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年8月1日
第1版 (2004年8月1日)
史贵全
265
无
《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以系统地发掘、搜集和解读原始文献与相关史料为突破口,对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状况和演变原因;评析其利弊得失、历史地位与影响;总结经验、记取教训,为今天的高等工程教育事业提供历史借鉴。《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可供教育史、科技史学科的研究生、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关心高等工程教育的人士参考。
绪论第一章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萌芽(1866~1902)第一节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产生的历史过程第三节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起点、层次、特点及问题与原因第二章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制度的确立(1902~1927)第一节 癸卯学制与高等工程教育制度的建立第二节 民国前期学制改革与高等工程教育制度的完善第三章 “注重实科”的高教政策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1927~1937)第一节 国民政府推行“注重实科”政策的社会背景第二节 “注重实科”政策的推行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第三节 对“注重实科”的高教政策的评价第四章 高等工程教育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及战后的困顿(1937~1949)1第一节 抗战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第二节 抗战时期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动因分析第三节 战后高等工程教育的困顿第五章 工科研究生教育第一节 工科研究生教育概况第二节 问题析因及历史意义第三节 个案研究: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第六章 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思想概论第一节 清末关于高等工程教育的认识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工程观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工程人才观第四节 民国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观第七章 茅以升、梅贻琦、刘仙洲的高等工程教育思想第一节 茅以升倡导的“习而学”工程教育模式第二节 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与工程人才观第三节 刘仙洲的工程教育思想第八章 高等工程院校的科学研究第一节 萌芽时期的缓慢演进与体制化时期的快速发展第二节 为抗战服务及战后的停顿结语后记
工业化运动并不是仅局限于生产或经济领域的一种变革,而是以生产的机械化为基础和先导,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发生革新的一种社会变迁。因此,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一旦展开之后必然要求前工业社会的教育进行变革以与之相适应。由于中国传统的儒学教育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并为之服务的,与工业化格格不入。当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启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后,很快就遇到了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的困难。因此,他们不得不创办不同于传统儒学的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尽管对中国早期工业化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因师资、生源等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学堂只能培养技术工人和初级技术人员,而不具备造就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能力。因而,直到19世纪末中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仍然不能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梁启超在光绪22年(1896年)无限感慨地说:“今之明于机器,习于工程学,才任工师者,几何人矣?中国矿产,封缩千年,得旨开采,设局渐多,今之能察矿苗,化分矿质,才任矿人者,几何人矣?……能制造器械,乃能致强,能制造货物,乃能致富,今之创造新法,出新制,足以方驾彼族,衣被天下者,几何人矣?,规模狭小、不成系统的洋务技术学堂犹如几个孤岛散落在书院学塾的汪洋大海中,历经30余年的洋务技术教育培养出的高级技术人才寥寥可数。因而,从中国工业化起步之日直到20世纪初,全国各主要厂矿及铁路、电讯等部门,“无不雇用洋匠,以致事权旁假,大利难兴。”更为严重的是,由外国工程技术专家垄断企业技术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不利于国家安全。“当时商办企业能请得起外国专家的不多,外国专家主要在官办企业里,这都是一些对国计民生、国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企业。洋务派对这种情况很感不安,指出一旦发生对外战争,这些人辞职的可能性很大,而中国人又难以担当重任,情况很是危险。”[9’作为一个工业化“后发外源型”国家,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借才异域,势所必然,别无选择。但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时,则必须以本国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取代外国专家,使本国技术力量居于主导地位,以彻底摆脱由外人左右企业技术的局面。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创办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就成为摆在国人面前日益紧迫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中国工业化运动提出了建立高等工程教育制度的客观要求,而当时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亦为此提供了某些必要条件。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