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十论
2004-05
复旦大学出版社
傅熹年
355
无
《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以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概貌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为引,按时代选编作者对战国、汉代、北朝、隋唐、宋金及明清各类建筑的有关研究专论。为方便一般文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阅读,所收各篇尽可能避开古代建筑史研究中古建筑术语过多和有较多计算过程的内容,而选择那些主要通过文物去考证古代建筑体制,或可补充因实物不存而造成空白点的题材。正是这些分别以战国铜器、汉代帛书、北朝石窟、两宋绘画及金代壁画等为资料进行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研究、探讨之论,又充分体现出作者因学识广博而独具特色的探索视角和研究方法。
傅熹年,1933生于北京,原籍四川省江安县。建筑历史学家。原籍四川省江安县,1933年1月2日出生于北京。1955年清华大学毕业。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以宫城、里坊为模数,大建筑群以主院落为单数,单体建筑以所用材和柱高为模数的一系列模数规律和建筑比例的设计方法。发现宫殿坛庙等大型建筑群在规划时用标准方格网控制尺度和相互关系,并把主体建筑置于建筑群几何中心的手法。研究日本9世纪以前建筑设计中运用模数的规律。利用已掌握的模数规律,对西周、战国、唐、宋、金、元一系列建筑遗迹做复原研究。发表论文近30篇,编为《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出版。1994年完成《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史》的撰写。
自序1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2 战国铜器上的建筑图像研究3 记顾铁符先生复原的马王堆三号墓帛书中的小城图4 麦积山石窟中所反映出的北朝建筑5 隋、唐长安、洛阳城规划手法的探讨6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建筑7 宋赵佶《瑞鹤图》和它所表现的北宋汴梁宫城正门宣德门8 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南殿金代壁画中所绘建筑的初步分析9 《靖江府修筑城池图》筒析10 明代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群总体规划手法的特点
5.元、明、清(公元1271—1840年) 元(公元1271—1368年)始称蒙古,公元1271年改称元,先后于公元1234年及公元1279年灭金及南宋,统一全国。公元1267年,蒙古在金中都东北平野上建都城大都(今北京),平面为纵长矩形,面积49平方公里。大都也在城内建皇城、宫城,但和长安不同,皇城并非放在宫城之前,而是包在宫城周围。大都城东、南、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城内道路取方格网式布置,居住区为东西向横巷,称胡同。又自城西引水入城,注入湖泊,南与运河相连,大运河漕船可直抵城内的湖泊中。大都三面各开三座城门,宫在南而商业中心钟鼓楼街在北,太庙社稷坛在宫前方左右,明显是比附《考工记》王城制度。它是继隋、唐建大兴、东都二城后中国古代最后一座按完善规划平地新建的都城,也是惟一的按街巷制创建的新都城。 元宫式建筑继承北宋、金的传统,而用材变小,显得清秀,芮城永乐宫、曲阳德宁殿可为代表。元代建筑地方差异增大。北方多用圆木为梁,构架灵活自由。南方继承南宋传统,构架严谨,加工精确,风格秀雅,公元1320年建的上海真如寺可为代表。元代疆域广大,西藏、新 疆、中亚风格的建筑都纷纷传入中原。大都万安寺塔(今北京妙应寺白塔)是藏式的喇嘛塔。建于公元1281年的杭州凤凰寺和建于公元1346年的泉州清净寺则是阿拉伯式样。同时,内地风格也影响到少数民族建筑。西藏夏鲁寺的木制斗棋即是典型的元代官式。 明(公元1368—1644年)灭元后,先定都南京,由江、浙工匠修宫室,故明宫室建筑受南宋以来的传统影响巨大。明永乐帝迁都北京,由南方工匠按南京宫殿式样建北京宫殿,明初江、浙建筑式样遂成为明官式的基础。明是唐以后汉族建立的惟一全国统一的政权,立国之初气魄甚大,在制订制度、巩固统一上做了很多事,其中也包括制订建筑制度。对王府、各级官署、官民住宅,从布局、间数、屋顶形式、色彩都有规定。对地方城市也进行大力修整,如砖包城墙、修建钟鼓楼等都在此时。这些对明、清两代城市和建筑面貌都有深远影响。 公元1420年,明在元大都基地上稍向南移建成新都北京,街道、胡同沿用元大都之旧,皇城、宫城、宫殿则全部新建。北京有一条长7公里的南北中轴线,皇城、宫城在城内中轴线上稍偏南部,中轴线穿过皇城、宫城的正门、主殿,出皇城墙北以钟鼓楼为结束。全城最高最大的建筑都在这条线上,形如全城脊椎。衙署在皇城前,太庙、社稷坛在宫城前左右分列,其余布置住宅、寺庙、仓库,规划之完整、气魄之雄大,唐以后无可与其匹敌者。北京紫禁城宫殿、太庙、天坛等都是现存最完整最宏伟的古建筑群,是表现院落式布局的最杰出的范例。它们的总平面设计也使用了扩大模数,表现出运用模数进行设计的新发展。明代宫殿、坛庙都用楠木建造,以斗口为单体建筑设计模数,外形严谨,采用红墙、黄瓦、白台基,风格划一,在设计和施工质量上又有进步。 从明代起,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的建筑特色愈益鲜明。现存安徽歙县和山西襄汾的明代住宅既有共同的时代气息,又清楚表现出南北地方风格的差异。明中后期造园之风大盛,有城市山林特点的宅旁园取得杰出成就,并在其基础上出现造园理论和技术名著《园冶》,下启清代江南造园的新高峰。 清(公元1644—1911年)定都北京,沿用明的都城宫室,未作重大改变。清官式建筑即明官式建筑的继续和发展。公元1733年,清工部颁布《工程做法则例》,以开列二十几座典型、常用的官式建筑的详细尺寸的形式,表达明、清两朝官式建筑的设计规律和特点。它以斗口(拱宽)或柱径(三斗口)为模数,便于计算;简化梁柱结合方式,斗棋蜕化为垫托装饰部分。清式虽外观较宋式严谨,构架类型也较少,但标准化程度高,利于大量预制,并保证建筑群统一协调,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能达到一定水平。清雍正、乾隆两朝建了大量建筑,工期都不长,标准化程度高起了很大作用。 清代最突出的建筑成就之一是造园。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和承德避暑山庄都是新创的苑囿,规模远远大于明代,南北私家园林也蔚为大观,反映出古代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清代的少数民族建筑也有长足的发展。清廷为加强民族团结,仿各兄弟民族著名建筑,在避暑山庄附近建十余座寺庙,俗称外八庙。它在清全盛期的艺术、技术基础上,熔各民族建筑于一炉而又加以创新,给已高度程式化的清式建筑增加了清新活泼的生机,成为中国古代建筑 的最后一朵奇葩。 此间,明代不仅建了南京、北京两座都城和宫殿,而且恢复、修整、重建了大量地方城市,制订了各类型建筑的等级标准。明中期还增修长城,给有二千年历史的伟大工程做了一个辉煌的总结。明代堪称中国古代继汉、唐以后的最后一个建筑发展高峰。清初在明的基础上续有发展,但清中叶以后官式建筑由成熟定型转为程式化,建筑风格由开朗规整转为拘谨,由重总体效果转到倾向于过分装饰,构架由井然有序、尺度适当转为呆板痴重。清官式建筑和清朝国势同步走向衰颓的道路,至公元1840年以后更是每况愈下,一蹶不振。但与此同时,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地方建筑还有所发展。 中国古代自台榭建筑衰落消失后,除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外,很少建由多种不同用途的房间聚合而成的单幢大建筑,主要采取以单层房屋为主的封闭式院落布置。房屋以间为单位,若干间并联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沿地基周边布置,共同围成庭院。其重要建筑虽在院落中心,但四周被建筑和墙包围,外面不能看到。院落大都取南北向,主建筑在中轴线上,面南,称正房;正房前方东、西两侧建东西向房,称东、西厢房;南面又建面向北的南房,共同围成四合院;除大门向街巷开门外,其余都向庭院开门窗。庭院是各房屋间的交通枢纽,又是封闭的露天活动场所,可视为房屋特别是檐廊、敞厅的延伸或补充。这种四面或三面围成的院落大多左右对称,有一条穿过正房的南北中轴线。院落的规模随正房、厢房间数多少而改变。大型建筑群还可沿南北轴线串连若干个院落,每个称一“进”。更大的建筑群组还可在主院落的一侧或两 侧再建一个或多进院落,形成二、三条轴线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的称“东路”、“西路”。宫殿、官署、寺院还可把主院落做得很大,东西路各院较小,其间隔以巷道。古代建筑,小至一院的住宅,大至宫殿、寺庙,都是由院落组成的。 这种院落式的群组布局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又一个特点,即重要建筑都在庭院之内,很少能从外部一览无遗。越是重要的建筑,必有重重院落为前奏,在人的行进中层层展开,引起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企盼心理。这样,当主建筑最后展现在眼前时,可以增加人的激动和兴奋之 情,加强该建筑的艺术感染力。那些前奏院落在空间上的收放、开合变化,也能反衬出主院落和主建筑的压倒一切的地位。中国古代建筑,就单座房屋而言,形体变化并不太丰富,屋顶形式的选用和组合方式又受礼法和等级制度的束缚,不能随心所欲,主要靠庭院空间的衬托取得 所欲达到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建筑是在平面上纵深发展所形成的建筑群与庭院空间变化的艺术。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明、清北京宫殿是现存最宏伟、空间变化最丰富、最能代表院落式布局特点的杰作。甚至中国的园林,因其建筑密度远高于其他建筑体系的园林,实际上仍是由轩馆亭厅为主体,辅以假山、土丘、树篱、栅栏、漏窗、花墙、月洞门等围成的平面上向纵深发展的院落和院落群,只是空间限隔较活泼自由而已。 墓葬都在山野。在广阔天地中,人工建筑极易显得渺小,而人在地上所见最崇高者为山岳,故墓葬自然会设法以天然地形或山丘来衬托。一般墓总选在无积水的高地上,背后及左右有山丘环抱者尤为理想。帝王陵墓地域广大,则往往以山丘来象征其不朽功业。秦始皇陵是古代所筑最高大的陵山,还要以骊山为屏蔽,地形利用之重要于此可见。 古代墓前都建阙,故主峰雄伟端正、前方有小山相对如阙的,是建帝陵的最佳天然地形。唐高宗乾陵和明十三陵都选择了这种地形,得到了最大的成功。 乾陵在陕西乾县北山区。主峰梁山山体雄浑,左右有小山辅翼,四面山丘愈远愈低。主峰南恰有一南北走向余脉,岭脊高出左右,南延1公里余降至平地,又左右分开,聚为两座小山。建陵时,即以主峰梁山为陵山,山腰凿羡道、辟墓室,山前建献殿(祭殿)。环主峰建方形内 陵垣,四面辟城门,门外建阙、设石狮,城四角建角阙,体制宛如一座宫城。神道辟在山前余脉的岭脊上,南端近平地处建外重陵垣之正门,门两侧小山顶上建巨大的砖石三重子母阙,标示陵之入口。外、内二重陵垣之间遍植角度显示诸陵与地形的巧妙结合。与唐乾陵一陵独倚一峰不同,明十三陵是诸陵共聚一个山谷,而又各倚一峰,形成环抱之势,是又一种族葬形式,但在墓葬群利用地形和陵道选线上也是最成功之例,与唐乾陵堪称二绝。 长陵建筑基本保存完整,是用红墙围成的三进院落。第二进的棱恩殿是全陵的主体建筑,其形制之庄重宏伟可与紫禁城内之太和殿相匹,但左右配殿已毁。殿后第三进院北端为方城明楼,是建在方形城墩上的碑亭。方城后即为陵山。陵山是平地夯筑的坟丘,直径约400米,四周砌圆形城墙围护,下用石砌墓室,顶上隆起,密植柏树,远望和背倚之山浑然一体,实际上中隔截水沟及挡水墙,并不相连。这种陵制是明代首创,与前代不同。 清陵也集体建于山谷中,但并不都各倚一山。前部建筑大体沿明代制度,略有改变。由于没有明陵那样优秀的地形,诸陵一字排开,气势散漫,远逊于明陵。 9.桥梁 古代桥梁从结构上划分有梁桥、拱桥、悬臂桥、索桥、浮桥等。很多横跨巨川大河的桥梁,成为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早在公元前3世纪,秦在咸阳就跨渭河建了宽六丈(约14米)、长一百四十丈(约326米)的梁桥。西晋和唐代先后于公元3世纪末和公元8世纪上半叶在今河南孟津、山西永济建了横跨黄河的浮桥。宋代在公元1l—12世纪先后在今福建泉州和晋江建了长800余米的洛阳桥和长2 000余米的安平桥两座梁式石桥。金代于公元12世纪末在中都(今北京)建长265米的联拱石桥卢沟桥。也有些桥虽不长而在工程上有创造或施工条件极为艰险,如隋代于公元7世纪初建的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赵州安济桥,清代于公元18世纪初在大渡河急流之上、峭壁之间所建长104米的铁索桥泸定桥,为中国桥梁史增添了光辉。 这些桥气势宏壮,并都经一定艺术处理,也是建筑艺术上的伟观。秦咸阳桥桥头有石雕人像;南朝建康和隋、唐洛阳浮桥两端建楼和华表;唐永济黄河浮桥以四座各重70吨的铁牛塑像为锚固;安平桥上建五亭,桥端建石塔;赵州安济桥和北京卢沟桥则以石雕望柱狮子和栏板上的云龙著称于世;广西侗族的程阳桥在桥面上建楼阁,连以长廊,成为桥梁工程与建筑艺术结合的佳列。一些木构桥梁,构架组织有序,本身即兼有艺术之美,如北宋《清明上河图》中所绘北宋汴梁(今开封)的木构叠梁拱桥和近代毁去的兰州握桥。在江南水网地区,为便利舟行, 多跨小河建高起的梁式或拱式石桥,雕工精致,形体秀美,和秀丽的江南民居共同形成独特的地方风貌。 中国传统园林多以水景为主,秀美的桥梁为园中不可缺少之景。梁式石桥低压水面,拱式石桥高起如虹,与水中倒影相映,遂使“小桥流水”一词近于园林之代称,而桥梁之建筑艺术美也得到充分的肯定。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