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驱
2002-3
兰州大学出版社
张学继
205
在辛亥革命一代的领袖人物中,陈其美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和独特政治风格的革命家。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当铺学徒一跃而成为中国同盟会的骨干、沪军都督,威镇东南;二次革命失败后,他力排众议,极力树立孙中山的领袖权威地位,成为孙中山的首席助手,被孙中山倚为柱石。他那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冒险犯难的奋斗精神,只问目的、不问手段的政治风格,以及“恩怨付之太空,毁誉待之后世”的处世态度,均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在身前,他就是一个聚讼纷纭的人物;在身后,因为他与蒋介石的特殊关系,而受到国共两党长期政治斗争的影响,不同政治集团的人对他的评价更是大起大落,真可说是天渊之别。褒者誉之为革命导师,贬者斥之为“政治流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史学家几乎没有研究过他。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学研究开始逐渐摆脱各种政治因素的干扰。198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指示:“陈英士是辛亥革命烈士。”并指示修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的陈墓,从而为陈其美研究扫除了所有障碍。史学家真正开始从学术的角度去审视和评估这个人物,有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本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以可信的资料为依据,告诉您一个真实的陈其美。
在辛亥革命一代的领袖人物中,陈其美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和独特政治风格的革命家。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当铺学徒一跃而成为中国同盟会的骨干、沪军都督,威镇东南;二次革命失败后,他力排众议,极力树立孙中山的领袖权威地位,成为孙中山的首席助手,被孙中山倚为柱石。他那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冒险犯难的奋斗精神,只问目的、不问手段的政治风格,以及“恩怨付之太空,毁誉待之后世”的处世态度,均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民国前驱:陈其美》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以可信的资料为依据,告诉您一个真实的陈其美。
引言一 青年时代家世源流少年异行学徒生涯二 投身革命首进上海留学日本回国革命三 经营上海天宝事件重建机关中部同盟四 东南锁钥光复上海出任都督策应杭宁诛陶骏保倡组中央陶案经纬五 十月都督内外政策建军筹款司法公案辞职风波六 二次革命北京之行侦破宋案上海讨袁图浙未成七 毁党造党服从中山首席部长八 再起反袁东北之行重图东南中日盟约劝返黄兴诛郑汝成肇和之役遇刺身亡国葬风波九 身后毁誉拔高时代贬斥时代重评时代主要参考与征引书籍期刊目录
学徒生涯1884年3月,陈其美7岁时,生母吴氏因病去世。10岁时,其父续娶杨氏。1891年,父亲陈延祜又因病去世。陈家顿时失去了顶梁柱,家中经济状况一落千丈。据说陈延祐在世时,家中经济状况便已拮据不堪,有一年除夕,家中无钱过年,继母杨氏变卖了自己手上带的一对镯子,才勉强度过了年关。陈延韦占因无力同时供养三个儿子读书,曾有意安排长子其业、幼子其采读书,让其美习商贾之道,以补助家中经济。父亲去世后,陈其美不得不中断学业,经亲戚、杭州人吴小舫介绍,来到石门县城(今桐乡县崇福镇)内的“善长典”当了一名学徒。其时,陈其美15岁。善长典为石门县城四大当铺之一,号称“百年老当”。最初是由清代著名红顶商人胡光墉(雪岩)开设的。1883年前后,胡雪岩在同洋商竞争中遭到失败,被迫宣告破产。善长典后来改由湖州帮、绍兴帮商人合股经营。陈其美到善长典后,开头干的是拌猫饭的活计。当时典铺老鼠活动猖獗,老板特地养了几十只猫来捕食老鼠。老板让陈其美负责为这几十只猫做饭。“拌猫饭”事虽细微,但陈其美干得很欢,他每天清晨即去鱼摊购买小鱼小虾,给猫做饭。不仅猫儿养得壮实,而且还趁便结交了许多朋友,密切了同当地下层民众的联系。当地百姓家里有红白喜事都愿邀请陈其美做客,陈其美在当地成了一名很活跃的“小堂倌”。陈其美后来的职务有所升迁,曾当过“寻包”,即一种专为客户存放或寻取典当物的角色。这虽然也是一种辅助劳动,但较之“拌猫饭”似乎又高了一等。旧中国的典当业,内部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和升迁制度。善长典的学徒规定为10名,如果在10名以外多收1名,则第10、11两名便分成了两个半名;如果多收2名,则第9、10、11、12四名变成4个半名。陈其美进入善长典时,在学徒中排第12名,在他前面有11名师兄,要升上去显然是很难的。善长典那种单调、古板、沉闷的学徒生活,对于一个从小好动的陈其美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适应得了的。陈其美闲得无聊时,就以练习书法来打发时光,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练就了一手好字。这也算是陈其美在善长典期间的一个意外收获。陈其美自1891年进善长典,直到1903年离开,一共当了12年学徒。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痛苦演变。1894年又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腐朽无能的清政府遭到惨败,1895年4月17日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该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二万万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国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等。《马关条约》是继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之后,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_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陈其美此时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当铺的学徒,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对清政府内行暴政、外丧国权的可耻行为极端愤慨。当《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石门时,陈其美“愤慨殊甚”,驰书亲友,预言中国人必须卧薪尝胆,自图振作,二十年后始能重振国光,洗雪国耻。并致函其弟陈其采,劝习西学,以求实用。表达了一个爱国青年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当时,上海是我国新文化新思潮的发源地。从1861年起,《上海新报》、《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中外杂志》、《中国教会新报》、《福音新报》、《小孩月报》、《益智新录》、《格致汇编》等新式报刊相继创刊,对于传播新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896年1月,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以及同年8月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梁启超任总主笔),大力宣传维新变法的政治主张。尤其是梁启超以笔端常带感情的文字,尽情倾吐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表达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热情洋溢,气势磅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时务报》亦因此而风靡全国。石门县城距上海仅一百多里,这些报刊也迅速传到了石门。据说,陈其美“日阅沪报,嘹然于世界大事,与中国国情,深自奋勉”。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接受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下诏变法维新,史称戊戌变法,但维新变法很快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强烈反对。9月21日,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被迫亡命海外,谭嗣同、杨锐等六君子喋血京城,戊戌变法彻底失败。次年,又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仓皇出逃西安。陈其美从报上获悉这一连串重大事件后,益愤国事不振,痛恨满人内行暴政,外辱于强权,他在致陈其业的信中愤言清廷昏喷,妄信妖惑,并赞许两江总督刘坤一“能见其大。”陈其美在石门期间,还留下了几个反对封建迷信活动的故事。其一,1892年12月的一天,正是所谓城隍菩萨诞辰之日,陈其美与一位朋友结伴来到城隍庙游玩。进入庙门,只见到处香烟缭绕,一群群善男信女正跪在泥菩萨前顶礼膜拜。陈其美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便在心中怒斥泥菩萨:“老百姓已经受到愚弄,你还在这里骄横自在,假作正经。” ……
陈其美(1878—1916),中国民主革命者,辛亥革命著名活动家。字英士,浙江吴兴(今湖州)入。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到日本,入东京警监学校,参加同盟会。1908年回上海,联络党入,并加入青帮。1911年参加谭人凤、宋教仁等在卜海成立的同盟会中部总会。武昌起义后,参与筹划并领导上海起义。上海光复后,被推举为沪军都督。1912年派入设计暗杀光复会领袖陶成章。“二次革命”时,任上海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逃往日本。1914年参加孙中山组建的中华革命党,任总务部长。1916年被袁世凯派入刺死于上海。《民国前驱:陈其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陈其美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介绍了他与孙中山、蒋介石的特殊交谊,并就史学界对陈其美的不同评价进行了客观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