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视野下的科技法律塑造

陈历幸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历幸  

页数:

279  

内容概要

科技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的针对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公共问题的行为规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社会化、社会科技化融合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先后都开始采用法律形式规定了科技投入制度、技术创新和转化制度、税收减免制度等,以此来保障和促进本国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计划的有效实施,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本书强调在当代中国,科技政策的法律塑造应当是各种调节科技活动的规则中居主导地位的、最重要的一种规则,需要引起当代中国的科技活动的管理者、参加者、受益者们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作者简介

  陈历幸,1974年生,哲学博士(复旦大学,2010年)、法学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2001年)、法学学士(华东政法大学,1998年),现为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书籍目录

导论 科技法律塑造与当代中国
一、科技法律塑造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第一章 科技法律塑造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含义
第二节 其他相关概念
第二章 科技法律塑造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一、政治发展的趋势
二、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社会发展的趋势
四、小结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一、从“小科学”到“大科学”
二、“操作性学科”及“软科学”的出现
三、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沿——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科技政策发展的趋势
一、科技政策制定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边界受到挑战
二、技术评价的范式演变:从预测分析到实际介入
三、“技术预见”的兴起:各国科技政策中的
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章 科技法律塑造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政策学
第二节 科学技术学
一、科学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受到挑战
二、科学理论的经验基础受到怀疑
三、科技工作者的中立性受到质疑
 第三节 法治理论
第四章 政策与法律的差别:科技法律塑造的可能性
 第一节 对于政策文本与法律文本的若干实例考察
 第二节  政策与法律的区分标准
 第三节 从“不可通约性”看政策与法律的差别
 第四节 从政策与法律的区分标准看科技法律塑造的内涵
 ……
第五章 科技法律塑造的方式
第六章 科技法律塑造的程序
第七章 科技法律塑造的域外个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科技产业政策为中心
参考资料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二节 其他相关概念在大致划定了科技政策的内涵与外延之后,以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为视角研究科技法律塑造,当然还需要确定“法律”的含义。如何对法律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更是一个理论上纷繁复杂的问题。不过,就本书而言,笔者认为,我国法学界对法律定义的通行观点,即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系统,对本书所进行的研究而言就已经相当合适了。这里需要先行明确的是,法理学研究者所推崇的“自然法”、法律社会学研究者所重视的民间法(包括习惯法、宗教法等)等体现社会生活中“自然秩序”的所谓“活的法律”,一方面不是本书所称的“法律”,但另一方面又与本书所称的“法律”的塑造过程具有种种联系。笔者下文也将在以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为视角研究科技法律塑造时对“法律”的含义作进一步的界定。关于“自然法”,由于它基本上属于理念层面,不容易与本文所重点关注的作为行为规范系统的法律相混淆,这里暂不讨论;而对于法律社会学中的“活的法律”,则有必要略作展开。19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学的兴起及其基本立场与方法向其他学科的渗入,有一部分研究者开始倾向于从社会的实际运行的角度对法律进行界定。例如,波洛克说,法是司法规则的总和。萨蒙德强调,法是由法院确认并由法院执行的规则。坎托罗维奇对法下的定义是,法是规定人们的外部行为并由法院适用的社会规则的总和。霍姆斯的看法是,法是对法庭实际上将要做些什么的预测。卢埃林则认为,法是法官和其他官员处理争端的依据。


编辑推荐

《社会视野下的科技法律塑造:以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为重心》为法学专题系列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视野下的科技法律塑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