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06军事体育年报

李维亮 兰州大学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兰州大学  

作者:

李维亮  

书籍目录

导论:没有战争的世界军事舞台不会寂静●2005:世界军事形势走向何方 ●美国拉动世界新一轮军备竞赛开跑 ●丛林法则与我们的世界 纪念二战:铭记历史是为了捍卫和平●让人类远离战争 ●二战已过60年 ●世界在二战后发生巨变 ●二战锤子剪刀布 ●二战岂儿戏,焉能“乱弹琴” ●应该如何纪念二战 ●战争与和平:二战庆典中的思索 ●何日与日本共庆反法西斯纪念日 伊拉克战争了犹未了●今天:美国遇到九个“没想到” ●明天:美国面临六个“难预料” ●伊战:击碎美军“同时打多场战争”梦想 ●美军陷入“第四代战争” 相关链接:“第四代战争”说由何而来 ●“按形势”还是“按日历”撤军 反恐——这个世界更加安全了吗?●反恐:国际合作不可或缺 ●世界恐怖主义大观 ●美国也是恐怖组织的盛产国 ●美国痛忆“9.11”反恐面临重重挑战 ●伦敦连环爆炸: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悲情时刻”观失望 ●恐怖袭击离中国有多远 ●美国反恐:万亿美元打不住 ●美国反恐4年难言成功 ●普京:2005年重拳打击恐怖主义 ●世界著名反恐部队 世界新军事变革——舞剑还是铸犁●21世纪战争和军队的新特点 ●信息化战争:正在颠覆传统制胜因素 ●信息化:导演21世纪军队七十二变 ●通往军事转型之路●与查尔斯C·成尔海姆将军对话录 ●冷启动:印度版军事变革 主要国家军事战略调整和军队建设●美国全球军事部署大调整 ●美国全球军力新布局的着力点 ●美国新战略的内在缺陷——“先发制人”战略三年评估 ●俄罗斯军事战略的特点 ●俄罗斯境外军事基地揭秘——俄罗斯加快军事复兴 ●日本“修宪”为军事大国松绑 ——日本防丑战略咄咄逼人 ●日谋求军事强国亚洲能否容忍 ●英军要做冷战后最大“手术” ●法军:老牌劲旅要走新路 ●印度三军:2015年“未来军队”定型 ●十年铸剑——军事变革中的澳大利亚军队 中国军队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解读中国国防白皮书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解放军迈向2008 ●从大刀长矛到神五上天——看我军现代化建设历程 ●2005年,中国军事外交新思维 台湾军队建设——日的足“以武拒统”●2005年台军大势 ●台湾军队建设的“四个新动向” ●台军忙着搞转型 ●台军未来武器采办面临四道槛 别让太空起硝烟●美国:太空布子威胁世界安全●俄罗斯:承继衣钵欲再度雄起 ●欧洲:力走自主之路 ●中国航天:六年六跨越 ●中国载人航天下一步怎么走 ●日本在太空领域急欲追赶中国 全球军火与军费竞争激烈的全球军火市场●美国全球军售忙 ●美国也是军火进口大户 ●俄罗斯的对外军售 ●日本急于大卖军火 相关链接:“武器出口三原” ●印军想换美国货 ●美对台军售缘何如此执着? ●欧盟何时解除对华军售禁令 ●中国向中东扩散武器,瞎掰 涨了又涨的全球军费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漫谈世界军费 ●2005:万亿美元军费住哪里花 ●美国2006财年国防预算要增200亿 ●俄军费增增为哪般 ●明降暗升的日本防卫预算 军事科技与武器装备加速战争进程的军事科技●二战:军事科技的较量 ●世界军事技术酝酿重大突破 ●黑客部队胜过核武器 ●六大技术引爆空战革命 ●2005年:印军“打响”网络中心战: 不是越先进越好,关键是“适用”●走出“高技术”的误区 ●装备信息化:外军怎么搞 ●2005:世界流行“航母热” ●尖端武器五大亮点 生存还是毁灭《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面临挑战●谁在推动核扩散 ●35年后,挑战依旧 ●美国的核拳头到底有多大 ●普京重力打造战略利剑 ●新时期中国的核政策 ●英国185亿美元更新核武 ●日本“核突围”引发忧虑 ●伊朗核问题面临变局 ●朝鲜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 军事演习——大国节事战略在军演中调整●世界军演凸现五大特点 ●全球联舍军演大盘点 ●为建设发展与和谐的世界履行责任●“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述评 ●“汉光”军演暗藏“台独”骗招 ●我国周边为何军演多 ●俄罗斯为何看重联舍军演 军人,不仅仅是为了战争 ●美国海啸救援“穿军装” ●海啸一调动一了全球军队 ●救灾,各国军队是主力 ●联分国维和:风风雨雨60年 ●摇摆与彷徨中的探索——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世界体坛——共享奥运荣光五城争迎奥运圣火尘埃落定●伦敦很近,奥运很远 ●现在开始“伦敦填字” 相美链接 2012很美,之后也不变色 ●正剧、闹剧、悲喜剧 相关链接:100分钟裁决4年 ●伦敦靠什么赢得奥运 ●法国不相信自己会输 精彩纷呈的2005年世界体育●想发财,改行打篮球吧 ●N0秒,泰森坐而顿悟 ●阿姆斯特朗,骗子 ●伍兹四项开销1.5亿美元 。●十六魏圣美,入职赚千万 ●2005,多道待解“方程式”面军 ●威赫一生中最重要的比赛 中国体育——站在新的起点吉祥北京——展望2008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中国需萼这样的口号 ●孟利,北京超越洛杉矶 ●尤怕罗斯:21年了,感谢中国 ●激战奥运吉祥物 ●北京欢迎际,“福娃”期盼你 拿多少金牌合适——2005年中国体育● 金牌,中国田径重道远 ●输了金牌,输掉未来 ●李永波:你霸越久越好 ●中国之队下西洋 相关链接:汪湖涌专访中国人玩得起 ●他们的“钱夹”有多鼓 ●中国赛车场,城市奢华名片 ●常昊了却我的夙愿 ●14年,从棋后到博士后 ●美女俊男运动员走向时尚大门 ●田亮,站在“后双轨制”时代的跳台上 何去何从奥运会●从南京十运看北京奥运 ●金牌之重 ●十运会十大特点 ●唾沫,比任何一次都来势凶猛 相关链接:十运会10大丑闻 ●脾胃不和诟病难返 ●钟玲,美丽的抗争 ●孙英杰:合适时,我会说出一切 中国足球,路在何方●中国足球,原地踏步的红色巨龙 ●2005年中国足球十大关系 ●中国足球剧震周年祭 ●资本有去无回促发中国足球“崩盘” ●救亡中超,足协自创四绝招 ●中国球迷,在热潮与寒流中煎熬 ●“赵大忽悠”走向“赵董事长”的台前幕后 ●只要不犯法,甩开膀子干 ●杨塞新:消灭球霸,趁早 ●夜色背后掩盖了多少肮脏与龌龊

章节摘录

书摘有一位哲人说过,预测未来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一件事。这是哲理。不过,人类总归是由过去走入现在、又从现在走向未来的。顺着2004年已经留存的一串串脚印向前看,2005年的世界军事形势恐会显出以下一些趋向。 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2004年12月份,西方一些学者认为,2005年可能是恐怖主义没落的转折点。他们认为,2005年,“基地”组织仍将四处奔逃,领导人精力耗尽、作鸟兽散,联系渠道遭到破坏,大规模恐怖行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难发动。对此他们找出了两点理由。首先,尽管现在国际恐怖主义可能看起来更可怕、更具随意性。但20世纪80年代的情况要糟糕两倍。那时候,大多数年份中,全球会发生600多起袭击事件,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而当今恐怖主义通常每年制造不到300起同类事件,大多数年份造成600~700人死亡。这对那些生活在国内恐怖活动猖獗阴影中的人(比如以色列人或伊拉克人)来说,也许是不起作用的安慰,“但国际恐怖主义不会破坏世界稳定。除非世界因自己吓唬自己而陷入危机”。其次。“基地”高层领导当中的统一目标和纪律原则将经受下属各组织狂热行动的严峻考验。各恐怖组织将相互争夺权力和思想上的纯正。“基地”的号召力将受到削弱,争斗不休的各组织更容易被反恐人员打入。处于金字塔底部凶狠而无能的业余爱好者与反西方恐怖主义的潜在支持者可能开始疏远。“‘基地’组织的圣战风潮既不像它看起来那么强大,也不像它看起来那么坚如磐石。” 且不说西方这些学者的统计数字是否准确,只说两场反恐战争,便已经对世界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使得地区安全不是稳定了,而是更加动荡了,使得世界不是团结了,而是更加分裂了。难道这些不是事实吗?至于说“基地”内部正在分化,并由此导致衰败,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说法。在阿富汗战争爆发前,美国情报机构估计的最高数字。“基地”组织的人数也不超过1万人。2004年,还是这些机构的估计,这一数字已上升为四五万人,英国媒体估计的数字更是高达7万人之多。越打反恐战争,“基地”的势力就越加强大,这是国际社会的一致看法。当然,“基地”的原领导层与原组织结构在屡遭打击的情况下肯定有一个分化的过程,难免会造成组织内部的混乱及战斗力下降,但据此便认为是“基地”组织衰败的证明,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说新年度反恐形势严峻,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本‘拉登更显强硬决心,恐怖主义势力有可能加紧恐怖活动。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把“王”打掉,“贼”不剿自垮。若是擒不住也打不掉“王”,“贼”便如“春风吹又生”般地冒出来。这几年的恐怖分子越打越多,重要的原因便是本·拉登未能归案。西方有评论家戏称本·拉登已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品牌”,已成为世界恐怖主义的代名词b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本·拉登俨然已经成为世界恐怖主义势力的精神领袖,受到几乎所有恐怖组织的狂热追捧。本·拉登的录像、录音每一次在电视台、电台播出,便犹如发出了一道道指令,有关的恐怖主义组织便会实施一次又一次的袭击。所以说,本·拉登一天不归案,恐怖势力就不会停止活动,甚至会采取更为残酷的袭击来危害社会。 第二,恐怖主义势力出现“联合”的趋势。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别斯兰市发生了特大绑架人质事件,在被击毙的27名恐怖分子中,竟然有9人来自阿拉伯国家,另外还有1名黑人。2004.年在以色列、伊拉克以外发生的恐怖袭击,除了“基地”组织发动的以外,其余袭击者几乎都与“基地”组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不排除是配合“基地”组织,或接受“基地”组织的指令而发动的袭击。至于在伊拉克境内,外国恐怖分子的国别已有一二十个。这种联合趋势的出现使得恐怖主义势力的行动看起来更为统一,协调更为一致,其袭击效果也就可能更加明显与突出。 第三,恐怖袭击的手段可能更加多样化。早些年代的恐怖袭击。恐怖分子都是使用轻武器及爆炸性物体在地面实施的。到了上世纪80年代。航空器成为了恐怖分子自杀袭击的目标。后来,还出现了用地对空导弹打击航空器的袭击事件。至于使用航空器作为袭击武器,则是恐怖分子在“9·11”事件中的一种创造。近些年来,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恐怖分子的防范,使得上述方式的实施越来越困难。于是恐怖分子便转而谋求用核、生、化武器实施袭击。“9·11”事件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曾数次遭受炭疽病毒的袭击,只是由于剂量不足,加之美国迅速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故未造成重大后果。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十分担心再次发生核、生、化武器的袭击。这种担心是有理由的。因为500克一瓶的高纯度、高性能生、化战剂或是篮球般大的小型核装置一旦用于恐怖袭击,那就会使成千上万的人在瞬间被夺去生命,核爆炸带来的冲击波还会无情地摧毁大片大片的建筑物。据美国情报机构的侦查,“基地”组织很可能已经从地下渠道获取了小型核装置。至于生、化毒剂,在许多研究所都有“存货”,比小型核装置的获取要容易得多。一旦恐怖组织得到这些武器,是决不会心慈手软的。2005年恐怖分子会不会使用核、生、化武器。无人知晓,不过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再说,恐怖组织中不乏高智商的各类分子。他们有发明常人难以想像的“高招”的本领,这也是恐怖袭击防不胜防的原因之一。 另有一点必须提及,那就是新的反恐战争会不会在2005年爆发。这是人们瞩目的焦点之一。从目前形势看,新年度爆发反恐战争的可能性虽不能排除。但也不会轻易爆发。首先,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哪一个国家的政权属于恐怖主义性质,或者是“基地”等恐怖组织的后台靠山。失去了战争的直接作用对象,大打反恐战争的可能性自然会小。其次,美国在新的一年忙得很,既要稳定大选后的伊拉克,又要重绘大中东和平路线图,还要启动全球战略部署调整的“车轮”,有没有精力去打新的战争,难说。再者,国际社会不支持打新的反恐战争,就连英国政府也于2004年底公开声明,即使伊朗违反中止核开发的协议。英国也不会参加对伊朗的战争。有这几条因素同时存在,新反恐战争要想大打出手,就目前来看可谓动力不足。P2-4


编辑推荐

本书是2006年版“年报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以军事体育为主题,所收集的文章是编者从2005年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数千种报刊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俊才;既有高层决策者,也有普通老百姓;既有外国知名人士,也有港澳社会贤达。这些文章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论证有力并且传递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最新思考,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2006军事体育年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