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及其当代意义

余源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余源培  

页数:

391  

字数:

393000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联系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与核心的理论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与阐释,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探讨,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哲学,着重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与我国当下经济建设经验的相关性,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当代意义,并对当代西方的某些主要思潮进行了直接的批判。全书注重问题域、论述框架与核心观念的前沿性、思想性与学术性,从论题的前沿性、研究的系统性以及研究的深度而言,本书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余源培,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政协第八、九届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常委、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八五”“九五”规划组委员;《辞海》分科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邓小平理

书籍目录

上篇  重视对社会经济运动的哲学研究 开展经济哲学研究之我见 经济哲学在我国的缘起 马克思的启示: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走向历史的深处 论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和一般研究方法 经济哲学是经济学与哲学发展融合和变革的产物 试论经济哲学的基本范畴研究 我国经济哲学应重视对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人的全面发展 《资本论》的当代意义  社会主义与货币关系之历史反思 资本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国家资本主义”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 破解社会生活中的“斯芬克司之谜”——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思考 深入反思“非典”肆虐根源 打造“诚信社会”——关于经济伦理视野的思考 意识形态在网络时代 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之社会的哲学思考 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下篇  要关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推进现代化事业 返本开新,服务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主题——对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思考 试论邓小平的世界历史眼光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层次思考 “抓住机遇”是邓小平重要的历史哲学思想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解读 建构新时期价值观论纲 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哲学审视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性思考——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观念先行 制度建设:让“权钱腐败联盟”无法藏身 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论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从如何看待消费主义谈起附录  引导好“知识消费” 为塑造“城市精神”构建坚实平台——谈提升城市的形态文明、功能文明与素质文明 树立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 科教兴市的关键在提高人的素质 牢固树立人人都可成才的观念 理性看待人均GDP破1000美元 上海和谐发展靠什么 用“企业公民”医治“责任缺失症” 努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 让发展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关心新农村建设是一种历史责任 抓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风气 “文化大餐”应当名副其实 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 重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消费不够”与“消费不当”都要重视 应对经济危机不可忽视“道德救援”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及其当代意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