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色觉奥妙和哲学基本问题

鲁晨光 鲁晨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3-01出版)
出版时间:

2003-1  

出版社:

鲁晨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3-01出版)  

作者:

鲁晨光  

页数:

13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色觉奥妙和哲学基本问题》通过自然科学解决哲学问题,把许多非常极端的观点统一在一起,目的是试图消除人们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困惑。司空见惯的颜色现象后面有着出人意外的奥妙,《色觉奥妙和哲学基本问题》揭示了这些奥妙,并说明如何由此解决由原子论哲学带来的争论了两千多年的哲学基本问题。本书基于作者关于色觉机制的译码模型和颜色语言实指定义的两个发现,思想深刻,目光独特,自然科学背景深厚,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作者简介

  鲁晨光,笔名鲁莽、老鲁,安徽含山人,南京航空学院毕业。曾下放农村,当过马钢工人,长沙大学教师,长沙青年学术带头人,赴加拿大访问学者,某基金部门研究员.IDG风险投资行业顾问和网站技术总监等。现在是科研个体户。  研究兴趣:色觉,美感,分析哲学,广义信息论,投资组合和风险控制。发表过许多学术论文以及和证券市场有关的文章。

书籍目录

1 自序:我的两个发现及其哲学意义2 哲学基本问题历史回顾2.1 从恩格斯论述谈起2.2 古希腊的原子论2.3 洛克哲学及其背景2.4 贝克莱对洛克的批判2.5 休谟的不可知论和康德的不可知论2.6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检验说和波普尔的知识进化说2.7 对象化理论中的相对性思想2.8 列宁对实证主义和符号论的批判2.9 逻辑经验主义和实指定义3 色觉机制模型及色觉进化3.1 光和颜色3.2 三色素理论和彩显原理3.3 加法混色和减法混色3.4 几种颜色系统3.5 互补色理论、色盲及阶段模型3.6 笔者发现的译码模型3.7 用译码模型解释色觉机制进化和色盲3.8 译码模型和流行的阶段模型比较3.9 对象化理论的自然科学解释4 标准色觉和颠倒色觉问题4.1 是否存在标准色觉?4.2 感觉的相对性原理4.3 由实指定义证明颜色和世界的客观性4.4 唯心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谬误4.5 洛克的发现和美国人的争论5 反映论修正——兼批不可知论5.1 朴素反映论、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5.2 感觉的模拟符号论5.3 从信息论看知识进化——兼批休谟的不可知论5.4 从信息论看感觉的客观内容——兼批康德的不可知论参考文献后记附录:英译自序彩图

章节摘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智者普罗泰哥拉的相对论。普罗泰哥拉和德谟克利特是同乡,都来自海滨城市阿布德拉【18】。前者早出生几十年,两人或许相互影响过。普罗泰哥拉认为感官感觉是相对的,例如一个人有黄疸病的时候,一切东西看起来都是黄的。他因此说,说黄疸病人的感觉不对,而健康人感觉是对的,这是没有意义的。普罗泰哥拉因此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但是,按照这个学说,当人们感觉和认识分歧时,就没有可依据的客观真理,说哪个对、哪个错。所以这一学说被大家称为怀疑论。  其实相对论未必导致怀疑论。比如物理学上的相对论非但不导致怀疑论,反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运动。后面将说明,原子论加上相对论中合理的成分就可以得到更加科学的反映论。  原子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了现代自然科学基础的基础,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原子论同时带来了令人困扰的哲学问题,至今不得其解。下面我们就来说明这种困惑。  ……


编辑推荐

《色觉奥妙和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奥妙有二,一是色觉的的自然科学奥妙,特别是人的眼睛如何处理颜色信号的数学奥妙。为此书中介绍了学术界关于颜色和色觉的自然科学研究结果,包括作者发现的色觉译码模型。该模型用逻辑运算取代加减乘除运算,看来可以很好地统一三色素说和互补色说;它用三种视细胞敏感曲线的分裂过程图解色觉进化和色盲,非常直观。第二个奥妙是关于感官,外物和语言三者之间关系的奥妙。其结论是:标准感官如同绝对静止的空间,是否存在无法察觉;感官感觉是相对的,两个人正常人色觉颠倒是可能的,如果两个人天生如此,则两个人语言一致,感觉是否不同无法察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色觉奥妙和哲学基本问题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