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郭声波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1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郭声波  

页数:

全2册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上下)(精)》(作者郭声波)依据《通典》、《元和郡县图志》、《唐会要》、《太平寰宇记》、《旧唐书》、《新唐书》等百余种文献,并充分吸取古代沿革地理和近现代唐代政区地理的研究成果及文物考古资料,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及精心考证,展示了唐代各级行政(含监理)区划变迁的全过程以及变迁的细节。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上下)(精)》分三个部分。
上编以唐代正州县(经制州县)地区的行政区划建置为主要内容。绪言论述了唐代政区的发展变化概貌和层级划分,阐述了作者对道、都督府性质等有争议问题的观点。正文十六章分道详述跨高层及准跨高层政区(行台、大总管府、大都督府、道)、准高层政区(总管府、都督府、方镇)、统县政区(府、州、郡、军、镇守军)、县级政区(县、城、监)等各级政区(含侨置政区)的领属关系、名称由来、数量、沿革、治所变迁等,并概述了割据政权的疆域演变及政区沿革。
下编以唐代边疆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建置为主要内容。绪言阐述了唐代羁縻地区可分为羁縻属国(藩属国)、羁縻政区、羁縻部落三种类型,羁縻政区可分为羁縻都护府、羁縻都督府、羁縻州、羁縻县四个层级,它们都属于唐帝国疆域组成部分的观点,并论述了各级羁縻政区的设置与管理机制。正文十章分道详述羁縻县以上各级羁縻政区的建置沿革、领属关系、数量及治所,对藩属国的历史沿革情况亦予以概述。
附录有贞观、长安、天宝、元和、咸通五个时间断面的唐代全国行政区划(含羁縻地区)总图,以及各道州级以上政区沿革表,从横、纵两方面将政区沿革变化作了直观展示,还附有近五百种参考文献目录,便于读者查阅核对。
本卷以正文形式叙述各级政区的建置沿革情况,以近乎一半字数的注文注明资料出处,进行互勘,扼要阐明考证过程,并尽可能介绍与评价各家观点,极为翔实。
本卷以盛唐时期的天宝十三载行政建置为基本时代断面,对其前后曾置政区,均列为附目加以考述,并在各级政区概述中列有贞观、长安、元和、咸通四个时代的政区统计,以反映唐代各阶段的行政区划面貌。
本卷将唐代新置(含名称变更)政区的治所及其迁移后的新址,尽量精确到今乡镇一级,可与《中国历史地图集》唐代部分互为表里,并可供编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郭声波,1959年生,四川泸州人。1989年12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调入暨南大学,任历史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历史地理》编委。主要从事历史政区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历史农业地理、历史地理文献的研究,主张以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考证唐宋羁縻府州地望,取得一定成果,有助于进一步确定唐帝国边疆。

书籍目录

撰作体例
上编 正州县地区
绪言
第一章 京畿
第二章 关内道
第三章 河东道
第四章 河北道
第五章 都畿
第六章 河南道
第七章 淮南道
第八章 江南东道
第九章 江南西道
第十章 岭南道
第十一章 黔中道
第十二章 山南东道
第十三章 山南西道
第十四章 剑南道
第十五章 陇右道
第十六章 河西道
下编 羁縻地区
绪言
第一章 关内道羁縻地区
第二章 河东道羁縻地区
第三章 河北道羁縻地区
第四章 河南道羁縻地区
第五章 岭南道羁縻地区
第六章 黔中道羁縻地区
第七章 剑南道羁縻地区
第八章 山南西道羁縻地区
第九章 陇右道羁縻地区
第十章 河西道羁縻地区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一)乐平郡(仪州) 辽州(620—625)—箕州(625—712)—仪州(712—742)—乐平郡(742—758)—仪州(758—883)—辽州(883—901)—仪州(901—907) 武德三年,割并州乐平、石艾、和顺、辽山四县置辽州①,以隋旧州为名,直属河东道行台,治乐平县,并置义兴县。四年,直属并州上总管府。五年,直属并州大总管府。六年,割隶潞州总管府,移州治于辽山县,以废榆州之榆社、平城二县来属,割石艾、乐平二县隶受州,省义兴县。七年,隶潞州都督府。八年,改为箕州。贞观元年,直属并州大都督府。二年,隶并州都督府。十三年,箕州领辽山、榆社、平城、和顺四县,治辽山县。 武周长安四年,箕州领县不变。 唐先天元年,避玄宗嫌名,改为仪州,以夷仪岭为名。开元十七年,割隶潞州都督府。十八年,仍直属河东道。 天宝元年,改为乐平郡,以北朝旧郡为名。十三载,乐平郡领辽山、榆社、平城、和顺四县,治乐平县。至德元载,隶河东节度使。 乾元元年,复为仪州。兴元元年,隶保宁军节度使。贞元三年,复隶河东节度使。元和十五年,仪州领县一如天宝十三载。 咸通十四年,仪州领县不变。 中和三年,复为辽州。天复元年,朱全忠复改为仪州。 1.辽山县(618—907) 本隋太原郡旧县,武德元年,隶并州。三年,移治新辽山城(今山西左权县城城关镇西关村)③,割隶辽州。六年,自乐平县移州治于此。八年,隶箕州,为州治。先天元年(712),隶仪州,为州治。天宝元年,隶乐平郡,为郡治。乾元元年,复隶仪州,为州治。中和三年,隶辽州。天复元年,隶仪州,仍为州治。 2.榆社县(618—907) 本隋太原郡旧县,武德元年,割隶韩州。三年,割隶榆州,为州治,并析置偃武县。六年,州废,省偃武县,榆社县隶辽州。八年,隶箕州。先天元年,隶仪州。天宝元年,隶乐平郡。乾元元年,复隶仪州。中和三年,隶辽州。天复元年,隶仪州。 附旧县:偃武县(620—623) 武德三年,析榆社县置偃武县,以平刘武周为名,治古魏城(今山西榆社县郝北镇魏城村古城)①,隶榆州。六年,州废,省人榆社县。 3.平城县(618—907) 本隋太原郡旧县,武德元年,隶并州。三年,割隶榆州。六年,州废,改隶辽州。八年,隶箕州。先天元年,隶仪州。天宝元年,隶乐平郡。乾元元年,复隶仪州。中和三年,隶辽州。天复元年,隶仪州。 4.和顺县(618—907) 本隋太原郡旧县,武德元年,隶并州。三年,割隶辽州,并析置义兴县。六年,省义兴县来属。八年,隶箕州。先天元年,隶仪州。天宝元年,隶乐平郡。乾元元年,复隶仪州。中和三年,隶辽州。天复元年,隶仪州。 附旧县:义兴县(620—623) 武德三年,析和顺县置义兴县,治义兴城(今山西和顺县联坪乡仪村)②,隶辽州。六年,省入和顺县。 附旧州:榆州(620—623) 武德三年,割韩州榆社县、并州平城县置榆州,以榆社县首字为名,直属河东道行台,治榆社县,并置偃武县。四年,直属并州上总管府。五年,直属并州大总管府。六年,州废,省偃武县,榆社、平城二县隶辽州。


编辑推荐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套装共2册)》以正文形式叙述各级政区的建置沿革情况,以近乎一半字数的注文注明资料出处,进行互勘,扼要阐明考证过程,并尽可能介绍与评价各家观点,极为翔实。《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套装共2册)》以盛唐时期的天宝十三载行政建置为基本时代断面,对其前后曾置政区,均列为附目加以考述,并在各级政区概述中列有贞观、长安、元和、咸通四个时代的政区统计,以反映唐代各阶段的行政区划面貌。本卷将唐代新置(含名称变更)政区的治所及其迁移后的新址,尽量精确到今乡镇一级,可与《中国历史地图集》唐代部分互为表里,并可供编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参考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PDF格式下载



行政区划书籍的经典,希望快点出齐


看下原来中国都怎么划分的


考证精细,实用


是一本不错书,资料详实。


书价太高,要不是这次活动,也不敢出手了。但这本好书,实在是爱不释手


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唐代行政区划专著。分上下册,精装


半价购入,听导师说,郭先生学问不错,但是此书体例有点搞不明白,是不是受整套书体例所限?


了解了祖先的土地,很好呀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