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的财富管理

鲁育宗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鲁育宗  

页数:

190  

字数:

156000  

内容概要

《大学的财富管理——从耶鲁到复旦》由鲁育宗编著。
大学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她是一座构筑人类灵魂、摆脱蒙昧无知、搭建起科学知识的桥梁。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家园,人类千秋万代的知识与智慧才得以延续与升华,人类的文明之光才喷射出更耀眼的光辉,她在人类苦苦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既是人类在意识中进行伟大探险的先锋,也是世世代代人类赖以支撑的理想的精神价值的守护者,以真理庇护所的姿态傲视炎凉世态和短见的功利主义。然而中国大学的教育危机纷呈,官僚化、学术腐败、大学精神的缺失、改革的表层化,中国大学已经到了一个探索新的体制、文化、大学与社会互动模式的新时代,发展大学教育基金会意义重大。
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世界知名大学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一条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其独特的使命就在于为一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社会资源、寻求社会赞助与支持,填补官方资金支持的不足与缺陷;以独立的力量平衡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推动中国大学改革,重构大学精神,构筑大学创新文化和管理方法;引导大学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良性互动,使得“学术自由”、“思想独立”成为可能。
大学可以富可敌国,也可以一贫如洗。这可以指精神上,也可以指财富上,构筑大学精神不容易,管理好大学的财富同样任重道远。美国的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历史悠久,对美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发展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学的财富管理——从耶鲁到复旦》致力于借鉴耶鲁经验,结合中国特色的大学发展之路,完整地提出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运营与管理战略。

作者简介

鲁育宗,男,浙讧瑞安人,先入同济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之后进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攻读,获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风脸投资,并长期关注大学问题的研究与探讨。职业为风险投资家,在IT、金融、教育等领域有逾15年的产业及资本运作经验。
个人专著: 诗集 (2008)《热爱》 经济学 (2008)《产业投资基金导论》 报告文学
(2009)《大学寻梦—1977~2009中国大学实录》 经济学 (2011)《新国富论》 管理学
(2012)《大学的财富管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时代背景
1.2 美国大学基金发展的概览
1.3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思路
2.1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
2.2 研究思路与框架
2.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中国大学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
1.1 中国大学的发展历史
1.2 中国大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中国大学校产的发展(以复旦和清华大学为例)
2.1 中国大学校产的发展现状
2.2 中国大学校产的治理
2.3 中国大学校产发展的天花板
第三节 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试验与使命
3.1 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现状
3.2 教育基金会发展与大学的新使命
第三章 美国大学基金会的发展与运行
第一节 美国大学基金会的发展、特点和分类
1.1 美国大学基金会的发展历程
1.2 美国大学基金会的特点
1.3 美国大学基金会的分类
第二节 美国大学基金会发展的环境
2.1 美国大学基金会的法律支撑体系
2.2 美国大学基金会的政策支撑体系
2.3 美国大学基金会的社会支撑体系
第三节 美国大学基金会对大学发展的作用
3.1 美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3.2 美国大学基金会对私立与公立大学发展的作用比较
第四章 耶鲁的经验
第一节 耶鲁基金的发展历史
1.1 耶鲁大学的成就与现状
1.2 耶鲁基金的起源与发展
1.3 耶鲁基金对耶鲁的贡献
第二节 耶鲁基金的管理机制
2.1 耶鲁基金的管理人与运作方式
2.2 耶鲁基金的投资组合分析
2.3 耶鲁基金的收益性分析
2.4 投资目标与支出政策
2.5 业绩评估与激励制度
第三节 耶鲁基金新征程
3.1 耶鲁基金在危机下的生死劫
3.2 耶鲁基金转折点的启示
第五章 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的环境建设
第一节 中国大学基金会发展所需的法律政策支撑体系
1.1 法律支撑体系
1.2 政策支撑体系
第二节 中国大学基金会发展所需的社会支撑体系
2.1 社会监督支撑体系
2.2 金融市场支撑体系
第六章 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设立与运作
第一节 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设立与管理
1.1 设立
1.2 管理人
1.3 监管部门与服务机构
第二节 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运作与管理
2.1 筹资机制
2.2 投资决策管理与风险控制
2.3 投资组合问题
第七章 大学的自身涅槃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发展路径
第一节 发展教育基金会对中国大学自身的挑战
1.1 内部环境建设
1.2 大学文化建设
第二节 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与校产的整合与发展
2.1 校产的发展方向探讨
2.2 整合的路径选择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在复旦公学时期,复旦大学一直面临经费困难问题。学校经费非常紧张,靠清朝地方政府和各界士绅援助。它还采取募捐形式,专门发布《复旦公学募捐公告》,其中措辞中肯迫切——“此今者复旦公学所以继震旦而求立,而募捐之举,所不得已而望海内外诸公之见助也。”1907年,学校请两江总督端方会同江苏巡抚陈夔龙奏准辅助常年经费每月银1400两,以及清政府核拨开办经费1万两银元,使学校经费有所着落。但是政府经费并不是十分稳定,辛亥革命爆发后,经费曾停发。另外,复旦校董中多人逃亡海外,学校经费补助来源断绝,学校收入全靠学费,学生每年缴纳的学费与宿费收费标准为“每年缴费膳宿生一百二十元,通学生六十元,在校午膳者年八十元”。所以在复旦公学时期,学校经费来源非常有限,学校资金紧张,只能开源节流。当时在任校长李登辉只能采取多招学生、提高学费来增加收入,少聘教员、降低工资来减少支出,力使学校收支趋于平衡。  在私立复旦大学时期,学校的建设资金靠校长李登辉、学校师生和校友向爱国华侨和社会人士募捐而得;学校的经常费用靠学费收入,学校经费开支的70%-80%来源于学生的缴费(1920年重订的《复旦大学章程》规定的收费标准为“膳宿学生每年应共缴洋一百六十六元”)。具体记载有:1918年,校长李登辉向南洋爱国侨胞募得建校资金15万元;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兄弟捐款5万元;中南银行黄奕柱捐款1万余元;从纽约华侨募得一些款项。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的财富管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