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张爱玲一百句

刘锋杰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6月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锋杰  

页数:

17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张爱玲一百句》是一部以张爱玲的多条名句隽语构成的、从张氏典型语录入手的研究张爱玲的思想情感的著作。《张爱玲一百句》揭示了张爱玲的思想境界与哲理思考,勾勒出了一个由张氏理解所形成的精神尺度,由此为读者提供一种思考人生的视角。

书籍目录

卷前小引 李欧梵 引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刘锋杰 作者大都需要与主角多少有点认同 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 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 出名要趁早呀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我爱他们 良善的妓女是多数人的理想夫人 人类驯服了飞禽走兽,独独不能彻底驯服女人 人生不是赌气的事 艺妓是循规蹈矩训练出来的大众情人 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 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 母爱这大题目,像一切大题目一样,上面做了太多的滥调文章 有几个女人是为了她灵魂的美而被爱 绣在屏风上的鸟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女人当初之所以被征服,单怪别人是不行的 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 去掉一切的浮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 漂亮的女人还比较经得起惯,漂亮的男人更经不起惯 用丈夫的钱,如果爱他的话,那却是一种快乐 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 超人是男性的,神却带有女性的成分 诸葛亮是古今中外罕见的一个完人 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 我们自己是要死的,可是我们的种子遍布于大地 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上海人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就因为缺少私生活,中国人的个性里有点粗俗 中国人的永久的青春的秘密 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 父母大都不懂得子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为人 好吃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 决定性的因素几乎永远是我们不知道的 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 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 “托,托,托,托”——可爱又可哀的年月呵 我是中国人,喜欢喧哗吵闹 这里,青春是不希罕的 生命也是这样的罢——它有它的图案,我们惟有临摹 千年万代的静止,想起来是有点可怕的 穷人结交富人,往往要赔本 对敌人也需要知己知彼 就因为对一切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 大众的取舍并不是完全基于文学价值的 一切的音乐都是悲哀的 我最怕的是凡哑林,水一般地流着 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永恒的意味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 感情简单化之后,比较更为坚强,确定 我读到它就想到我们家楼板上的蓝色的月光

章节摘录

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张爱玲创作上的成熟绝非一日之功,无论语词选择还是情节构置,抑或意象营构与意蕴开拓,都是在不断阅读作品、感受人生与创作实践的尝试中逐渐形成的。父亲对张爱玲的潜移默化与有意支持之功不可抹杀。父母离婚后,父亲的家是她所看不起的,在《私语》中说:“我父亲的家,那里什么我都看不起,鸦片,教我弟弟做《汉高祖》的老先生,章回小说,懒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但有时候,她也是喜欢的,喜欢阳光里鸦片的烟雾,“屋里乱摊着小报,(直到现在,大叠的小报仍然给我一种回家的感觉。)看着小报,和我父亲谈谈亲戚间的笑话——我知道他是寂寞的,在寂寞的时候他喜欢我。”可是,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这样的感觉鲁迅也有,不过是在谈到读古书时说的: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所以,鲁迅甚至说出了: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在张爱玲与鲁迅的心中,传统总是那样的割舍不掉,但他们都清楚,传统又给予他们以压抑,一个是在家中感到窒息,一个是在书中感到窒息,结果也就形成了反叛。对鲁迅而言,这种反叛是鲜明的,他要用西方的启蒙主义思想改造中国人,敢作敢为才是他的理想。对张爱玲而言,这种反叛涌动在她的内心,不然的话,对于父亲的家——她自己的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言,把那里当成一个阴阳交界的地方,看不到生命的勃发,这导致她毅然决然地走出父亲的家去独自承担最初的清贫,并用自己的作品表现了家对于生命的扼杀。不过,尽管家里的空气是那样的让人沉重,血脉相连的人们,生在那里,长在那里,这回忆里还是有一丝亲切与依恋在。当然,除了父亲外,母亲、私塾先生、仆人等,也都给幼小的张爱玲以传统文学的影响,那么多人的文学修养,自然而然地成为张爱玲的文学背景:唐诗宋词给她的多是意境,明清小说给她的多是故事、历史与人生的错综复杂的经验。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这是张爱玲《天才梦》的开头,这一写,可谓出手不凡,抒写真性情,记载真实的成长经历,将自己的个性与真正才能展露无遗。从以下的文字,张爱玲带我们进入了她的生活世界:一方面,她在学习上极有才能,三岁背唐诗,七岁写小说,九岁就踌躇着自己的终身职业到底是选美术还是音乐,多方面的训练,使她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极为敏感,这奠定了日后创作上华美风格的基础。另一方面,她却在袜子,不会记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可其实,张爱玲不会的只是物质生活的琐碎,她在精神的活动上,却又是超常的活泼的:“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由此可以推测,张爱玲的精神世界不是外向的,而是内敛的;不是功利的,而是审美的;不是习惯的,而是超常的,这一切正好使她具有了一个作家所需要的气质与才能,能够体会别人体会不到的事物的精妙,写出深深地痕的文章来。此外,张爱玲创作中的一个基本特色也在这里显露了,那就是“反高潮”,先前的叙述都是向着一个方面上升的,到结束突然转个方向,向另一点滑落去,从而造成了审美的巨大张力与惊异感。“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就是这种突转的典型。从“华美”到“蚤子”,不是认为生命不再华美了,而是认为华美的东西不可能是完美,华美上有了蚤子,不免令人产生惆怅,一丝悲凉也就袭上心头,使人顿沧桑感,有了沉重。十七八岁的少女张爱玲,就有了如此沉重的人生体验,确实是早慧的。《天才梦》为《西风》征文比赛而写。《西风》设奖十名,为了鼓励,增设名誉奖三名,张爱玲获得最后一名,列第十三位。事后张爱玲对这个结果是不平的,她找了个借口来表达这份不满。张爱玲认为杂志限定投稿的篇幅,会影响写作的内容与可信性,她是按照杂志的要求做的。可杂志却没有遵守这条规定,允许获得“第一名”的文章长好几倍,这对其他作者是不公允的。确实,我们推测,《西风》杂志及其读者群都不利于《天才梦》的评奖:其一,《西风》虽然当时很有名,但不是比较纯粹的文学杂志,从读者需要来看,像第一名的《断了的琴弦——我的亡妻》,更容易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同。其二,《天才梦》展示的是一个少女的梦想,这个梦想是文学,恐怕也不是大多数人感兴趣的。天才总是超前的。不过,张爱玲已经带着她的《天才梦》对文坛发起了实实在在的攻势。隔年,《西风》在出版征文合集时,用《天才梦》做题目,就羞羞答答地承认了张爱玲的才能。《天才梦》是张爱玲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第一块真正的标石,踏着它,她终于摘下了文坛上的金苹果。瓦格纳的疏狂是什么?张爱玲没有明说。德国海德堡大学音乐学博士罗基敏曾指出:过去的中文语境对于瓦格纳的介绍有偏颇,“在已往的中文传记资料里,常可看到瓦格纳被描述成一个自私、风流好色、无道德等等诸多坏德行的人,对瓦格纳的成长环境或其艺术成就反而着墨不多”。我想,依张爱玲的想法,瓦格纳的疏狂大概指的就是恃才傲物、放荡不羁吧。瓦格纳曾发表过蔑视整个世界的著名演说:“我是一个特别的人,我的神经极度敏感,我一定要有美、辉煌与光亮!这个世界欠我所要的!我不能像你的大师巴赫一样过小镇风琴师的可悲日子!如果我认为值得拥有一点自己喜欢的奢侈,这惊人吗?实在令我费解,我是一个可以给这个世界和千万人这么多享受的人啊!”瓦格纳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生于莱比锡的一个小吏家庭,自幼丧父,但继父是演员兼剧作家,从小培养了他对戏剧的兴趣,这为瓦格纳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张爱玲有的却是后母,给她的只是痛苦的记忆及对生母的更深的眷恋。瓦格纳天生聪慧,少年早熟,爱好广泛,文学、诗歌、戏剧和历史是他钻研的领域,尤其是在研究莎士比亚、歌德和席勒时下过工夫,并翻译了多部歌剧。十四岁时他就模仿《哈姆雷特》和《李尔王》开始创作悲剧,并自诩自己将成为诗人。这与张爱玲早在十六七岁时创作小说《霸王别姬》有同妙,《霸王别姬》写的是历史题材,也有模仿的痕迹。《霸王别姬》也是一个悲剧。可见张爱玲与瓦格纳一样,都是以悲剧的创作方式开始自己的艺术之路的。瓦格纳深刻影响了青年尼采,尼采为此写出了《悲剧的诞生》,推崇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瓦格纳成了尼采眼中的超人,将其视作人间生活的统治者与现代艺术与哲学的立法者。这一点,大概是后来的张爱玲所不认同的吧。张爱玲认为超人缺乏人间气息,她推崇的是妇人性,像神一样地活在大地上,四季如春。颇像张爱玲所说的,世人原谅了瓦格纳,至少在中国是如此的。但中国人未必原谅了张爱玲,这与她的预言相近。张爱玲的命运不济,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又错嫁了一个郎君,而且思想意识又是那般的固执,至今也背负着一些骂名,在彼一世界里不得安宁,老是听到来自这个世界的纷纷扰扰。原谅张爱玲的某些轻率吧,少时不懂时事的艰难。她收获的艺术,却是永恒的。我们为什么不接受呢?出名要趁早呀这是张爱玲少年得志时的口出狂言吧。有不少人认为这反映了张爱玲的名利思想,其实,哪个人没有名利思想呢,除了死人。冯友兰将人生划分为四个境界,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他也认为摆脱自然境界进入功利境界是人类的一种进步,因为若没有对功利的追求,人类是不能发展甚至也是不能延续的。张爱玲在取得了小说畅销的好成绩后,有些癫狂,本在情理之中。长时间里,她缺钱,往往连学费也无法落买,站在父亲面前讨要,曾经使她满心委屈。穿后母给的衣服,旧旧的花红棉袄,她说像冬天里的冻疮,那里包含的不仅是委屈,更有悲愤,可这样的悲愤,当时只能藏在心中。


编辑推荐

《张爱玲一百句》: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人生不是赌气的事◎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好吃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张爱玲一百句 PDF格式下载



喜欢张爱玲不是从喜欢她的作品开始的,而是从大众对这个人的评论开始,张爱玲一百句,都是她的精典语言吧,很喜欢,一个一个的看吧


我更建议买张爱玲的原著,这只是个解读 。只能加深我们对她的理解 。但是却不能直观的了解张爱玲的风格或是她真正的思想。我认为解读与原著多少有些差异


张爱玲的名句,还有背景介绍、解读等。


书如介绍所说,很小,巧。总体内容不尽如人意,解析太多了,反而张爱玲语录显的过少。


张爱玲说人生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五香,三恨《红楼梦》未完。(见张爱玲《红楼梦魇》)


还没怎么看。不过是对张爱玲经典语句的评价。都是属于个人看法


很喜欢张爱玲。很喜欢这本书。


我很喜欢张爱玲 所以关于她的书 不会错过 心里话 此书 不错


还不错,很喜欢张爱玲


大爱张爱玲


又爱又恨的张爱玲!


她的句子有一种看透世事的冷静,她的思想在短短的几个字中得以体现,评论也很贴切,值得一读!!!


挺好的。每句话还有相对应的文章,还有评论。


很美的封面,文字也不错


深含哲理!


这本书是阅读经典丛书啊。。真的很好,很适合在睡觉的时候看看的哈。


书很不错,非常喜欢,我的精神食粮


很袖珍的小书哦。


书是挺小的不到16K


感谢作者,我们创作出如此优美而经典的美文!


很小巧,内容也很不错,值得一看。


速度挺快,就是申通不给力纸张也挺好


习惯性给好评 纸质很差像盗版书


都是精品


棒棒棒棒棒!!!!!满分好评!


小姐妹买来提高素养的,效果不佳


很好,很美,作者很细腻


I ***e it !


好像有谁说过,张爱玲是个世俗的女子,但她却世俗得很精致!她是一个笔耕很勤的优质高产作家,要细细读完她的作品应该要花不少的时间,而且,她一生命途多舛,觉得要是把她的作品都读完,绝对会影响自己的价值观的!私心里还是很向往光明的,所以读读这样的截句精评的书就好,又省事,又享受……


虽然她的小说美学被称为“苍凉的美学”,但我们却能从她的作品中读出她对色彩毫不掩饰的喜爱,甚至可以说她对色彩有一种近乎固执的偏爱。她善于用多样的色彩来赋予事物、人物更饱满的生命力。她说过:“颜色这东西,只有没颜落色的时候是凄惨的;但凡让人注意到,总是可喜的,是这世界显得更真实。”可见,色彩在她心中的地位。张爱玲对色彩运用的娴熟,对色彩的独到理解也成就了她的与众不同。所以说,张爱玲的作品不是以数量著称的,而是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者读者,


整体还不错,囊括了张爱玲最经典的句子和作者对其的理解。对初读张爱玲的人,能够有个总领的作用。但读者还是应该通过作品和时间,自己去领悟张爱玲的魂和美。


还以为是张爱玲语录摘抄,没想到是点评


集中节选了张爱玲作品的精华部分
很有思考
分析引述得很好

喜欢张爱玲的 或想了解她的都可以看看


在这之前,我没读过一本张爱玲的书,总觉得她不正面,有小资的味道;现在,觉得,她首先是个有才情、很敏锐的作家,她有个性,正是反映了复杂的人性;我的头脑里的“假、大、空”,是没有思考力的原因。


通过读解这些句子更好地诠释了张爱玲,不错。


这本书不是张爱玲写的,是别人对她的评价,总结,概述她的一生,总体还可以吧,不了解张爱玲的可以买来看一看!


书还可以,就是物流速度有点慢


个人觉得收录的和阐释的有点薄。


书的质量不错 印刷也很好


只是评论她的作品中的话


此书较为简洁、精炼,对张爱玲的经典语句分析清晰。对于张氏写作风格扫盲很好。


本以为是张爱玲语录
结果是···别人的评价。
看了几眼就没看了
早知道就买倾城之恋了
要买的人注意嘞,这不是张爱玲的作品···


內容沒想像中吸引,引張愛玲的片言隻語,作者發表一些直觀的意見,東拉西扯,焦點模糊,有點失望。


书略损, 没有外包装,有点儿脏


发货快,书内容比较少,还不错


不值得买,亏了


这一百句多是张爱玲关于女人等内容的书写,根本不是张爱玲的精华,解说也很一般,用“抛砖引玉”一词的字面含义来形容它都不配。这种书是出版社利用读者中的张爱玲热跟风赚读者钱的产物,既害了读者,也害了张爱玲。如真正喜欢张爱玲自应看她的全集。


这也算经典?


张爱玲一百句


张爱玲100句


盗版书也不会这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