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闻采访教程

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3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海贵  

页数:

259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1923年邵飘萍先生率先出版(又名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新闻采访学的新编教材。它系统讲授了新闻采访的特点以及所必备的知识、方法,阐述了新闻工作的要求、条件,介绍了新闻采访在实施和运作过程中的种种策略和应变手段。作者还结合新闻实践的变化,对近年来媒体频频出现的连续报道、深度报道、批评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等,作了精彩的讲评。其对于新闻采访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变动中的国际新闻传播,培养创新性新闻传播人才,都是十分有益的。 由本书作者编著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当代新闻采访》等书的发行量迄今已近30万册,被全国 180余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作为首选教材,《当代新闻采访》还被中央电视大学遴选为最新教材。本书是他对新闻采访数学贡献的又一力作。 本书可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教材,宣传工作者、新闻爱好者的自学读物,也可供新闻业务进修、提高之用。

作者简介

刘海贵,男,1950年 9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应用新闻学研究和教学,先后出版《现代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写作新编》等十余部教材和专著,发表论文近二百篇。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何谓新闻采访 第二节 新闻采访的六大特点 第三节 新闻采访是基础性、决定性的工作 第四节 新闻采访的十大方式第二章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坚持真实性 第二节 坚持思想性 第三节 坚持时间性 第四节 坚持用事实说话第三章 记者的修养与素质 第一节 优良的作风 第二节 高尚的道德 第三节 广博的知识 第四节 熟练的技能 第五节 诚挚的情感 第六节 强健的体魄 第七节 广泛的交往第四章 采访的策划与准备 第一节 培养新闻敏感 第二节 熟识新闻价值 第三节 严守新闻政策 第四节 明确报道思想 第五节 获取新闻线索 第六节 精心采访准备 第七节 剖析对象心理 第八节 创造访问条件 第五章 采访的实施与运作 第一节 掌握提问技能 第二节 主持调查座谈 第三节 强化现场观察 第四节 重视听觉功能 第五节 坚持当场笔录第六章 采访的深入与过渡 第一节 注重深入采访 第二节 仔细验证材料 第三节 迅速整理笔记 第四节 积累剩余材料 第五节 认真提炼主题第七章 人物与事件类新闻采访 第一节 人物新闻采访 第二节 人物通讯采访 第三节 人物专访采访 第四节 事件通讯采访第八章 时事与政治类新闻采访 第一节 政治新闻采访 第二节 会议新闻采访 第三节 军事新闻采访第九章 经济与科技类新闻采访 第一节 经济新闻采访 第二节 科技新闻采访第十章 文艺与体育类新闻采访 第一节 文艺新闻采访 第二节 体育新闻采访第十一章 社会生活类新闻采访 第一节 社会新闻采访 第二节 灾害新闻采访第十二章 其他类新闻采访 第一节 新闻小故事采访 第二节 特写来访 第三节 报告文学采访 第四节 连续性报道采访 第五节 批评性报道采访 第六节 深度性报道采访 第七节 预测性报道采访 第八节 精确性报道采访

章节摘录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前提和保证,任何想办好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网络等新闻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无不从加强、健全新闻采访着手。新闻采访学又是新闻学的主要分支,任何对新闻学的研究,也无不从新闻采访学开始。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工作的灵魂。第一节何谓新闻采访中国乃至国际新闻界对新闻采访所下的定义,众说纷纭,含混不清。譬如,英国有人曾对50名颇有资历的记者作专项调查:请给新闻采访下一定义。结果约有30名记者答不上来,其余记者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无一准确。因此,开宗明义,何谓采访,又何谓新闻采访,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早出现约三百多年。据记载:“宝撰搜神记,因作序日: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欲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在古代,我国从事邸报、小报等工作的人,通常把采访称之为探访,且有内探、省探、衙探之称。从事采访活动的,不仅仅是记者(近代称“访员”、“访事”),史官等也常有此类性质的活动,如汉代司马迁著《史记》,其中相当一部分材料,是根据他亲自采访所得写就的。朝廷为了了解下情、外情,也常常派些官员下去采访,如唐代开元年间,曾专设了“采访使”,代表朝廷“考课诸道官人”;宋朝也有“遣司勋员外郎和岘往江南路采访”的记载(见《宋史·太宗纪》)。但不管怎么说,这类采访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采访,至多只是反映出早期采访有点类似收集情报和一般材料的特征而已。作为新闻工作的专门术语,新闻采访一词则是在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予以肯定,并具有了充实、完整的内涵。然而,包括近年来出版的诸多新闻采访学著作在内,对新闻采访所下的百余条定义,都比较繁杂,有的欠科学、欠准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两类。一类是,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实际的活动,或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这类定义虽有一定道理,如它说明了新闻采访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活动,是一项具有某些或部分调查研究性质的活动。但问题在于,这类定义没揭示新闻采访的个性特征:这是什么样的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它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等等,都未能明确、清晰地得到概括和揭示。因为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都有主,观认识客观的共性,如司法人员审核案情,历史学家考古,机关干部下基层检查总结工作等,都具有这一共性。从一般道理上讲,给A所下的定义,就只能解释A,若是拿到B、C、D等上都能用,那就不属于A的定义。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调查研究只是一个一般概念,是社会学的一种工作方式,而新闻采访却是一门有着专门研究对象、理论及方法的独立学科,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不少教材与著作均将新闻采访与调查研究等同起来,且几十年来一脉相承,现在应当是到了将两者剥离的时候了。因此,显而易见,关于新闻采访的这一类定义,是欠科学、欠准确的。因而是不宜成立的。另一类是,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活动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这类定义犯的是与前一类定义同样的毛病,除了将新闻采访同调查研究作为同一概念看待而外,还因为新闻工作仍是个大概念,它包括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诸多方面,谁能说除了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就不叫新闻工作?因此,这一类定义也是欠科学、欠准确的,也不宜成立。在当前,给新闻采访下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义是:新闻工作者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相比较而言,这一定义比较明确地揭示和限制了新闻采访的个性特征,使新闻采访不仅区别于司法人员审核案情、历史学家考古等一般的调查研究活动,也区别于新闻写作、编辑、发行等新闻工作。就好比眼睛、鼻子等虽同属于五官,但眼睛就是眼睛,鼻子就是鼻子,是具体的小概念,五官则是大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眼睛是五官”,好像讲得通,但反过来说,“五官是眼睛”显然讲不通。同样道理,“采访是新闻工作”,勉强说得过去,但如果讲“新闻工作是采访”,则不通也。综上所述,新闻采访虽与调查研究活动有某种联系甚至方法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分属两门学科,谁也涵盖不了谁;新闻采访虽属新闻工作,但只是其中某一阶段,不能替代整个新闻工作。第二节新闻采访的六大特点在进行了上述分析后,将新闻采访与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较,新闻采访的特点就不难寻找和挖掘,具体有—1.目的的差异性。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为了采集信息、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而其他形式的调查研究则目的各异,如司法人员审核案情是为了正确判案,机关干部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促进、推动下阶段工作。2.时间的限制性。应该讲,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都存在一个时间性的问题,都希望尽快将事物真相弄清楚。但相比较而言,有些形式的调查研究时间跨度可以大些,可以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历史学家则可能用毕生精力钻研一个史实。但是,新闻采访就不能这么做,它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的全过程,规定今天完稿,就不能拖到明天,要求截稿时间前交出稿件,你拖到截稿时间后,或许就前功尽弃。这是因为,新闻是“易碎品”,时过境迁,过时不候,人们已经知悉的事物,你再去传播,无异于雨后送伞。因此,这就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思维敏捷,动作迅速,争分夺秒地将新闻采集到手,传播出去。


编辑推荐

《新闻采访教程》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闻采访教程 PDF格式下载



当初考研买的教材,虽然后来没考,但不错很值得一看,刘海贵老师的方法很有意思


老师推荐的一本很不错的教材


对于新闻学学习很有帮助


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的策略,使我喜欢在当当网上买书阅读,不仅可以省去去书店的时间,还可以货到付款,因为没有网上银行,使网上购物有了阻碍,但是现在可以足不出户的看书啦...


很好 就是书上写着2010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我没搞懂这个到底是版次 还是印刷的时间?到底是不是02年版的?


这次总共用8本书,现在当当上买了两本试试,很不错的,过两天再买其他的书吧!


书很不错,大出版社和专业人士编辑的就是不一样


书很不错,物流很好


考研用书,看着这么多需要看的书,亚历山大啊


发货非常快,书的质量也很棒


能在网上买到自己需要的书感觉很方便,又可享受打折优惠,基本在自己预期的时间内接到书了,主要是对购买到的书的质量很满意,总体感觉很满意,谢谢。


书很不错.邮寄速度很快,


一直相信当当网,所以也会一直支持当当!


不错,就是快递不是很快、、、


正在看这本


是正版,印刷和纸张都不错


考研用书,很好。


看完了看完了 后部分是在看不下去了


推荐的教材,翻了翻,内容很丰富~~


书还行,但是发货速度很慢。上次在这里买的那本书整张书皮都脱了。整体上还是喜欢在**买,只是那边找不到这本书。


我要的是02年版的哎,发过来是09版,除了这点其他的都还好


挺好的书,能看的进去


唯一不足的是包装


很好,挺快的,感动~~


考研要用,速度挺快的,就是不小心买了2本一样的,有点伤心


3月18号在该网买了六本书,今天4月6号才收到,这个速度就不谈了,最关心的是质量,书目就是这个,内容嘛肯定一样的,只是想买本正版的,这么点要求都那么困难,那个纸我都不忍心去摸了!


虽然书的质量有点欠佳,但是发货很快,总体还是可以!


一共买了几本但中间有一本质量要差一点


课本,没感觉


因考试用到所以买了 正版 没什么话说的


考研必备的书籍,学科的基础数目,内容平淡无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