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南怀瑾选集(第8卷)

南怀瑾 复旦大学
出版时间:

2003-7  

出版社:

复旦大学  

作者:

南怀瑾  

页数:

710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言  南怀瑾教授在台的数十年教化岁月中,曾经多次讲解《金刚经》。囚时代不同,对象不同,讲解的方式和重点也各次不同。  现在的这一本书,是一九八O年的讲记。当时十方书院甫自成立,《金刚经》这一门课程,是为书院的学员及研究生而开,其他院校哲学系的同学,以及许多老修行们,常随众等,亦闻风而来,听讲者共约一百余人。每逢上课时间,复青大厦的十二楼,挤得水泄不通。  由于这次的听众,对佛学都有相当基础,对《金刚经》尤不陌生,故此,怀师的讲法深入骨髓,可说是叹未曾有!真正是:为上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  一九七八年怀师讲了“如何修证佛法”,两年后再讲《金刚经》。因机缘特殊,对经中的疑问及似解难解之处,剖析得淋漓尽致。读后虽不悟,亦得其门矣!  感谢永会师及圆现师先行录音记录,再由刘雨虹女士整理并加标小题;宏忍师及李素美小姐等多人帮忙校对,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金刚经》的超越哲学及宗教的特性,怀师定了一个平凡的书名《金刚经说什么》。  师曰平凡,即非平凡,是名平凡。  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编辑室

内容概要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中的“蜜”,一作“密”),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4阱)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纂要、注解、夹颂、宣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各种注疏达一百多种。经中主要论述了“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物理的和心理的)“性空幻有”的理论。本书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金刚经》的讲记。作者依据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相当于章),然后逐品作了讲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颂作总结,以阐发自己的研究心得。《金刚经》中的疑难之处,于中剖析得淋漓尽致。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最新版(2001年1月第2版第3次印刷)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楞严经》是我国禅宗、净土宗依奉的一部重要经典。自唐以来,光是它的注疏就有一百多种,至于寺院内外的诵持讲习则更为普遍,有名的“楞严法会”就是据此建立的。《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由唐代般剌密帝译出。经中主要论述了“根尘同源,缚脱无二”的理论,以及“二十五圆通法门”。明末高僧智旭评价说:“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阅藏知津》卷十一)本书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著的《楞严经》全本的大义今释,内容包括:原文、注释、今译和串讲(用括号的方式标出)。译丈力求信雅达,推陈出新,化古为今,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楞严经》白话读本。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丈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最新版(2001年3月初版第35次印刷)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作者简介

南怀瑾,华夏智业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南怀瑾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及至少年时期,已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并深得其精要。  青年时代,正值抗战军兴。南怀瑾先生毅然辞亲远游,曾任教于中央军校,又入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其服务社会大众。其时,每逢假日闲暇,胤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复于青城山灵严寺,有缘结识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遂拜门墙,竟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追随袁先生左右,潜心研修佛学。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闭关三年间,遍阅《大藏经》万万卷,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至终身受益无穷。1945年,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派,得到贡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传,佛法修持更为精湛,得到白教、黄教、红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证,被承认为密宗上师。

书籍目录

金刚经说些什么
出版说明
前言
再版说明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实相般若
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
方便般若
眷属般若
无坚不摧
鸠摩罗什和武则天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第十五 品持经功德分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第二十五 品化无所化分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静分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后记
楞伽大义今释
出版说明
叙言
凡例
楞严大义指要
第一章 心性本体论
第二章 宇宙心物认识论
第三章 心理与生理现状为自性功能发生的互变
第四章 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同为自性功能的显现
第五章 修习佛法实验的原理
第六章 修习佛法的程序与方法
第七章 修习佛法定慧中的错误和歧路
楞严法要串珠
增补楞严法要串珠修证次第
跋楞严大义今释
后记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章节摘录

书摘 有色无色的众生 除了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之外,另有一种生命为“有色”,是有形象,有物质可以看见的。另有一种生命是“五色”,不是我们所知,也看不见,可是它确实的存在。譬如说鬼吧!到底有没有?当然可以告诉大家确实有的,并没有什么可怕,那是“五色”的生命,跟我们阴阳电子不同而已。 我们姑且讲活鬼,大家也许没有看过,如果到贵州、云南的边界,就可以听到活鬼的故事。活鬼称为山魈,这个山魈,我们拿佛经来解释就很简单了,他是“若有色”“若五色”的众生。他有时候给你看见,有时候不给你看见,高兴给你看见就看见,不高兴就看不见。人走到山里,看到走路的脚印子同我们相反,脚趾头在后面,脚后跟在前面的地方,就知道有山魈。他们非常讲礼貌,你不要说这是山鬼啊,那你就吃亏了。你要说有山先生在这里!他会觉得你这个人知礼,就不会找你麻烦。 这些住在山里的山魈,很有意思,他们有事的时候,要跑到别人家里借锅子和碗筷。他们的样子很丑陋,矮矮的,就像人倒着脚走来。讲的话我们也不懂,必须要用手去指要借的东西,那些山里头的人都知道,有些坏心眼的人,却准备一套骗他们的。准备什么呢?纸做的锅,纸做的碗,他就很高兴地借回去了,结果火上一烧就完了。可是山魈非常守信用,不知道他用什么方法,有钱人家的东西就到他那里去了,但是他一百英里范围以内不偷的,他要到外地弄个锅碗来还你。许多山里的穷人都拿这些玩意骗鬼,所以鬼不可怕,而人是真正的坏,连鬼都要骗。 有想无想的众生 另有一类众生是“若有想”,有思想感觉。另有一类众生是“若无想”,没有思想、感觉。细分之下,有些生命没有思想,没有知觉,但有感觉。 另有众生是神的境界,照佛学的分类,神的类别太多了,小则分为三十多种,大则分为六十多种,再细分析下去,有几百种。神也有他的等次,一类叫“非有想”,不是没有想,但是看起来没有想。譬如有些人在打坐,你看他好像不知道,可是他又知道,真知道吗?又不知道。其实,世界上还有更多种类的生命,不过佛法大致归纳为十二类。 世界上的生命有这么多种类,唯有人很坏,但人也最具备一切。我们不要认为人类是胎生,在我看来,人类具备了十二类生。我们是胎胞里精虫卵脏的结合,所以是卵生,胎生。在妈妈肚子里是湿生。要青菜、萝卜、牛肉、洋葱堆起来才能长大,所以也是“化生”。人也是“有色”,身体机能有物质可见。但是讲到人的生命——气,又不是物质了,也看不见,所以是“五色”。“有想”,我们当然有思想,有时候我们呆住,或者没有什么思想,笨得要死,那又人于“无想”。还有许多人到达“非有想”“非无想”的修道境界,虽没有成功,但他已经到达了“非有想”“非无想”。 说到“非有想”“非无想”,想到大陆上我曾听说一两个地方。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小庙子,有一个道士在那里打坐,据说坐了两百多年,还坐在那里。每到过年的时候,乡下人要来替他剪一次指甲;人坐在那儿没有死,摸摸还有点体温,据说是人定了。有些修道的人说他不是人定,是在那个定的境界出不了神,在那个身体躯壳里头,因为修成功了,所以出不来,离不开身体。 另外我还看到过一个学佛的人,据说打坐定力很深,功夫很好,已经坐在那里七八十年,也没有死,也没有出定,他也不会想什么,似乎等于死人差不多。他的背拱起来一块,摸摸那个地方,像脉搏一样在跳动,所以有人说他人定了。不过一般学佛修道内行的人,也晓得他出不了神。你们年轻人怕打坐走火人魔,像这一类的样子才叫做走火人魔!大家看看,自己有没有资格走火人魔!所以说,放心啦!还差得远呢!可是,这也不一定是走火人魔,在那一种情况下,这一个生命的存在,就可以说是“非有想”“非无想”的境界。所以说,在人类这个生命的小宇宙里,所有生物的生命现象,人都具备了,只是大家没有回转来分析自己罢了。再根据谭子《化书》的道理,人可以成仙、成佛、成鬼、成神;人也是可以变化的,一切就看你自己的智慧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文喜和文殊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 这是加进来的一个问题,我们把《金刚经》放轻松一点,当作是师生问答的记录,或者当成一个剧本,不要像念书一样死板,要把心扉打开一点去了解。现在佛告诉须菩提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如果你梦中看到了佛,或者佛真的站在云端上,那你就着魔了,那不是真见佛,你尽管拿石头去丢他,拿《金刚经》打他,你可以说:是你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跑来干什么? 当年有一个故事,一位非常有名的文喜禅师,从小出家,三十几岁开始参禅,总不能开悟,于是他从南方三步一拜,拜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智慧第一,释迦牟尼佛和许多佛菩萨,多生累劫都是他的弟子。所以大家求智慧、想开悟,都是三步一拜去朝五台文殊道场。也有人拜了三年两年才拜到,为的是要见文殊菩萨。 话说这位文喜和尚拜到了五台山金刚窟,看见一个老头子牵一头牛,胡子白白的,头发也是白的,请他到他的茅蓬喝茶,问他道:和尚你了不起啊!三步一拜是从哪里来的?文喜说南方来的,想求见文殊菩萨。老头子说:南方佛教怎么样?他回答说:南方佛教马马虎虎,所以到这里来,想求见圣人……你们北方五台山的佛法怎么样?老头子说: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啊! 其实整个世界人类社会,都是有圣也有魔,都是龙蛇混杂,凡圣同居。文喜问道:五台山一共有多少出家人啊?这老头子说:前三三与后三三。这一句话,千年来也没人知道他讲什么,一般修道的人就讲,前三三与后三三,这就是要人修气脉呀!后面有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前面是印堂呀,守窍的灵门关,这里是什么关,那里是什么关,都是讲这个。其实这个可以作话头参,前三三与后三三就是禅宗的话头, 那么两个人谈到这里,老头子就问文喜佛法,这位文喜和尚却答不出来;老头子皱了一下眉头,叫声:均提,送客。茅蓬后面出来一个童子就说:法师你请吧!就把和尚送出茅蓬外了。这个文喜和尚正回头要道谢,就看到文殊菩萨骑一只狮子站在空中。 可叹这位文喜,千里迢迢,三步一拜要见文殊,这时才发现原来与文殊菩萨当面对谈而不自知,真是后悔莫及,痛哭流涕。以后,文喜发愤努力,终于大彻大悟。文喜悟了以后,到丛林下做苦工,就是部队里所称的伙夫,大陆上禅林中就叫作饭头。饭头的工作很辛苦,一个庙中千人吃饭,那个大丛林的饭锅,像我这种个子啊,站在锅里头,从外面绝对看不见人。要煮一千多人吃的饭菜,所用的锅铲之重,如果没有练过武功的人,拿都拿不动。所以少林寺学功夫,只要能烧三年饭,你武功就不得了啦!米要整袋倒进锅去,要搅的时候,要有武功才能转得动那个锅铲。文喜禅师因为自己悟了道,愿意发心为大家做苦差事,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这就是菩萨道: 有一天文喜在做饭的时候,文殊菩萨在饭锅上现身,还是骑他那只狮子,在饭锅上跑圈。文喜看到文殊菩萨,就是当年在五台山金刚窟看到的那个老头子,他拿起锅铲一边就打过去,一边嘴里说:文殊是文殊,文喜是文喜,你跑来这里干什么?你是你,我是我。文殊菩萨的那个化身飞到空中一笑,说:“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苦瓜当然连根都是苦的啦,这个甜瓜当然连那个蒂都是甜的,修行三大劫数,连释迦牟尼佛都是做过他的学生的,倒霉了,反被老和尚讨厌,这说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反复叮咛。也就是禅宗祖师们后来说的“佛宋斩佛,魔来斩魔”的道理,这也是修行的无上秘诀。 难得的人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佛说,是的,就是这样,你讲得很对,就是这样。未来世的众生,有人听到《金刚经》的道理,没有被吓住,那就是一个希有的人。惊是吓住了,怖是精神恐慌,非常恐慌;譬如我们走夜路,看到一个黑影子,一下子吓住了,那个是惊。怖呢,非常恐慌,持久的心里恐吓,那个是怖。畏时间更长了,不停的害怕。像我们在座的,个个都是第一希有,听了《金刚经》不惊不怖不畏,而且没有不懂的人,个个都懂了。 事实上有没有又惊又怖又畏的人呢?这在修持佛法的时候就看到了。我们很多人学佛,都想求空,等到空的境界一来,反而吓住了。许多人说:我吓死了,吓得我的汗啊,像黄豆那么大,因为我没有了。我说你学佛不是想求个无我吗?怎么还吓住了呢?所以说慧,这个佛学名词,用得非常好,慧是要力量的,慧力不够,功德的功力不够,就有惊、怖、畏的现象。 将来的时代,有人成就《金刚经》般若这个法门,不惊、不怖、不畏,佛说,这个人,真是非常难得了。佛说这个希有,就很重,佛给我们的这个价钱,奖金就很重了,非常希有,几乎不可能,如果可能了,就是超凡人圣。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 何以故?什么理由呢?《金刚经》的特点,是使我们知道无住、无相、无愿,这是大乘的心印。此心要随时无住,随时不著相,随时随地的无愿。你说正要我们发大愿,怎么无愿呢?大慈悲当然是愿力,慈悲过了就不住,没有叫你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哭啊!过了就不住,所以说愿而无愿。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南怀瑾教授在台的数十年教化岁月中,曾经多次讲解《金刚经》。囚时代不同,对象不同,讲解的方式和重点也各次不同。 现在的这一本书,是一九八O年的讲记。当时十方书院甫自成立,《金刚经》这一门课程,是为书院的学员及研究生而开,其他院校哲学系的同学,以及许多老修行们,常随众等,亦闻风而来,听讲者共约一百余人。每逢上课时间,复青大厦的十二楼,挤得水泄不通。 由于这次的听众,对佛学都有相当基础,对《金刚经》尤不陌生,故此,怀师的讲法深入骨髓,可说是叹未曾有!真正是:为上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 一九七八年怀师讲了“如何修证佛法”,两年后再讲《金刚经》。因机缘特殊,对经中的疑问及似解难解之处,剖析得淋漓尽致。读后虽不悟,亦得其门矣! 感谢永会师及圆现师先行录音记录,再由刘雨虹女士整理并加标小题;宏忍师及李素美小姐等多人帮忙校对,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金刚经》的超越哲学及宗教的特性,怀师定了一个平凡的书名《金刚经说什么》。 师曰平凡,即非平凡,是名平凡。 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 编辑室


编辑推荐

该书出版于200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为满足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的需要,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将南怀瑾先生的这些著述汇编成十卷,精装印行。在书中,南怀瑾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峡两岸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南怀瑾选集(第8卷) PDF格式下载



南怀瑾先生的学识真正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翻看过很多现今国学方面的书籍,总感觉这些研究者研究国学都是雾里看花。我承认西方的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其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是很有用的,但是对于国学用这种方法研究有点缘木求鱼的感觉。这涉及到中西文明差异的问题,中西思想哲学的研究方法有本质区别,研究对象也有本质区别。读南先生的书你会深刻体会到。国学是修养精神的学问,它不是心理学,它在心理学面前更像中医在西医面前,虽然你不懂它到底是否正确,但是一句话,大有裨益。谁也不知道中医中的经脉是否真有其实,但是它就是有用。同样,国学从外面看根本就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还是那句话,大有裨益。而南先生的学问我感觉都是自己亲身体会到的。因为他曾经在峨眉山寺庙中苦心钻研了《大藏经》三年。《大藏经》是佛学经书的总集。又曾到西藏去学过藏传佛教。他讲佛学总是娓娓道来,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且能言之成理。可见其学识之广博。另外我也要说一下,大家不要把佛经和佛教弄混淆了,二者不是一样的。古代的文人墨客很多都研究佛学,如大文豪苏轼。而佛家的很多经书都和佛教有关系。可是这部书中讲解的《金刚经》却与所有的经书都不一样。它就像儒家的论语一样。如来佛根本就不是充满神通的,他只是一位心系苍生,为寻求人永远的心灵家园而亲身实践的智者,很像孔子、庄子等人。因此我觉得,读这本经书不必将其与佛教联系起来,只须知道释迦牟尼是一位追求人心灵家园的智者即可。最后我想将佛经和《论语》比较一下。我觉得这两本书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我也只关心两本书中的关于人心灵修养的方面。儒家的《论语》其中很多涉及到了政治、礼之类的问题,有些地方我们可能还会觉得反感,如一些宣扬不平等的地方,但我要说我们一定要注意孔子的时代,那是时代的产物,我们不必太在意。在精神修养方面《论语》和佛经也大有不同。《论语》只教人要怎么做,为什么谈得较少,这一方面我觉得佛经讲得比较透,它告诉了人精神痛苦的三要素无非是“贪、嗔、痴”,我们可以把佛经和儒家联系起来,让佛经作为儒家的某种理论基础,但是我们不肯能去出家,自古人们皆批判佛家“无父无母,是为禽兽”,这一点我是赞同的,解决精神的问题并不一定就要出家,我们必须讲孝道。以佛经为人生精神问题的理论基础,以儒家学说为行动指导,这就是我的看法。望各位指正。


这本书注重以经注经,重视原著,在译文部分,南怀瑾老师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挨个诠释《金刚经》每一节的篇章要义,楞严大义诠释的也很透彻,虽然以前没有类似的佛学基础,不过还是可以管窥蠡测一些佛学精要,非常感谢作者的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讲解!适合精读!


金刚经是佛教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而楞严经的地位也非同小可,这次讲的这两部经可以让我一次看个够了,楞严经是采用一段一翻译的方式,而我比较喜欢“金刚经说什么”的讲经的方式,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佛法大义。


喜欢南怀瑾先生的书,特别是关于佛经方面的,先生对佛教佛经都有深入研究,通过这一卷可心了解和这两部佛教经典.


世尊说金刚波若波罗蜜经非金刚波若波罗蜜经是名金刚波若波罗蜜经,这是一部解的最好的一部经书。足见南怀瑾先生的佛学功底。我们晚辈当好好奉持。好好学习


金刚经说什么堪称经典!通俗易懂又非常深刻,表达了佛教的正信,佛经讲成这样可谓功德圆满了。但楞严经讲解的未见高明。


第八卷将南老对《金刚经》和《楞严经》的解读安排在一起,不仅用心细微,而且适合人们有针对性的学习。


南怀瑾大师是我最崇敬的国学大师,大师的书有时间就读。这个第八卷一直无货,现在有了,就赶紧买了一本。


这本主讲金刚经与楞严经,怀老讲得都非常好,即使不学佛之人,读了也会大大受益。


南怀瑾先生的作品是教我们如何生活的更有质量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他是真正践行佛法的善知识同时感谢当当网的优质服务


对学佛者是很好的入门读本。我最早读到的南师著作就是《金刚经说什么》。南师解经著作的特点在于“得意忘形”,不执着于文字。此非修持到了极高境界,不可为也。


“好书,好书!!!” 我边看,边赞不绝口,原本混沌的理解在南怀瑾老师的解释下,形象、生动、又不得不为南老的幽默智慧所折服!

本来就“法无定法”,“无有定法如来可讲”,但是通过南老,却讲得惟妙惟肖!

不可多得得好书!


南怀瑾先生的开示非常深刻而又易懂,常常直指中心,使人获极大利益。


中国禅宗最重要的两部佛经,南师讲这两部经不是逐字逐句的释经,重点在见、修、行上。很难能可贵。


我喜欢南怀瑾的书,所以一定要把这套书买全。书的内容写的很好,深受启发,大师的语言和思维真的是非常妙!


昨天定了四本书都是南怀瑾的选集,之前有看评论说书质量不好,外包装有损坏,所以不敢定太多,试定了几本,送货蛮快的,用纸盒包的很好,书也没什么问题,还是很不错的,以前一直在当当网买书,从没出现过问题,还很好的,94年的时候经别人介绍看过几本,觉得写得相当不错,所以想拥有全套,希望其他几本也能调价,折扣统一


买给同事的,她很喜欢,南怀瑾老师的经典之作


南怀瑾选集看后受益匪浅


值得收藏的好书。装订排版不错,拿着看着都很舒服。南怀瑾这一系列都值得收藏。


南怀瑾的书通俗易懂,很不错~


南怀瑾的系列书都很喜欢,心会慢慢沉静下来。


喜欢南怀瑾,喜欢当当。


把金刚经讲得深入浅出,我以前很怕看佛经,可是看了这个以后,懂了些佛教的观念,满好的


在该网,我能找到与我生命同行的精神食粮,每本书几乎都是我的珍爱。南师的书籍可以说是我生命前行的指北针,是我心灵的慰藉!四十岁以上的人要两少两多:少看电视少上网,多读史书多读经!《金刚经》《坛经》我读了几遍,永远是指路明灯!!


金刚经,超级喜欢,南师的书指引了我学佛。


如果一生只能读一本书的话,那就选择这本《金刚经说什么》吧。


我读第一本印像最深的《金刚经》注解 一度治疗了我的失眠


《金刚经》原来说了这个。


不用为宗教与生活的矛盾担忧,实际上只是我们理解上的失误。读南师的书,让你对现实的生活有全新的认识,而不是像很多人眼中那样,束缚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其实佛学是很积极乐观豁达的哲学,所以我喜欢这种诠释佛学的方式,喜欢南师通俗语言释佛。


大作,有助于学习金刚经。虽然关于大师的这本书争议很大,仍值得一读!


没有南师,有几人能将诸经融会贯通,能将儒释道融会贯通。感恩!!!


大师就是大师啊.对金刚经的解释,平实有趣,能启发你,能引导你,


超喜欢南老先生的书,他凭借自己几十年对国学的深厚造诣,带我们走进国学殿堂,帮我们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华之精华。金刚经是首选!


书的质量还行,我对纸张有一种特别的要求,虽然这套书没符合,但是他的内容完全已经超过了我对纸张的要求,这本书我刚读,但已经解决了不少我对佛教文化的很多不解与迷惑,虽然我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是我个人认为,佛教的思想与理念,是我目前接触到的最符合自然规律,最让人可以接受的文化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很多,总之,就是很好,毫不犹豫的。。。


读南先生的书,就如同在迷雾中行走时突然看到前方有一个光亮在远远地牵引着你,让你心中为一之一振.对于人生、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有太多想了解的东西,这套书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相信每个人看过都会有所得。虽然这套书的内容很多在网上已看过,但是还是很迫切地买了一套自己收藏,随时再拿出来仔细品读,个人觉得买这套书真的是非常值得,能在茫茫书海中碰到这套书真的感觉很幸运!唯一的小小遗憾就是字有点小!


因为这本书,终于可以看懂《金刚经》了,很开心。


南先生博学,各学均有研究,他的书需细品


书很好~金刚经直接看真看不懂·


还没有开始,刚看第一卷论语呢。


南师的一言一拍,总是深入浅出,把佛学经典中的精要对我们娓娓道来,即有趣又有深度。个人觉得从书中可以获得很深的启示。尤其是在面对这个纷繁的社会,在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的今天,找个安静的角落读几段,心灵获得极大的抚慰,就像一只硕大无朋的手,抚摸着焦躁的藏獒,慢慢安静,趴下,睡着。


这套选集我是分着买的,最近几年国内的国学热潮,带动了一大批的学者著书,但过于迎合了当下的社会意识形态,选集的内容是在上世纪完成的,但文中的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在当下也是值得借鉴的,像傅佩荣教授所讲的很多内容里面都有这套选集的内容。对于想了解国学的朋友,如果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的话,不妨静静的读一读这套选集,能梳理你的知识脉络,提高对国学的认知。


先生的选集,收藏!


国学大师的作品,我就不用发表意见啦,一个词经典。。。。。。。
一套10本收藏中,慢慢品


本次网购是我生平第一次在当当上买书,下单前及下单后心情还是比较忐忑,因盗版书猖獗,不知收到书时是何等模样,哈哈,幸好幸好,五天后收到书,拆开查阅,正品无疑,只是封皮上有一处较大破损,不影响阅读,遂不换了。总体来讲,本次网上购书很是开心,今后亦会再来。


很好需要彻彻底底把心静下来来读这本书对于初学佛的人是一本极好的书不学佛的人,看这本书也对自己正确对待世间得失有帮助


学佛的知识、智慧,是在学习我们国家的文化。


帮老师买的,南先生绝对支持


一个佛教朋友推荐的,应该很不错。毕竟是大师的书。


看了怀师的书,让我很激动,大师果然是大师,对佛学的理解是那么的透彻,这本书是我的至爱。


南老先生的书真没得说,我有他的一整套,每天书不离手,工作忙,不小心刚好把这一本搞丢了,当当的服务好,本来想完了,少一本,这咋办,没想到当当能拆开买,真是太好了,谢


多看几遍绝对对世界人生有新的认识。


六年间终于把这套书买齐了。南师的书本本都是经典,值得一辈子品味。


在南师心中没有迷信,只有佛。拍案叫好的书,让人看得心生欢喜


通俗易懂内容丰富非常好多了好多遍


之前买的一套,发错了一本,于是自己掏钱又买了一遍,唉~~点背啊


佛经可以讲成这样深入浅出,真的是非常强大!


南师的书何须多说?可以用一生来仔细研读了。慢慢看,慢慢思考,慢慢求证,慢慢修行。


这本书是南师40几岁时的著作,文思汪洋恣意,文字纵横捭阖,让你领略不一样的南师风采!


这套书是逐步买全的,很经典的一套,感谢南师留下那么多经典之作。


不错,南师讲的通俗易懂,旁征博引,非常精彩,慢慢看把,


书的质量很好,送货速度很快!第二天就到了。对佛学感兴趣的童鞋一定要读一读哦!


真不愧是一代大师,非常好.


好书,经典,要读,收藏。


书是精装的 只是印刷的文章感觉有点不正 有些倾斜 还没看 内容应该不错


化苦涩为甘甜拜读后受益斐浅好书!


佛学经书很深奥,只有知识渊博的人才能,把深奥的道理用白话解释出来。


很深奥的道理,一讲忽然就明白了,对于喜欢佛学的人来说,真是个好老师


书的质量很好,印刷的不错,装帧的也好,读着也顺心


南老师的书,道理深刻,逻辑明晰,很难再看到类似的书可以把如此难的问题讲解的如此透彻。不是凡人。
顶礼南老师,希望南老师能长久住世,是我等众生的福报。


书是好书。

只是印刷质量不好。书边角被压变形了。里面纸张有点粗糙。纸的边缘裁剪的明显很粗糙,好像用剪刀剪的一样,真让人失望。


南大师的书值得慢慢品味


这是第二次购买了,送给在烦恼中的同事,推荐购买。


对经典的解读很有深度,最喜欢的书


当当网的书打折!我老公在书店买的最多也是打八折!当他听说在当当网上买折扣更多的时候,就让我帮他买了这本书。正版的,还省了几十元钱呢!反正他看得津津有味的!


手捧该书时,南师却已驾鹤,沉痛挽怀之际,庆幸南书随侧,相信南师精神永存。可谓死而不亡者寿也!


是个值得一读的好书。尤其是信佛的人值得读诵,受益匪浅。


包装、纸张、印刷质量都很好


南师的选集,就差这一本,买到了就都配齐了。很开心!


大师之作,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值得一读,于处世为人大有裨益!


书不错,刚拿到书时看来标题有点头大,静下来看后是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的,有些部分很白话,易懂,好书。


还在研究,不错


真是好书!送了朋友一本,自己再补一本。比三年前卖得贵啊!细细看有收获!


南师著作堪称一等。需要慢慢品味


大师的书就是不同凡响


不愧是大师的书,非常值得细读!


可以让心安静下来的一本书,喜欢佛学的同学一定要看。


书的包装非常好,印刷精美,字体大小合适,总之这样的价钱能够买到这么好的书十分超值,五分好评。


好书 静下心来读一读,受益啊!


非常棒,内容丰富容易理解,恨不得赶紧把其他几册都买回来。不过外皮有些破,心痛死我了。


大师不愧是大师,好书!


非常推荐,大师就是大师。值得好好学习


觉得这本书有意思书的质量还可以


很不错,质量不错,和我想象中的一样。


从学术的角度研读佛学


谢谢您!谢谢您用自己的感受和感想给我们讲述佛学的知识。衷心感谢!


南师之书,值得收藏!


我最喜欢的书!每天都会读上一些。


很不错的一本书,当当网的服务也很好


一直喜欢南师的书


南师的书好南师的书好南师的书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