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创新学教程

刘昌明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昌明  

页数:

461  

前言

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与动物相比,人类的肢体构造并没有什么特别优越的地方:人的手掌,比不上虎豹的利爪;人的眼睛,比不上鹰隼眼睛的锐利;人的双脚,追不上奔跑的麋鹿;人的耳朵,听不见许多小动物都能感知的超声波然而,正因为人类具有创新能力,才创造了劳动工具,脱离了动物界;人类学会了用火,才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蒙昧野蛮时代;人们发明了房屋建造,避免了狼虫虎豹的袭击,改善了自己的居住条件;农业上的无数创造,更使人类的生产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正在蓬勃兴起的英国工业革命,从而使世界工业进入了大规模的蒸汽机时代;法拉第的感应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计算机的诞生,给人类的智慧插上了新的翅膀,如今,计算机已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就是人类不停地改造世界同时也改造自身,从而不断获得进步和自由的历史。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科研成果之一。本书系统介绍了创新的特征、意义、动机、类型等内容,全面分析了创新主体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兴趣品质、创造意志等基本素质,着力探讨了若干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内容详实、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书可作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教材使用,或者可作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借鉴,也可供广大创新爱好者阅读。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创新概述 第一节 创新的特征  第二节 创新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创新的课题选择 第四节 创新的意义第二章 创新类型 第一节 创新、创造、发明与发现 第二节 原始创新 第三节 改进创新 第四节 绝对创新 第五节 相对创新 第六节 自主创新 第七节 模仿创新 第八节 科技创新 第九节 制度创新 第十节 观念创新 第十一节 文化创新 第十二节 教育创新 第十三节 理论创新 第十四节 营销创新 第十五节 技术创新 第十六节 产品创新 第十七节 集成创新 第十八节 工艺创新 第十九节 市场创新 第二十节 广告创新 第二十一节 管理创新第三章 创新素质 第一节 观察能力 第二节 创造与兴趣 第三节 创造意志 第四节 预见能力 第五节 动手能力 第六节 创新人才的道德修养第四章 创新思维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特征 第二节 类比思维 第三节 联想思维 第四节 想象思维 第五节 直觉思维 第六节 灵感思维 第七节 求异思维 第八节 打破思维定势第五章 创新技法 第一节 小处着手法 第二节 借鉴发明法 第三节 仿形创造法 第四节 仿生发明法 第五节 仿人创造法 第六节 放大发明法 第七节 缩小发明法 第八节 可大可小法 第九节 组合创造法 第十节 分离创造法 第十一节 智力激励法 第十二节 希望列举法 第十三节 缺点列举法 第十四节 特性列举法 第十五节 信息交合法 第十六节 移植发明法 第十七节 用途拓展法 第十八节 自动发明法 第十九节 价值分析法 第二十节 检核清单法 第二十一节 和田十二法 第二十二节 机遇发明法 第二十三节 科学假说 第二十四节 科学实验法 第二十五节 探求原因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创新的主体性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人,是人们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过程。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人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创新。人与动物相比,气力不如大象,勇猛不如狮子,跳远不如袋鼠,奔跑不如骏马,视觉不如老鹰,嗅觉不如猎狗……人类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他的创造天性,正是依据这一能力,人才渐渐地强大起来,才使人类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万物之灵。今天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已发展到能够上天、入地、下海。大到对宇宙空间,小到对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都能“明察秋毫”;现在世界上的创造发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人们尽情享受着发明成果,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人类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1.大自然的演化不是创新大自然的演化是神奇的,大自然的演变使得原来沉寂荒凉的原始地球变成千姿百态、色彩绚丽的大干世界。但是,大自然的变化过程不管多么深刻、复杂,甚至激动人心,它也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因为它是个自发的、无意识的过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创新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买书的时候是想讲课时参考的,后来写论文的时候用到了不少里面的知识。


这本创造学教材整体上来看,感觉质量一般,并且略显理论化。


通俗易懂但似乎有点肤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