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

顾钰民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顾钰民 编  

页数:

232  

字数:

25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由复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优秀教学团队集体编写,主要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论文。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方法总论;另外五部分是关于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研究,围绕提高教学针对性、有效性,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考试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书既是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探索,是国内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可作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加强课程建设和建设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顾钰民,男,1952年5月生,经济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科学基础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部委员、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多次承担国家、教育部、上海市的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先后主持两门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教育部首届“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上海市“两课”优秀教师、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整体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针对性的思路和途径
理念与方法:贯彻实施“05方案”的着力点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考
贴近同学,增强实效——复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特点与路径
考试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艺术研究
浅议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及其作用
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的思考与探索
“读图时代”下以经典阅读为手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初探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一些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绪论”部分教学之我见
富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周
以问题激发兴趣让理论结合现实——“2+1”,教学试点小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参与式问题教学法初探——以迈克尔桑德尔的哈佛公开课为例
第三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教学方法研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丰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
体系转化:矛盾与对策
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的
若干思考
第四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方法研究
教材建设应充分体现教育者的智慧和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使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几点体会
史料运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第五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效教学方法探析——以启发式和激励式为例
论课题调研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第六部分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实践的几点认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试点心得述要
研究生思想政治课中的视频运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得以实现,教学效果能否得到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任何教学活动都十分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不例外。而且,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特点,要求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这是因为: 第一,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教学方法来扭转。对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的一个基本前提,因而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由于种种的主客观原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并不是很充分,这从一开始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在大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明确的情况下,就教学本身来说,要高质量地实现教学目标是缺乏良好基础的。客观地看到这一点,作为教师首先要想办法解决好学生对课程的认识问题。如何解决,实际上就有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通过什么方法扭转大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使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对课程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为整个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教师首先要研究的教学方法。 第二,良好的教学的环境要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创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的特殊性是直接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的。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各种思潮是复杂的,它们既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成有利的影响,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一些不利的大环境的影响,对于“思政课”的教学来说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小环境则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创造的。要努力创造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的小环境,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到你的教学中来,使他们认识到,你的课是非常有意义的,是能够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能够创造一个有利的教学环境。 第三,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教学方法的引导来提高。学生对课程是否具有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因为兴趣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努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应该是一个教师必须树立的理念。有了这样的理念,就会把学生的需求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就会时刻关心学生在想什么,学生希望知道什么,学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怎样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离不开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学习兴趣是要引导的,引导就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要听你的课,对你讲的内容感兴趣。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特点,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认识问题,教学的环境问题,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等,都需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来加以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必须从观念上提高对教学方法研究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内化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个基本素质。


编辑推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可作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加强课程建设和建设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参考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 PDF格式下载



说不上好不好,没有细看。对提高教师水平应该有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