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2011-9-1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夏德元
236
无
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学概念“电子媒介人”,是一部见解独创的学术著作。在媒介化社会的宏观视野下,作者从人与媒介的关系史、媒介化社会中电子人的崛起,电子媒介人的历史地位、困境及电子媒介人在未来社会中的历史地位做了深入剖析。
夏德元,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社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编审,博士。著有:《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9(第一副主编)、《格言演义》、《读者有其书》等。
1前言
11第一章传播学基本假设及人与媒介关系的早期历史
12第一节传播的生物进化意义
传播人假说—传播与大爆炸—传播学的新视野—传播冲动论—传播的综合研究与“大传播学”
23第二节传播的社会整合作用
传播是人的本能—人类传播的媒介因素—作为文化的传播
31第三节传播革命及人与媒介的分化
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与文字的发明—媒介的善用和滥用—第三次传播革命与资本主义的诞生
37第四节大众传播的发展与功能异化
大众传播与拟态环境—传播功能的分化、强化和异化—大众传播创造公众或者传播者沦为受众—传播焦虑与精神疾患
46第二章媒介化社会的肇始与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47第一节电子媒介的诞生
电讯传播:第四次传播革命—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社会的媒介化与人在传播中地位的变迁
54第二节电子空间与电子人的出现
互动传播:第五次传播革命—电子空间与人的虚拟生存
61第三节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电子媒介人的诞生
电子媒介在全球范围的普及—电子媒介人的诞生—人人皆媒体的时代
67第四节自媒体与大众传播机器的对话
自媒体传播的相对优势—新媒体与传统大众媒体的竞争与合作—传统媒体的角色迷失与新媒体的把关人困境—自媒体与大众传播机器的对话
81
第三章电子媒介人的历史地位
82第一节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重构
电子媒介人成为新的认识主体—电子媒介人成为新的实践主体
91第二节电子媒介人的政治经济影响
电子媒介人与商议民主—电子媒介人的政治参与与透明政府—电子媒介人与礼物经济
102第三节电子媒介人的传播社会学意义
电子媒介人成为有别于传统受众的传受合体—电子媒介人成为传播新格局的构建者—电子媒介人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课题
111第四节电子媒介人的文化身份
电子媒介人与表现文化—电子媒介人与游戏文化
119
第四章电子媒介人的现实困境
120第一节电子媒介人的观念碰撞
徘徊在真实与虚拟之间—如何让世界变得平坦—公共领域里的个人表达何以可能
130第二节电子媒介人的伦理冲突
电子媒介人传播权利与权力的失衡—电子媒介人传播权利与责任的错位—传统的传播伦理有待重新考量
138第三节电子媒介人的人格迷失
电子媒介人的匿名传播与网络攻击和欺骗—电子媒介人的从众传播与乌合之众—电子媒介人的碎片传播与思维浅薄化—电子媒介人的信息焦虑与网络沉迷
152第四节电子媒介人的文化矛盾
对文化的恶搞与恶搞的文化—电子媒介人的围观政治与看客心态—电子媒介人的文化选择与认知困境—电子媒介人的跨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165
第五章电子媒介人与未来社会
166第一节媒介化社会个体发展的新机遇
从人与媒介的分化到传播主体的回归—不仅是物质交往的主体,也是精神交往的主体—电子媒介人突破时空局限的遍历与遥在—从虚实矛盾到虚实和谐
177第二节媒介化社会人际互动的新模式
从狭隘交往到普遍交往—从现实交往到虚拟交往—从单向的交往到多向交往
183第三节媒介化社会组织关系的新格局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国家与社会的新型关系—个人与组织关系的新变化
191第四节媒介化社会人类社会的新边疆
超乎“想象的共同体”—现实中的“黑客帝国”—领网主权与网络外交—电子边疆与虚拟艺术
203结语媒介化社会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13主要参考文献
234后记
笔者认为,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媒体从业者由以“杂家”和“天才的编辑”自居到自愿充当电脑校对员,甚至甘于为“封口费”献身,与其传统主体地位的丧失和自我角色认知的迷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伦理机制也许可以做如下阐释:既然在媒介化社会里每个电子媒介人都有条件成为一架传播机器,任何信息总会通过某种渠道得到传播,那么个别传统媒体的失语或在场的缺席对公众知情权的损失也就没有那么大了;这样的自我暗示导致传统媒体人角色认知混乱,以至使命感荡然无存,极端时在某个局部或某个历史时刻竟出现了传统媒体的集体失语。 好在传统媒体机构的这种自我暗示总能在媒体外部得到回应。媒介化社会里成千上万的、几乎无处不在的电子媒介人,总能(越来越)及时地出现在传统媒体缺席处、失语时,从而造就了新媒体时代的种种传播奇观。 电子媒介人的崛起,使每个人都成为媒介人,即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受众,而是信息的传受合体,其发布信息和传播知识的素养与技能变得与接受信息和分享知识的素养和技能同等重要。这一变化的意义非凡。它既涉及社会个体主体地位的重建,也关系到社会结构的变迁。在个体意义上,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为了凸显其与媒介化社会相称的主体性,每个电子媒介人都有提高其媒介技艺的需要,这可向传统的编辑专业素养研究汲取营养;在社会意义上,由历史上技术进步所造成的社会分工体系因为媒介化社会的来临而被打破,新闻传播的行业壁垒开始崩塌,必然导致(传统体制内的)传统媒体中专业人士日渐丧失其专家地位并进而导致其心理失衡,这又必须寻求过去关于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方面的智力支持。当然,仅仅满足于这样的互相借鉴还是远远不够的,编辑角色的重构,不仅要跳出新闻出版的狭小圈子,还要上升到人类解放的高度。通过编辑行为,社会个体对强大社会机器的专业职能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消解,这就意味着人类朝着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迈进了一小步。电子媒介人——个体传播机器与传统社会庞大的传播机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达成了对话。 ……
无
书很不错,正好是我想要的,里面有我需要的东西,相信会对我的考研有帮助。
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参与传播的人群逐渐扩大,普通民众的媒介接近权也日益增长,受众由一般意义上的媒介人逐渐蜕变为电子媒介人,过去由大众传播机构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统治阶层、强权国家和跨国利益集团对媒体实施控制的难度加大;人类有望进入一个自由传播的时代。
作为电子媒介人代表的网络一代,具有与它们的前辈迥然有异的认识特性:他们积极地寻求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们将自己向更多的观众展示,使公众及私人生活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他们认为网络提供了认识朋友和体验不同文化的大好机会,其全球意识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包容。传媒技术革命的发展,孕育了一种以往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后喻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传递方式,即由年轻一代将他们对不断变动中的社会生活的理解和不断涌现出的新知识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
电子媒介人成为传播新格局的建构者。再传统媒体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中,社会的宏观媒体景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其典型特征便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和融合的交错。新媒体,尤其是新媒体中的自媒体,以其数字化互动式的特点,为信息的泛在传播创造了便利,从而打破了传统媒体所构建的传播格局,改变了整个传播的生态环境。
事实也证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有一种“媒介共鸣”效应和“溢散效应”。某些传统媒体披露的影响有限的信息,经过新媒体散布,便获得了放大千百倍的影响力,此为媒介共鸣。当今时代,因为体制的限制,某些重要的信息往往只能由新媒体首发,继而由传统媒体转载,并产生更大的传播效应。这就是所谓“溢散效应”
真实与幻像——读夏德元的《电子媒介人的崛起》①
媒介环境学的研究,始终是传播学者们不可绕开的课题。无论效果研究和媒介素养的讨论能够对新闻传播实践产生多大的裨益,媒介环境学始终关注媒介本体。新闻理论专家童兵教授认为,“以往的传播社会学与媒介环境学研究,虽然侧重对大众传媒与人的关系探讨,但偏于对传播效果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讨论,功利色彩的研究取向十分明显,研究者往往站在极其庞大的大众传播机器的立场上,把人作为受媒介影响和被动适应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的对象来讨论,几乎无视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对媒介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作用”。②诚然,传统的媒介效果理论或多或少地处于目的至上的迷雾之中,而夏德元的《电子媒介人的崛起》正是突破了这一幻象,以独到的见解,提出电子媒介人这一概念来探讨媒介化社会和人与媒介关系,在全新的信息时代中,探求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真实。
首先,论者在该书中率先提出了电子媒介人的概念,并作了相当详细的阐述。在该书第二章中,论者从媒介技术与载体的视角详细列叙了社会媒介化的历程。尤其以第四次、第五次传播革命为契机,为新的媒介与人的关系创造了条件。在语言、文字、印刷的基础上,电讯传播以电报和电话基础改变了时间与空间的格局。正如麦克卢汉在一九六二年认识到的,电子媒介正在把世界变成“地球村”一样,这些“社会激素”、“丁零作响的符号”③一方面以辅助人体器官的形式构成功能上的延伸,另一方面缩小了社会的物理性质。由此,印刷机、打字机、电话、电报,多样化的载体第一次将媒介传播引入下一个时代: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互动传播。电脑集多样化载体的功能于一身,按照“感官比例”④的概念,如果将印刷机、电话这些载体比作人体的某个器官的话,那么电脑和互联网无疑涵盖了几乎所有人类感官传播所需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论者并不希望将媒介化社会的受众称为“网络用户”或是“网民”,将其称为“电子媒介人”便彰显其说服力。所谓“电子媒介人”,作者认为:“既是指生活于媒介化社会,拥有各种电子媒介,具备随时发布和接受电子信息便利,成为媒介化社会电子网络节点和信息传播主体的人。 ”①作者特别强调,电子媒介人是人类社会媒介化程度提高到一个水平,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形成的。实际上这也为电子媒介做了限定,一方面将电脑网络以外的电子媒介排除在外(一个持有移动电话的人不在其列),另一方面排除了实际意义上的电子人(拥有电子起搏器,人造皮肤等的人),同时将隐喻的电子人扩大,不再只局限于那些电子媒介的痴迷者、爱好者,而是将所有接触并使用电子媒介进行传播的人纳入其列。
那么“电子媒介人”成为更为确切的描述方法之后,其具有的现实研究意义值得探讨。夏德元在另一篇《数字时代电子媒介人的崛起与出版新视界》的文章中提到:“电子媒介改变了社会结构,电子媒介使得使用者不再与既定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相关联,电视将不同类型的人群带到了相同的场景,于是不同的社会角色在电视面前变得模糊了,而网络传播则进一步提供了隐去身份、同步参与交流的条件。 ”②然而,此社会非彼社会,如果电子媒介人按照定义所说,成为电子网络的节点,信息传播的主体,那么现实生活的主体在电子空间却能够对应多个虚拟空间的人,如一个人既是新浪微博用户,也是腾讯微博用户,其很有可能刚在腾讯微博发布“我觉得吃盐对防辐射没什么作用”,但由于不实消息的讨论和其他用户的鼓动,最终又在新浪微博上说“还是买点盐有备无患吧”,这样的现象完全可能发生。在运营商之间没有建立同步发布功能的情况下,电子人构建的网络节点,身份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以电子媒介人为传播主体进行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现实所处的社会,如果电子媒介人这一概念无法做到将现实与虚拟空间的人进行对应,那么则与“网民”等概念无异,或者回归到大众传播效果的视角,探讨网络媒体造成用户现实行为和虚拟行为的差异,因此这里所说的媒介化社会更多倾向于单个网络媒体而论,在单个网络媒体中自成一个社会,并且与现实社会在节点上构成电子媒介人,从而渗透到整个社会,形成社会的媒介化。
其次,论者在该书中对电子媒介人视角的优势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大众传播理论深谙传统媒介技术下的传播研究,尤其是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在传播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传统媒介研究。从“一对一”到“多对多”的传播形式使得传统单一线性的传播理论研究过于强调单方向、单层次的媒介关系而少有全面的探析。夏德元在本书中认为:“过去,传播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如今,这样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其理论也无法对传播现实做出有效的解释;必须加强对作为新的传播者和自媒体的电子媒介人的研究,以揭示其在传播发展史上的真实意义。 ”③电子媒介人的特殊地位使其以人为实践主体对网络的现象及问题有了全面的集中解释。商议民主、媒介素养、媒介文化及其矛盾、媒介伦理与传播权力等传统研究问题都能够以电子媒介人为单位重新进行阐述和研究,作者试图用这些问题的阐释来描摹一个电子媒介人的全貌,这是传统研究模式所无法媲及的。电子媒介人视角不仅对于传统理论研究存在优势,而且能够融合传统媒介与“新新媒介”互相参与和整合的人际传播实践作用。电子邮件、网络电话、视频门户网站,通过网络扬弃了电报、电话、电视的功能,即使在技术上的开发一直朝着最终端的方向前进,也无法改变电子媒介人出现的现实:脱离硬件载体的束缚认识人际互动的新模式,也就是书中所提出的从狭隘到普遍、从现实到虚拟、从单向到多向的交往模式,网络媒介渗入社会,传统受众成为媒介人。
即使社会科学是否能够证伪仍无定论,也不能排除其新概念的提出存在前科学的问题。“电子媒介人”概念的提出也是值得反思的。埃里克·麦格雷认为,互联网研究经历了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诞生时的乌托邦批判、用途研究和网络代表的新的社会逻辑引发的社会学思考。电子媒介人正是发轫于网络带来的新社会逻辑,然而“关于人与新技术的关系,理论研究总会周而复始地陷入决定论,把技术当成解释社会的因素,以为技术在指引历史的方向……互联网不等于所谓的革命……但是必须指出,经济和技术变革再重要,单凭这些变革也无法改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①麦格雷倾向于将互联网视作一种异质媒介而非均质媒介,与“无所不在的电子媒介,构建了一个处处充满数字电子信号的新空间”②完全不同,我们看到的电子邮箱、社交网站、微博只是人际传播工具,不足以构成一个如同现实生活有序的空间。他还批驳了曼纽尔·卡斯特对网络新技术的社群乌托邦观点,认为“如今,谈论信息社会和网络社会,又有人重蹈覆辙,以为这样的社会兀自存在,不是把他奉若神明就是将它贬为尘泥”。③把网络等同于社会是荒谬的,那么以网络为主体的媒介化社会的讨论是否合理,深受媒介影响的社会是否仍然属于效果研究则不言自明。从这一视角出发,电子媒介人的概念在定性的基础上仍然有待更多的量性研究进行深化。
总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麦克卢汉名震全球,被誉为“最重要的思想家”,一九九八年“媒介环境学会”在纽约成立,与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分庭抗礼,而对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的批评和驳斥也从未停息。因此,夏德元提出的“电子媒介人”概念消除了技术至上的局限,以“人本”的方式预示了传播主体的回归,对媒介化社会人与媒介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和研究,不但推动了国内关于媒介化社会的研究,而且对于媒介与人的良性互动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作者简介】栾文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①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②童兵:《电子媒介人的崛起·序》,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第2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第278、300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④沃纳·J.塞弗林、小詹姆士·W.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243页,郭镇之、徐培喜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①③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第 63、130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② 夏德元:《数字时代电子媒介人的崛起与出版新视界》,《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
①③ 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 一种社会学的视角》,第201、200页,刘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②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第 120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媒介与人的关系,是传播研究的核心议题。
本书通过“媒介化社会”和“电子媒介人”两个核心概念,试图指引人们一探究竟。
2.在本书中,作者首次提出了“电子媒介人”这一概念。
这一概念的提出与作者“人是天生的传播动物”的观念又有着内在的契合之处。
3.正如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学者徐帆在《传播的天性——评<电子媒介人的崛起>》一文中所期待的:同为“电子媒介人”的你我,是不是也同样可以结合自身的传播经验,继续探究“媒介化社会”已知和未知的边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