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南怀瑾选集(第六卷)

南怀瑾述 复旦大学
出版时间:

2003-12  

出版社:

复旦大学  

作者:

南怀瑾述  

页数:

633  

Tag标签:

无  

前言

《南怀瑾选集》出版缘起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之学。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时值青年的南怀瑾投笔从戎,跃马于西南边陲。尔后返蜀,执教于当时的中央军校、金陵大学。他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求高僧奇士。曾隐遁于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三年,通读卷帙浩瀚的《大藏经》。旋走康藏,参访密宗大德,对藏传佛教的各派学说均有精深的研究。离藏以后,转赴昆明,初讲学于云南大学,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不久归隐于杭州天竺山、江西庐山,潜心治学。去台湾以后,..

内容概要

谋略,中国古代文化又称为纵横之术、长短之术、勾距之术。用现代话讲,就是领导的哲学与艺术。为总结历史的经验,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曾就中国古代谋略做过系统讲析,其讲记以《历史的经验》为名,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于1985\1986年分两册出版。第一册撷取赵蕤《长短经》、刘向《战国策》、桓范《世要论》精华,参以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实例,论述了治世、用人、防邪、辨奸之道。第二册是对《素书》、《太公兵法》、《阴符经》的逐句串讲。《素书》名为黄石公所传,张良辅佐刘邦,兴汉灭楚,兵机谋略,多得是书之助,张良之后,此书不知去向,至晋,有人盗张良墓,于玉枕处发现此书,始得再传于世。本书重在其中经义的阐发,并将近一百五十则历史故事,铺注于原经文之后,供读者经史相参,从中悟得创业待人的道理。1990年我社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将《历史的经验》两册合为一册(分上、下编),以《历史上的智谋》为名,改排出版,以供研究。1992年恢复原名再版。如今刊出的是老古丈化事业公司
1995年11月的最新版。
本书初名《二十世纪青少年的思想与心理问题》,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于1977年9月出版,1984年3月第3版时改为《新旧的一代》。它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作的专题演讲。在演讲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本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及其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作了透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值得审思的问题。内容叙及:清末民初的社会思潮;重大的政治事变;中西文化的冲撞;学术思想的演变;古代的文化教育制度;现代的道德价值观念;老少之间的代沟;新旧不同的读书;旧八股与新八股;私塾与家教;尊师重道;安身立命;以及青少年的个性、学识、心理、经验、行为,等等。言语委婉,知识丰富。
本书初名《序集》,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于1986年12月出版,1992年1月第2版时改为今名。它汇集了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历年来为自己的著作、他人的作品、整理出版的古籍所撰的序跋,以及其他文翰,总计七十二篇。分为儒家、易经、道家、经义、禅宗、密宗、健身、历史、其他等九大类,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了精深的阐述。内容叙及:古代文献;诸家学术;社会变迁;文史掌故;经世治学;为人之道;孔孟精髓;道藏珍蕴;易学源流;佛经大义;禅宗语录;密教修行;兵法谋略;阴阳术数;瑜伽气功;保健养生;诗词歌赋;古文今译;以及作者的行履交往,等等。文辞典雅,见识独特。

作者简介

南怀瑾,华夏智业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南怀瑾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及至少年时期,已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并深得其精要。  青年时代,正值抗战军兴。南怀瑾先生毅然辞亲远游,曾任教于中央军校,又入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其服务社会大众。其时,每逢假日闲暇,胤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复于青城山灵严寺,有缘结识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遂拜门墙,竟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追随袁先生左右,潜心研修佛学。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闭关三年间,遍阅《大藏经》万万卷,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至终身受益无穷。1945年,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派,得到贡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传,佛法修持更为精湛,得到白教、黄教、红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证,被承认为密宗上师。

书籍目录

历史的经验??
出版说明?
校订版说明
前言
上编??
话题
神谋鬼谋?
春秋多权谋
正反相生(《长短经》——反经)?
古今无定法
仁爱的流弊
仗义的流弊
信陵君的故事
讲礼的流弊?
郭嘉论袁绍与曹操
乐乐的流弊
名器的流弊
重法制的流弊
刑赏的流弊?
学识的流弊?
盗窃死人以自豪
福利社会的事
孟子讲故事?
楚灵王的故事
尚贤的流弊?
姜太公论派系问题
不能善用所长的五反
姜太公论三明
专权与嫉妒?
文武兼资论?
人与牛的故事
匡衡论政风?
更上一层楼的道理
京房的故事
庄子的著作权被盗
田成子窃齐的故事
晏子论权
圣盗同源
苏秦的历史时代
远见抵不住现实的短视
苏秦受到反教育
药不对症的言论
人情千古重多金
雏燕初飞
反复波澜的人世
人才与时代历史
牵涉到商鞅
外才与内用
张仪的故事
刺激的教育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引用历史的经验
长短纵横
人臣之道
六种正臣的典范
恕臣之道
反派臣道的型态
防邪之道
忠奸之辨?
下编??
前记
素书六章
原始章第一
求人之志章第二
正道章第三
本德宗道章第四
遵义章第五
安礼章第六
太公兵法?
上卷
中卷
下卷
阴符经(〔汉〕张良等注)?
上篇?
中篇?
下篇?
附录一
张良传
附录二
《素书》原序
附录三?
太公《阴符经》述要????
亦新亦旧的一代??
出版说明?
三版献言?
前言
一、 变迁的时代与不满的心理?
不满现实的历史心理?
时代演变中的思想与感情?
尚未成熟的历史与文化
二、 西方文化的影响?
现实与反现实?
近世西方文化的三股潮流
二十世纪开始的青年与中国
五四运动以后的重重难关
三、 大时代的小故事
开始没落的西方文化?
有关中美文化的不同看法?
美国青年观念中的现代文明?
美国教授观念中的中国文化思想
美国式的自由和民主?
四、 美国文化带来的迷惘?
西风吹醒日本登上列强的席次?
西风吹乱黄华?
第二次大战中的暴发户——美国?
平天下不能寄望于牛仔式的纨?
千金之子与贾母
美国文化不是人文文化的指标
五、 望子成龙
反身而诚论遗传?
望子成龙岂如人意
什么是家庭教育?
中国文化中家庭教育的论著?
六、 孝和爱?
以孝道治天下的家庭教育
东西文化的“爱”和“孝”?
七、 旧八股和新八股?
秦汉以后读书与教育之目的?
汉唐的“选举”、“考试”制度?
新旧教育亟待修正的八股学风?
八、 从处变自强说起
救亡图强的思想与历史
明清之间的诸大儒
乾嘉以后与龚定?思想的关系
有关现代的学术思想
万木无声知雨来的思想界
九、 六十年来教育的变和惑
由旧式的“家塾”到新式的学校
家塾教育的回顾
家塾中的读书
写字的“启蒙”
塾师和家塾
十、 七十年前八股文的思想与教育
由家塾教育的启蒙到书院
旧式“八股文”
十一、 新旧教育的变革
附录资料?
十二、 值得反省的代差与教育
文化史上的一笔“呆账”
先从小学教育的课本说起
以考试为学问的流弊
新式与旧制小学的差距
十三、 教育与文化的中空
再说中小学教育的“代差”
六十年来演进中的大专教育
由旧式教育转向新式教育
新旧读书方法
才流都向考中磨
十四、 尊师重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师道
现行三级学校的敬师
谁能遣此的大专学风
家庭与社会的尊师
师道的自尊
十五、 武侠小说与社会心理教育
中国小说发展史的思想背景
武侠在历史文化中的分量
侠义小说的兴起
抗战期间的武侠小说
近年武侠小说的演变
阅读武侠小说的风气?
武侠小说写作的泛滥?
武侠与社会教育?
十六、 老文学和新文艺?
公文语体化的历史渊源?
白话文和中国文化的命运
新文艺运动中白话的古文
古文的劳苦功高
更上层楼的负担
十七、 人性与人欲
儒家学说中的人性善恶观
孟子与告子的论辩
荀子的性恶说
扬雄的善恶混杂说
王阳明的见地
界说不清的症结
希腊哲学对人性的知见
西方宗教文化的人性问题
有人认为欲非恶
人欲与天理说
儒道两家共通的观念
大乘佛学的原始人性本净论
隋唐以后佛学与儒道的互注
欲非恶与恶之前驱???
中国文化泛言??
……
儒家之部??
易经之部??
道家之部??
经义之部??
禅宗之部??
密宗之部??
健身之部??
历史之部??
其他??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章节摘录

书摘 人与牛的故事 予路拯溺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鲁国之法,赎人于他国者,受金于府也。)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由此观之,廉有所在而不可公行。——反廉也。匡衡云: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朝廷者,天下之桢干也,公卿大夫相与修礼恭让,则人不争;好仁乐施,则下不暴;上义高节,则人兴行;宽柔惠和,则众相爱。此四者,明王之所以不严而化咸也。何者?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上有自专之士,则下有不让之人;上有克胜之佐,则下有伤害之心;上有好利之臣,则下有盗窃之人,此其本也。 这与廉洁或贪污有关,廉与不廉,这中间很难分辨,这里就举中国文化的历史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次救了一个落水的人生命,这个落水的人,是一个独子,·他家里非常感谢,谢了他一头牛。子路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头牛,大概杀来炖牛肉给老师吃。(一笑)。而孔子对于这件事奖励子路,说子路做得对,这个风气提倡得好,将来鲁国的人,都愿意救人了,救了人有牛肉吃,这样很好嘛!子贡比子路有钱,当然,子贡的个性也不同,依鲁国的法令,当时的奴隶制度,赎人回去,奴主应该收赎金的,可是子贡不收赎金,孔子责备子贡做得不对。这两件事,子路收了别人的红包,孔子说他收得对,提倡好的风气是劝德,而子贡这样做应该也没有错,他谦让嘛,自己有钱,不收人家的钱。可是这样一来,就使别人不敢随便赎人了,所以有时候做好事很难。由这个道理看起来,人应该廉洁,不苟取,一点都不要,这是对的,当然,不可以提倡贪污,不过有些时候,像子贡的不受金于府,也不可以公然做出来,不然就会收到廉而过洁的反效果。匡衡论政风 汉朝的匡衡(匡衡上疏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汉武帝是非常英明的皇帝,而匡衡这个年轻的读书人,当时提了好几个报告,指出汉武帝这样不对,那样不对,这要更改,那要更改,汉武帝非常重视)就说:孔子说过以礼让治国很难得。孔子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央政府,是天下的中心,对下面的风气,有很重大的影响作用,如果在中央政府中的重要干部,彼此之间都很礼貌,很有风度,影响到下面的社会,就不会彼此纷争;上面的人好仁乐施,下面的人就不会粗暴犯上;上面的人提倡节义,有高度的节操,下面的社会风气,则会跟着好转过来;上面宽厚柔和,下面彼此就有爱心。这四点,就是英明的领导人用不着以威严来下命令,而以自己的行为,使政治风气好转,下面就自然会受到感化。什么理由呢?因为在中央政府中的大臣们,如果意见不同,讲话时吵得脸红,于是影响到下面,就发展为打架了。上面的人如果喜欢独断独行,影响到下面的人一点都不谦让。上面如果有克胜争功的风气,下面的人就会产生伤害别人的心理,上面的人好利,到了下面就变成偷了。这是说上位者的作风,就是政治风气的根本。引用历史的经验 他话说到这里,就引用过去历史的经验,告诉秦王: “臣敢言往昔:昔者齐南破荆,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之君,地广而兵强,战胜攻取,诏令天下,济清河浊,足以为限;长城、距坊,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胜而无齐。故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 张仪在这个时候,要挑起战争。他希望秦国出战,但没有直接教秦王非打不可,他只拿历史的经验来说,提到齐国。研究这一段历史要注意的,秦是在西边,齐国是介于现在山西与山东之间,他说历史上齐国称霸的时候,那么了不起,四面攻破了各国,一个命令下来,列国都听他的。南有济水黄河,北有长城作防线,像这样一个平原国家,各方面受敌,只要一次大败仗,齐国就完了。他那个国家的命运注定非打胜仗不可,由此可以看到战争的重要。这段话张仪是挑动秦国非打不可。 “且臣闻之曰: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这是普通作人的道理,国事也同个人的事一样,农业社会人人都知道的比喻,砍去一棵树要挖根才彻底,但不要碰到旁边的树,如把旁边的树根也挖掉,就成问题,这个祸就闯大了。这是中国农业社会的老话,也是作人的道理,凡事挖根要彻底,不要留下祸根,但是对于与此事无关的部分,不要轻率地去伤害,伤害了就闯祸。 张仪接着就指出秦国当时的近代历史: “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都、江南,荆王亡奔走,东伏于陈。当是之时,随荆以兵,则荆可举,举荆则其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强齐、燕,中陵三晋,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与荆人和。今荆人收亡国,聚散民,立社主,置宗庙,令帅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一也。” 这一段是批评秦国的不对,军事策略上的错误,他说你们一度和荆国作战,破了荆国,拿下了郢——现在武汉以北一带,取下了洞庭、五都,江南,一直到达现在安徽这一带了,荆王也逃亡躲到陈国不敢出来了。当这个时候,如果秦国一路追击下去,则整个荆国可以拿下来,拿到了荆国,则秦民可贪,地可利。进而影响东面的齐国、燕国都可以控制了。中间可以驾凌赵、魏、韩等三晋地,你秦国就可以一战下来称霸世界。结果你秦国的决策不这样做,反而引军而退,打有限度的胜仗,跟荆人谈和了。结果,荆人又慢慢恢复了,强起来了,又变成了你秦国的敌人,所以第一个错误就犯下去,不能做联合国的盟主——成伯。 研究这一段书,我们就感到,历史虽然已为陈迹,却足以发人深省。我们读这一段历史,再看看国际的现势,美国对北朝鲜、对北越的战争,在军事策略上是不是也同样。 他讲秦国的第二个错误: “天下有比志而军华下,大王以诈破之,兵至梁郭,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志绝,荆赵之志绝则赵危;赵危而荆孤;东以强齐燕,中陵三晋,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与魏氏和。令魏氏收亡国,聚散民,立社主,置宗庙,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二矣。” 我们拿这一段历史的经验,看看今天的越南(时为一九七五年四月),又投降了。张仪说,你秦国有一次在北方的战争,已经打得很好,你已经打到了梁国,把梁的城郭包围起来,已经可以把它拿下来了,拿了梁,魏国就站不住了,得到了魏国,荆、赵就不会有斗志。赵危,荆孤,一直下来,也可以称霸天下。(这要注意,没有说统一,不像后来秦始皇要消灭人,这里是只想称霸。)结果你秦国的谋臣又是不准打完全胜利的战争,撤兵回来,和魏国讲和,魏国又壮大起来。 第三点,张仪谈到秦国的内政: “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灵于外,士民潞病于内,伯王之名不成,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三矣。” 张仪说穰侯(秦国的权臣)当政的时候,内政上兵力用得太过分,想用一国的兵力完成两国的事,于是服兵役的人,终身奔波于外,国内的工商业衰落了,农村破产,这是第三点的错误。 接着指出秦国的谋臣太差劲,如美国的参、众两院,基辛格、费正清这些人,都是美国现代的策士。 “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之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上非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氓,悉其士民,军于长平之下,以争韩之上党,大王以诈破之,拔武安。当是时,赵氏上下不相亲也,贵贱不相信,然则是邯郸不守,拔邯郸,完河间,引军而去,西攻修武,逾羊肠,降代、上党,代三十六县,上党十七县,不用一领甲,不苦一民,皆秦之有也。代,上党不战而已为秦矣,东阳河外不战而已反为齐矣,中呼池以北战而已为燕矣。然则是举赵则韩必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挟荆,以东弱齐燕,决白马之口以流魏氏,一举而三晋亡,从者败。大王拱手以须,天下遍随而伏,伯王之名可成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与赵氏为和。以大王之明,秦兵之强,伯王之业,地尊不可得。乃取欺于亡国,是谋臣之拙也。且夫赵当亡不亡,秦当伯不伯,天下固量秦之谋臣一也。” 赵氏是现代河北山西一带靠北面地方,在当时是中央之国,杂民之所居,这问题很大,讲到历史要特别提出来研究的。 杂民所居的地方,政治上很成问题,如历史上自汉朝以后,有一个魏晋南北朝,这时都是外来的民族。因为汉朝自高祖以来,三四百年间,对西北的外来民族,始终没有办法,因此形成了以后南北朝两三百年间汉族与外来民族的纷争。到了唐代的时候,唐太宗那样了不起的人,对于边疆问题没有办法解决,汉唐两代,对外来民族,唯一的办法,就是靠通婚来羁糜,都是靠“和番”政策。所以唐末直到后来五代时候,就是杂民之所居,发生了变乱。 那么是不是杂民所居不可以?不是不可以,血统的交流不是不可以。问题在于有很重要的一点,古人始终不知道的,在孔子的思想里有这一点,不过表达得不很具体,就是“文化的同化”这点古人不知道。假使唐代就知道了文化是政治战的一个最大的力量,那中华民族今天的国势,还不止是这样而已,很可能西面已经到了欧洲。其次要注意的,近代东西方文化思想沟通以后,大家都知道了这一点,所以各国之间,在侵略别国以前,先作文化的侵略,最后消灭一个国家,也是靠文化。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人知道了这一点,所以他每占领了一个地方,一定要当地人说日本话。他不像元朝的蒙古人,也不像汉代、唐代的外来民族,进了中国跟着说中国话。乃至把历史文化都改变。文化虽是看不见的东西,但是力量很大。现在我们知道战争中包括心理战,也非常重要,文化战还是口号,没有具体的东西拿出来,尤其现在我们在提倡文化复兴,我个人的观点,我们的文化是在衰落。像我们手边拿来研究的东西,就是真正中国文化之一,而且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却只有少数人去看它。 这是由“杂民之所居”一句所引出来的感想,提出来值得大家研究和注意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历史本来就是人和事经验的记录,换言之,把历代人和事的经验记录下来,就成为历史。读历史有两个方向: 一是站在后世——另一个时代,另一种社会型态,另一种生活方式,从自我主观习惯出发,而又自称是客观的观点去看历史,然后再整理那一个历史时代的人事——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文学、艺术等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评论它、歌颂它或讥刺它。这种研究,尽管说是客观的批判,其实,始终是有主观的咸见,但不能说不是历史。 二是从历史的人事活动中,撷取教训,学习古人做人临事的经验,作为自己的参考,甚之,藉以效法它、模仿它。中国自宋代开始,极有名的一部历史巨著,便是司马光先生的《资治通鉴》。顾名思义,司马先生重辑编著这一部史书的方向,其重点是正面针对皇帝们——领导人和领导班子们作政治教育必修的参考书的。所谓“资治”的涵义,是比较谦虚客气的用词。资,是资助——帮助的意思。治,便是政治。合起来讲,就是拿古代历史兴衰成败的资料,帮助你走上贤良政治、清明政治的一部历史经验。因此,平常对朋友们谈笑,你最喜欢读《资治通鉴》意欲何为?你想做一个好皇帝,或是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臣和名臣吗?当然,笑话归笑话,事实上,《资治通鉴》就是这样一部历史的书。 我讲历史的经验,时在一九七五年春夏之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时兴之所至,信口开河,毫无目的,也无次序地信手拈来,随便和“恒庐”的一般有兴趣的朋友谈谈。既不从学术立场来讨论历史,更无所谓学问。等于古老农业社会三家衬里的落第秀才,潦倒穷酸的老学究,在瓜棚豆架下,开讲《三国演义》、《封神榜》等小说,赢得大众化的会心思忖而已。不料因此而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促成老古文化出版公司搜集已经发表过的一部分讲稿,编排付印,反而觉得有欺世盗名的罪过。因此,联想到顾祖禹的一首诗说:“重瞳帐下已知名,隆准军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错,如何坛上会谈兵。”我当忏悔。 一九八五年端阳 南怀瑾自述


编辑推荐

《南怀瑾选集》(第6卷)出版于200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为满足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的需要,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将南怀瑾先生的这些著述汇编成十卷,精装印行。在书中,南怀瑾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峡两岸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南怀瑾选集(第六卷) PDF格式下载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之学。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时值青年的南怀瑾投笔从戎,跃马于西南边陲。尔后返蜀,执教于当时的中央军校、金陵大学。他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求高僧奇士。曾隐遁于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三年,通读卷帙浩瀚的《大藏经》。旋走康藏,参访密宗大德,对藏传佛教的各派学说均有精深的研究。离藏以后,转赴昆明,初讲学于云南大学,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不久归隐于杭州天竺山、江西庐山,潜心治学。去台湾以后,先后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传学于日本、美国和中美洲诸国。近年迁居香港,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南怀瑾先生熟习经史子集,贯通东西文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特别是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峡两岸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首先对作者南怀瑾老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我是他多年的读者,是从他那本《论语别裁》读起的。从接触到南老先生的著作后,我从此就爱不释手。他的作品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很受读者喜爱。尤其是第六卷,我自己看过后,推荐给我当领导的朋友,让大家借鉴,提高我们的判断力,把工作做的更胜一筹。


两个月时间,南怀瑾我已经读了八卷了,很难说有自己的难受,当然这并不等于无话可说,因为学到的东西太多了,经典中之经典,智慧中之智慧,哲学中之哲学!读过的人我相信他改变肯定很大!我只能借用玄奘法师的一句话来形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先生在此集中,浅释了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过程,也对历史中的一些人物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从先生此书中知道了有关儒、道、佛、密宗一些浅显的道德,先生给我们做了个引路人,引导着我们如何用正确的思想去看待历史,同时也引导我们如何去学习历史。先生在书中重点指出了几部历史著作,同时对它们也做了注解也融入了先生入道的体会。


南怀瑾先生的书真的不错,我要一本一本买齐


南怀瑾老师的作品非常值得一看。


书很好,读南怀瑾的书是一种精神升华!希望强大的当当提供更多中外名家的作品!!!


内容发人深省,对我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很智慧的老先生,很智慧的文章。只是我只反复看了历史的经验上篇数遍,当做一种很好的学习,并加勾画和笔记。下篇全是文言文,阅读起来有一定困难,而且老先生该说的上篇都说了。中华文化泛言草草看了看,觉得意思不大。


南怀瑾的书很有味道,很喜欢对反经的描述


帮老公买的,他很爱看南怀瑾的书。


出版社出题太大,但没有难为作者的发挥,讲历史有谁能把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讲透呢,作者能说到如此程度已经不错了


是关于社会主流历史的,非释非道


南大师的书总是受益匪浅,共10卷,已买到第6卷了,值得。


整个选集都不错,非常有益于了解中国文化。读之大有裨益!


未看完;南师的书已购5卷;计划收齐;


微言大义,纵古横今,视野博大,传统文化最好的读本


看了,历史的经验那一部分,写的很好,立意很新


不是很平易的书,这倒不是说南先生的语言有多么难懂,而是他的视角和写法不想现在流行的大话网络写法,所以呢,如果是为了消遣,还是慎买为好


书不错,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中国文化。


我是在卷卷迪的微博看到他推荐的这本书~便买来看了,应该是不错的


南先生的书,重复读,获益良多。


此卷条理清晰,用典考究,很好的入门导读


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实在是必读书。


关于历史,讲的很到位


李云迪先生推荐的,很好的一本书。


分别买的整套书各册,还在研读中,很有深意的文化书。


短短片牍让你阅尽古今之人文百态,对于事业,社交、做人、乃至修身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不妨读读看。


很南老的书,写得简明易懂,少了一份学习古文化的沉重,提高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书的容很很好,现正在看历史的问题;以史为鉴.


这或许是一本书,但它更多的是无穷尽的智慧内涵其中。 读着读着,你就会忘记很多的烦恼,思想也会渐渐深邃起来,心境洞达起来。 好好读吧!


很喜欢,很喜欢。书很早就看过,不止一遍,买来在看看,书很不错。很喜欢


下半本讲的佛 没兴趣 上半本绝对好书


他的书一直感觉不错,能学到不少的东西,


大师的书值得一看,慢慢品味,值得一读


南老师一贯的风格。没什么好挑剔的。经典作品。值得多读。


南老的书,有思想,有深度,通俗易懂,而且总是能从另一个角度启发我们新的思路。
只要稍微用点心去琢磨,一定有很大的收获。
南老的书每篇文章都不长,随便找点时间就能进步,就能让我们有启示,真高人也。


之前买了几册有兴趣的,现在收集齐整套!


年龄太小,大师的作品对我来说还是有些晦涩难懂。暂且放在书柜里珍藏吧,等有了一定的积累再认真看。


不错的一本书,很值得购买。


非常好的一本书,入木三分,值得一看。


值得一读,慢慢欣赏


南师的书,受益啊


南老师的书没得说


大师经典之作买了全套收藏


分批购买了全套大师作品,准备慢慢拜读。


南老的书籍真的值得精读


语言朴实,思想深刻,很好的一本书!


读南师的书,有瞬间顿悟的感觉。读的时候总会发出:“哦,原来是这样”的感叹


南师的书,当下的人都应该或多或少的读一下,绝对开卷有益。


南师的博学,幽默以及对世人的关心和奉献,让人敬重。


目前正在看,大师从一个独特而又平常的视角向我们解读了经典。


许多大道理,被老生写得浅显易懂。


整套书让朋友借走一本没有还,这回补齐了,感谢当当


终身拥有的书籍。


看过1~3,这本还没有看,不过南怀谨大师的书一向不会让人失望的。


快递很好,服务周到!书的质量更不用说了!


都有了,收藏了


南老的作品,喜欢!有空读读,受益匪浅!


虽是一本厚厚的书,但看着却让人觉得很轻松,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了它。


一直在读南老先生的书,通俗易懂,受益匪浅。要一如既往的读下去。


这书很好,内容更好


书是好的。就是没塑封。很厚看着就喜欢。还没开始看内容 同款什么的哟


喜欢南爷爷的书


因为李云迪推荐买的,还没有看~~~


如果书皮没有褶皱的话 就完美了


送货挺快的,满意。


深入浅出,高山仰止


很有感触。人的生存成本是很低的,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


很多史鉴,受益匪浅


细心看


这是一系列好书,大家都知道


拜读经典,开智慧


不和说服力,给力。


  老公喜欢看*


我买了这本书,1,2,6,卓越发的这个复旦大学的版本,印刷质量很差,因为我在书店里看过,因为他们卖八折,书店里的书质量很好,纸是白色的,看起来很亮眼,可是卓越的书是黄色的,用的纸手感很差,读这么多年书了,书什么质量,一到手上就知道.不过,字还能看,只是看起来不很爽,三册,1卷是08年第17次印刷,2卷是08年第14次印刷,6卷是07年第10次印刷,这本就别提了,质量是最差的,书皮底部有磨损,翻开,书皮就裂了,可能是07年的积压产品大家注意了,卓越卖的这套书,是江苏省丹阳教育印刷厂印刷的,感觉不正规,08年的印刷版本稍微好了一点,可是,看起来还是不怎么感觉好,比倒版的书稍微好一点,大家也没必要,买这种比倒版稍微高一点的价格和比倒版稍微好一点的书,性价比还不如倒版


纸张十分烂,疑似盗版。封面脏乱。极度后悔


最近看了太多关于历史的书了。要换换口味了。


其实读南怀瑾的书要比看其他所谓的大师的作品要有益得多,不错,扩展阅读


哈哈·为了教授··学习学习·


蛮有知识的,学习中ing


好,本来想买选集全部,但没合适的


南老师的书,比较喜欢,再买见本。个人喜欢的。


书是正版,很满意,来的也及时。


印刷不错,装订不错,纸张不错。总之不错。以后还会再在亚马逊购书


硬面连接处很容易断裂坏掉,到手就是坏的,(坏了就垃圾了,不如平装的了)估计是路上或装箱时坏掉的,换了一次后,很满意。建议买平装的更好些。


觉得内容不错,其它也还满意。全五分。


南怀瑾的书内容都很丰富,长见识!


我最喜欢南师的书了!受益终生!!!!!!!


这套选集我是分批买的,内容是没的说,只是包装有些问题,有的书封面有褶皱,有的书的封面有污迹,可能是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也能理解,好在换货的过程很愉快,不久就拿到了新书。卓越的服务还是不错的,只是希望以后能减少这种换货的几率,服务再好也不如购买没有瑕疵的商品让人愉快了,希望改进。


想买全套,可惜没有货


好书、、、、、、、、


怀瑾选集(第6卷)


也许是国内尚存的唯一的国学大师了


终于下手


南怀瑾选集(第6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