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

俞正樑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俞正樑  

页数:

26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全球化为切入点,从国际体系转型的角度,阐述21世纪国际关系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向全球政治转化,军事安全扩大为全球综合安全,以经济发展为基调,涉及社会发展、人文发展的全球发展被提上了核心议程。国家不再是解决全球困境集体行动的唯一角色,传统的角色、问题与方式,被赋予新的内涵,建构新的观念和合作性行为,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导性趋势。人类文明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将取决于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的发展。 本书适宜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为相关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教学或科研时作参考。

作者简介

俞正樑,1943年生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研究生毕业,曾任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名誉顾问。

书籍目录

引言 分析框架第一部分 总体观察 第一章 学科与历史 第一节 国际关系学的一般性问题 第二节 国际关系学:历史回溯 第三节 国际关系学在中国 第二章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第一节 国际体系与体系转型 第二节 国际格局第二部分 国家利益:安全与经济 第三章 国家利益、目标与实力 第一节 世界民族国家体制下的国家 第二节 国家利益 第三节 综合国力 第四章 外交与外交政策:塑造和平环境 第一节 外交及其功能 第二节 当代新外交方式 第三节 外交政策 第五章 武力的使用:最后的保障 第一节 当代武器的突变 第二节 武力行使的方式 第三节 战争、道德与法律第三部分 全球综合安全 第六章 全球综合安全:新的困境 第一节 传统安全威胁 第二节 非传统安全威胁 第七章 全球综合安全:新的路径 第一节 全球综合安全 第二节 集体安全 第三节 全球经济与社会安全 第四节 全球环境保护第四部分 全球经济、社会与认同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秩序的重构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南北问题 第九章 全球社会与全球治理 第一节 全球社会是人类的发展逻辑 第二节 全球治理 第三节 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第十章 认同的力量 第一节 认同及其意义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认同的变迁 第三节 欧洲认同的启示后记

章节摘录

(二)摩根索和现实主义学派1939年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发表了《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作了系统的理论概括,抨击理想主义是空想,批判“乌托邦式的国际主义”。他认为,国家问的道德问题,不是个人尺度的机械套用,国家对其国民的义务,以及尊重其他国家对其公民的义务,是道德评判的基准,道德是起作用的。他强调人类应当面对政治斗争的现实,提出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政治权力是不可分割的,政治行为必须建立在权力与道德的某种协调之上。虽然,卡尔不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但他的名著标志着现实主义学派的兴起,它通过与理想主义的争论,开始在国际关系领域取得优势地位。这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第一次论战,它是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前期的历史产物。汉斯?摩根索1948年出版的《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构筑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奠定了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的根基。该书作为现实主义的权威著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作了重要的理论总结,比卡尔又前进了一步,把现实主义理论引向鼎盛时期。摩根索在该书提出了著名的现实主义六原则,对现实主义精髓作了最好的概括。1.政治受根植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不受人们偏好的左右。政治理论必须受理性和经验的双重检验。我们要设身处地思考外交政策问题,假定政治家按理性方式行事,他在某种情况下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合理方案,他可能会选择其中的何种方案。正是对这种反映事实真相及其后果的理性解释的检验,赋予国际政治事实以理论意义。2.现实主义的主要路标是以权力规定的国家利益概念。这一概念使国际政治成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立研究领域,它建立了国际政治的理性与事实之间的联系,规定了行动的理性戒律,政治家是以权力为利益来思考和行动,以惊人的连续性赋予外交政策。3.以权力为利益这一关键概念是普遍正确的客观范畴,但现实主义并未赋予这一概念以永恒不变的含义。决定特定历史时期政治行动的利益,取决于外交政策制定时所处的政治和文化环境。4.现实主义深知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也意识到道德要求与成功的政治行动的需要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普遍的道德原则不可能以其抽象的普遍公式应用于各国的行动,必须在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中加以贯彻。不考虑道义行动的政治后果,就没有政治道德可言。因此,抽象的伦理学在判断行动时,看它是否符合道德律令,而政治伦理学在判断行动时,则看它的政治后果。5.现实主义决不把某个特定国家的道德抱负认同于支配整个宇宙的道德律令,所有国家难免受到诱惑,都用整个宇宙的道德意义,来掩盖本国的特定抱负和行动。我们要公正地对待所有国家,就应该把它们都看做是追随各自以权力规定的利益的政治实体。这样,我们在保护和促进本国利益的同时,也能尊重别国的利益。6.现实主义者坚持政治领域的独立性,根据以权力规定利益的原则来思考。“摩根索继承了自马基雅弗利、霍布斯和洛克以来关于国际社会依然处于‘自然状态’的分析传统和思想理论,认为国际关系同样受到人的本性和‘自然法则’的支配。由此形成了政治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观点:第一,人的私欲和生存意志在政治上就表现为‘权力的意志’,国家权力便是这种人的权力意志的扩大;第二,斗争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它来源于世界的‘自然状态’,即无政府状态,各国利益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和‘利益’为轴心,理想主义的‘民主’和‘道义’在现实世界里是行不通的;第三,国际关系理论应该着重研究和反映社会和世界的‘现状如何’(tobe),而不能像理想主义那样强调‘应该如何’(Ou曲ttobe)的理性原则,人类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1)摩根索的理论是权力政治理论。该理论以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为逻辑起点,这一假定表明,国际政治本质是一种零和游戏,是在权力政治的游戏中循环的。他以“权力”和“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基本原理,强调国际政治的本质是权力,权力、利益的冲突。权力是国家利益的保障,是国家的最高目标,是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外交政策的目标是维持权力(维持现状政策)、增加权力(帝国主义政策)和显示权力(威望政策)。权力均衡政策是解决权力竞争造成的国际动荡或冲突的最佳办法。权力始终是摩根索理论的中轴,是认识和诠释国际关系的钥匙。以摩根索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者在规范的历史一经验研究中,确立了权力与利益的坐标,强化了人们对世界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冲突的意识,全面论述了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构建了完整、严密、系统的现实主义理论,对国际关系学的发展起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摩根索的基本观点对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力。摩根索所开创的经典现实主义最擅长解释传统国际关系时代的冲突与战争,它是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的学派,长久地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在西方摩根索被誉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人”。哈佛大学著名国际关系学者斯坦利?霍夫曼说:“如果我们这一学科有奠基人的话,他就是汉斯?摩根索。”摩根索的本意在于说明客观事物的本质,然后通过国际法、国际道德、国际舆论、均势等限制权力与战争。他坚持认为,国家利益的基本构成是本国的生存和安全。一国追求的利益应与其实力相称,不应超出本国力量所能达到的范围进行对外干涉,也不应该按照本国的形象去塑造世界,否则会损害自身安全,违背国家利益。

后记

当终于搁笔时,如释重负。本书写作经历了太长的时间,其原因一是转型期的国际关系过于复杂,必须找到新的分析框架;二是个人的变迁、流动,耗去了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三是可爱的孙子俞果出世,白天我成了他的玩伴,夜晚才是我的写作时间,他带给我人生最大的愉悦是无可替代的。他几乎每天都要“巡视”我的书房,从书架上“拿”几本国际关系经典著作给我,其中,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是他的“最爱”,“督促”我认真研读,使我不敢懈怠,这些我都要感谢他。近二十年来,由于教学的需要,我一直在讲授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并撰写教材。本书是在《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写就的,并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融入其中。感谢我的研究生杨洁和阙天舒为全书做了录入工作,感谢我的儿子俞宙校对了全书,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邬红伟先生的宽容和支持。


编辑推荐

“复旦博学”是复旦大学出版社重点推出的精品教材的品牌标志。“复旦博学·MPA系列”为中国最早的MPA品牌教材之一,由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沛霖为顾问,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博士生导师竺乾威教授等领衔,邀请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美国加州大学等海内外多所名校的资深教授及学有专长的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在内容上力图汲取海内外公共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学科的发展方向,理论阐述结合案例分析,充分反映公共管理学科的精华,旨在构建高起点、高品质、比较完整系统的公共管理教材体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 PDF格式下载



赞一个,国内此类书目繁多,不乏精品,俞正梁大师级的人物啊,赞


入门级的好读物,非常全面


书的质量不错,还没有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