的问题 六、本书的内容结构 第一编 “中心”仲裁专题研究 (一)“中心”管辖权问题研究 一、“中心”管辖权概述 二、“中心”管辖权的必备条件 三、“中心”管辖权的确定 四、结论 (二)“中心”仲裁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一、《公约》第42条含义之分析 二、“中心”仲裁法律适用的实践 三、我国的有关规定及几点建议 (三)“中心”仲裁临时措施制度研究 一、《公约》第47条立法史 二、临时措施管辖权的排他性 三、临时措施与管辖权异议 四、建议采取临时措施的裁定 五、仲裁庭建议的效力 (四)“中心”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研究 一、裁决撤销概述 二、裁决撤销的理由 三、专门委员会的自由裁量权 四、裁决撤销的程序及其实践 五、裁决撤销制度的评价 (五)“中心”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研究 一、《公约》关于裁决承认与执行的有关规定及其内涵 二、不遵守或不执行裁决的法律后果 三、《公约》裁决承认与执行机制的特点 四、“中心”裁决承认与执行的实践 五、对《公约》裁决承认与执行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的评价 (六)“中心”仲裁机制与其他仲裁机制的比较研究 一、基本组织机构 二、管辖权 三、仲裁员的选任与资格 四、法律适用 五、补偿标准及补偿额的计算 六、仲裁监督机制 七、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八、小结第二编 “中心”仲裁成案述评……第三编 “中心”仲裁体制基本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投资争端仲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