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辛一心传

辛亨复 辛亨复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08出版)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辛亨复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

辛亨复  

页数:

239  

前言

本书系我国已故著名造船学者、科学家辛一心先生的传记,是迄今为止关于他生平的最详尽的实录,内容丰富、充实,并包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通过从口授、信件、文稿、书籍、报刊、网络中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充分运用各种历史素材,记述了辛一心先生为推动祖国的造船事业而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史料翔实,行文流畅,富有历史感和文学气息。阅读本书,读者不但可以了解老一辈中国造船工作者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而且还能够从中感受到在他们所生活过的那个年代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变迁。 读着书稿中对于辛一心教授栩栩如生的描写,我仿佛又回到了和他一同度过的峥嵘岁月。 1936年,他基本上和我同时去英国研修造船学;1940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也基本上同时回国。他比我年长5岁。那时,我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他在获得硕士学位后,还去英国皇家海军学院进修两年,获得建造师资格,我尊他为学长。回国后,我们都是既在生产单位承担繁重的修造船任务,又到大学教书,热心培养英才。他在造船领域的伟绩,我是感同身受,诚心敬佩。 1944年,他在重庆招商局任工程课长,负责“江顺”等六艘载重四五千吨江轮的修复工程。这是一项当地从未遇到过的、极为复杂艰巨的任务。当时我曾和几位专家到重庆郊区唐家沱修船工地访问,见到这些巨大的江轮整齐、稳妥地搁在江滩上施工修理,大家赞叹不已。辛教授以他的智慧和努力完成了这六艘江轮的修复,为抗战胜利后,大批沿海人员从四川复员东归作了杰出贡献。 他在陕西城固的西北工学院和重庆、上海的交通大学任教时,都是声誉最高的教授,培养了大批造船骨干和领军人物。他对复杂高深课程的讲解,能够深入浅出,简明易懂。 在重庆时,他任职的招商局距交通大学几十公里,交通也不方便,只能利用周末,每星期到校教学一次。但是,他对学生的爱护和扶持,特别是为解决学生们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竭尽全力,令人感佩。 上海解放前夕,局势紧张,造船学会的理事们假辛教授所在的招商局和杨俊生先生办公室所在的金城大楼聚会,谈论时事。辛教授不顾生命危险,向我们表示决心留在上海,这对稳定造船界人士安心等待解放起了重要作用。对此我至今记忆犹新。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他负责打捞黄浦江沉船和后来建造大批拖船、驳船任务时,邀我参加咨询服务工作。这两项工作,为解决当时上海的物资运输困难作出重要贡献。 1955年冬,我参加了辛教授主持设计、建造的“民主十号”客货船的试航。该船载客500人,载货500吨,是当时国内建造的最大客货船。后来,他主持万吨级远洋干货船时,特别建议我专题研究货船的船员居室布置。我除了查阅有关书刊、图纸,请教一些专家和船员外,还通过造船学会组织专题讨论会,广泛听取各有关方面人士的意见。这时候,我才认识到货船的船员居室布置问题与船上生活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工作的方便性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门过去没有接触过的学问。后来我写了一篇论文,得到有关方面好评。 辛一心教授对祖国科教事业孜孜以求,毕生致力于船舶的设计、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船舶设计机构和第一个船舶科研机构,创建了我国第一座船模试验池,创办了我国的造船学术期刊——《中国造船》。他以深厚的理论基础,在百忙中并于较短的时间内写出的《船之阻力》等六部专著和《船舶兴波阻力的数学分析》等十数篇论文,都是造船领域的经典著作。 1957年10月,辛教授受命去英国作经济技术考察时突患癌症,不幸于年终逝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辛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奋发进取,勇挑重担。他的高尚情操和科学精神,永远是我们的楷模。 2012年11月21日,我们将迎来辛一心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今天看到他的传记将要付梓出版,深感欣慰。这部传记熔铸了以往广大造船界及相关人士对他人生的真情回顾、对他品德的高度赞扬和对他业绩的中肯评价,并结合相应的历史资料,是研究与学习辛先生的爱国情怀和学术思想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在当前我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本书的刊行,对于我们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辛先生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的精神,我觉得至少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认真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在当时所有的造船学教授中,辛教授的基础理论功底原本就最为深厚,日后他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又毫不懈怠。尽管白天公务繁忙,但他一直坚持夜晚和节假日博览群书,十数年如一日,所以他撰写的教材和论著总能反映世界各国最新的学术水平。 二是敬业爱岗,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完成任务。无论是抗战胜利前在招商局主持赶修六大江轮,还是解放初在船舶建造处领导赶造大批应急船只,这些当时业内人士看来在设备极其简陋、技术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按期完成的艰巨工程,辛教授都毫不犹豫地承担起来。在他的组织和带动下,参与工程的广大造船工作者群策群力,各尽所能,最终都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创造了奇迹,辛教授在工程开展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创新立业,为我国造船业的腾飞奠定坚实基础。虽然辛教授的主要兴趣和专长是理论研究,最大心愿是在交通大学专任教授,兼做科学研究工作。但祖国的造船事业需要他肩负更重的责任,他以国家利益为重,服从组织安排,从创建船舶产品设计处到建设船模试验池再到建立中国造船科学研究所,他一直承担着这些繁重艰巨的开创性工作,这对他个人取得更高的学术成就来说无疑是一种牺牲,而由此换来的则是中国造船业的早日腾飞。 四是尊老敬贤,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早在国立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于重庆初创时期,辛教授就担任了系里的主课,不久还担负起系务的代管工作,并多方延聘著名学者前来任教,显著增强了造船系的教学力量。而系主任的名义,始终是造船界老前辈叶在馥先生。同样,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早期活动中,辛教授投入的精力最多,在理事会选举中的得票数也最高,但他总是礼让老一辈当理事长。解放后,他在自己的处长室旁设一顾问室,先后吸收了船体、轮机和船电方面的前辈共十来人,对他们尊敬有加,顾问们因此也积极为国家发挥余热。与此同时,辛教授对培养提携后学也不遗余力:在筹建中国验船协会时,他要我负责《钢船建造规范》的校阅,希望我成为中国第一批验船师;“江亚”轮事故发生后,他要我代表造船学会参加现场视察;解放后,他又邀我参加船舶建造处的船图评议、船价评审和沉船打捞等,这些工作都使我获益匪浅。他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年轻人撰写论文,让他们在造船学会开展活动时宣读,并刊登于《中国造船》期刊。总之,辛教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造船界营造了一种互尊互爱、同心同德的和谐气氛,使广大造船工作者融为一个大家庭。 五是谆谆教诲,以身作则,为创建优秀学风作出巨大贡献。辛教授在社会上承担的工作很重,但在交通大学开的课也很多,并且课程内容一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他对备课一丝不苟,对授课更是精益求精,把它当作一门艺术来传播,使听课对学生而言成为一种享受,以引起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他还经常将爱国主义思想寓意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之中,从而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国家和民族所肩负的责任。在他担任主要职务的船舶设计机构,辛教授同样十分重视职工的继续教育,他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技术骨干,并特别注重对青年科技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养成,使他所领导的机构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和向全国造船部门输送人才的摇篮。 辛教授一生所展现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风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恐怕还不止这些,但我相信,只要广大造船工作者能够充分继承和弘扬上述五点精神,我国就一定能早日实现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的迈进。本传记的问世,必将使辛一心先生热爱中华、献身祖国科教事业的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发扬光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杨槱 2012年4月21日于上海

内容概要

  1912年,一个未来的中国造船学者降生在人杰地灵的江南水乡无锡。他在1934年毕业于时称东方MIT的国立交通大学,两年后又远渡重洋,迈入世界顶尖级舰船科学殿堂,从此,振兴中国造船业与海军成了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伟大理想……  《辛一心传:一个中国造船科学家的奋斗》生动再现了辛一心先生当年在船舶的设计建造、科研、教学、著述和学会活动等领域的诸多感人场景,精彩记述了他为祖国的造船事业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这是一个中国造船科学家自强不息的成长史,是我国造船界前辈呕心沥血的奋斗史,也是新中国造船事业历尽艰辛的创业史。

作者简介

辛亨复,辛一心先生次子,1948年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上,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在美留学、工作十二年,回国后笔耕不辍。已出版的人文社科类泽作有:《思考——我的爱好》、《论现代散文》、《权力角逐——政治领袖的成败之道》、《纽约简史》、《政治与构想——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续和创新》、《人权与帝国:世界主义的政治哲学》等。

书籍目录

序一 杨檩 序二 王荣生 前言 第一章 “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一、远祖辛弃疾 二、近相的迁徙 三、“世绍耕读” 四、新学、新家、新希望 五、家中期待的男孩 六、“一心”的渊源 第二章 幼受庭训,学跨中西 一、父亲辛干 二、严格的家教 三、童年时性格无比坚强 四、舞弄棍棒的结果 五、少小离家,求学南京 六、博学多才,志存高远 七、和军事教官的斗争 八、高二考取清华 九、入学交大 第三章 庚款留英,攻读有成 一、报名前的准备 二、投考造船学科 三、回家成婚 四、忍耻是为了雪耻 五、造船业紧系祖国荣辱 六、庚款留英的由来 七、录取和准备出国 八、攻读造船工程 九、攻读造舰工程 十、心系祖国神圣抗战 第四章 初登杏坛,蜚声两北 一、毅然离英,勇赴国难 二、经美返沪,由港抵渝 三、恪守先约,耿直不阿 四、国立西北工学院 五、年轻教授的第一堂课 六、盛况空前,影响久远 七、“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八、运筹内陆,志在沧海 九、无形的人格力量 十、爱国情怀,贫贱不移 第五章 投身造船,企校并举 一、左右逢源,水到渠成 二、招商局与交通大学 三、主持抢修六大江轮 四、多做实事,不计名义 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六、驱除倭寇,复员东归 第六章 忧国忧民,企盼光明 一、回乡团圆,定居上海 二、领导才干,有口皆碑 三、满腔热望,终成泡影 四、创建验协,“外争国权” 五、爱生帮困,尽心竭力 六、保护学生,肝胆相照 七、“我是不走了” 八、迎来新时代的曙光 第七章 自主没计,快速起步 一、临危受命,旗开得胜 二、创建当代中国船舶设计机构 三、厉兵秣马,常备不懈 四、广罗人才,壮大队伍 五、“兼容并包”,海纳百川 六、顾全大局,一心为公 七、科学管理,功效卓著 八、完善制度,知人善任 九、在职教育,诲人不倦 十、提携后学,长者风范 十一、尊重前辈,仁厚为人 十二、克己奉公,关怀部属 十三、设计一事,蒸蒸日上 第八章 发展科研,开山奠基 一、创建当代中国船舶科研机构 二、创建中国第一座船模试验池 三、科研事业,前景广阔 四、丰富藏书,放眼世界 五、高瞻远瞩,培养青年 六、赴苏考察,呕心沥血 七、光明磊落,直言敢谏 第九章 热爱教学,匠心独运 一、教书育人,视同天职 二、精心备课,侑循善诱 三、授课艺术,精益求精 四、“一张一弛”,严宽相济 五、精品课程,源远流长 六、爱国教育,贯穿始终 七、“造船界的全才,全方位的教授” 第十章 好学不倦,笔耕不息 一、夜以继日,自编教材 二、“抽闲执笔”,刻意创新 三、博采众长,与时俱进 四、著书立说,无偿奉献 第十一章 学术兴会,众望所归 一、后起之秀,初露头角 二、倡导学术,促进交流 三、努力复会,创建船协 …… 第十二章 言传身教,家中楷模 第十三章 英年早逝,功业长存 后记 辛一心先生年表 辛一心先生论著一览 辛一心先生原著选登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945年复员到上海后,辛一心继续担任招商局船务处副处长和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教授,并兼管造船系系务。 同年11月,辛一心回无锡北乡辛巷与家人闭聚。时父亲辛干因拒绝在日伪政权底下办学,已赋闲在家八年之久,抗战胜利后,正准备去无锡图书馆为国家重建做点工作。儿子辛元欧则已年近9岁,距上次同他父亲留英归国后在上海的两周相聚,已逾五年之隔,刚见到父亲时,竟不相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时在家乡传为佳话。 随即,辛一心把长期与他分离的母亲妻儿接到上海定居,住在华山路交通大学正门对面的校外教授宿舍内。在只身经历了将近整整十年的颠沛流离之后,他总算有了一个安定的家。他将自己携带多年的吴挚甫《古文辞读本》交给了童年和他共读文史名著、互相争看《资治通鉴》的胞姐作为纪念。此时,他姐姐辛品莲已在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执教有年,弟弟辛一行则继续在国立西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读大学四年级。 二、领导才干,有口皆碑 招商局在接收了日伪船舶并接管了美国的一些剩余物资后,船舶吨位达到将近40万吨。其船舶种类很复杂:有万余吨的自南轮,亦有大、中、小型登陆艇,大湖型散货船,N3型货船,以及一大批内河船、长江船。面临如此大量的旧船,修建任务十分繁重,由此而造成的技术、组织、人员、检验、外事、船厂等各方面的问题纷至沓来。但辛一心以其出众的才干沉着应对,井然有序地完成了各项紧迫任务。他先后领导了接收到的日伪船厂的改造工作,组建了招商局第一、第二、第二三等三家船舶修造厂,主持了美国援华的百余艘船舶的改建工程。原西北工学院机械系46届毕业学生、当时在招商局船务处一起参与这项改建工程、建国后曾任上海船厂厂长的冷大章后来回忆说:“辛一心教授在管理这项工作时,抓得极为细致,虽然劳累异常,但却任劳任怨,有条不紊。我们在他的领导下,确实受益良多,我后来能负责一个大船厂的工作,是和他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广大同仁有口皆碑。船长和轮机长们既佩服他的处事才能,更感到他待人和蔼可亲,都一卜分乐于接近他,公认他为造船界和航运界不可多得的领导人才。原先还有一个工程委员会管理各项修建工程的,后来该委员会被撤销,全部修船任务干脆都交给辛一心负责,并任命他为招商局总工程师,除领导修船外,同时兼管造船。

后记

撰写我父亲的传记,原本只是想作一次尝试,因为我觉得自己既非专业作家,又不在造船行业,唯恐成书不够专业而有辱先人;另顾及先父英年早逝,其职业生涯未满二十年,生怕篇幅或显不足而有负众望。幸好初稿成文逾10万字,超过原先计划。家中所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但丁传》一书,内含意大利作家薄伽丘和布鲁尼分别撰写的两部《但丁传》,总字数为8万,这就是当初我为本传记设定的字数下限。 本书的写作方法也许和通常的传记略有不同,即大量直接引用原始材料中各位作者的原话,这样可以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所叙述的内容更生动,同时也可避免由于我作为传记主人公之子的特殊身份或许带来的自吹自擂之嫌。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自始至终觉得,父亲的爱国情怀、学术思想和领导艺术尚可进一步得到深化。本人殷切希望,这部传记的出版仅仅是抛砖引玉的一个开端,今后还会有更深刻地反映父亲人生轨迹的好作品问世。若本书的发行能够有助于振奋我国青年一代的民族精神,从而为实施建设科技、人才与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稍尽绵薄,则足以使作者聊以自慰。同时,也欢迎读者用电子邮件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我的电子邮箱是:xinhf@yahoo.com.cn。 人物传记一般只写到主人公逝世为止,本书也不想打破这一惯例。然而由于父亲的患病过程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国际环境,父亲逝世数年后中国又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父亲虽已盖棺多年,但亦未能躲过这场浩劫。作为一部完整的个人传记,我认为在正文后加进这两部分内容是完全必要的。下面就按时间顺序对父亲逝世后所发生的有关事件进行叙述: 先来说父亲之病及卒。 父亲的墓和祖父的墓只相距数排,两人辞世仅一年之隔,我太姑公所写挽联中的“两度哭君家”就是指此。祖父享年70,应高于当时我国男性的平均寿命;而父亲终年45岁,则无论如何都属于英年早逝,甚至夭折。以后祖母、姑母、叔父相继去世,享年均在85岁上下。长兄因心脏病突发于2007年2月去世,享年70岁。 对于父亲的意外早逝,当年组织上曾颇感疑惑,因为从父亲病情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似乎存在疑点。如果父亲是在自然状态下患癌症,并在12月初已发展到了肺癌的最后阶段,那么病情一定会在父亲出国前的体检胸透或11月6日英国医院的肺部检查中有所反映。据此判断,父亲在出国前至抵英初的轻微咳嗽应不属肺癌症状。在英国那次就医出院后,父亲先出现每餐下咽困难但感觉腹中饥饿的症状,然后才有剧烈的咳嗽,这恰恰与后来多位苏联著名医生会诊后的结论,即父亲的癌病系从胃部蔓延至两肺相吻合。 当时世界正处于两大阵营的严重对立状态,而父亲此行的目的,又仿佛同中国海军发展计划有关,英方后来可能获得了有关情报,因而临时取消了原定的所有与英国海军有关的考察项目。此外,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反攻大陆”的军事部署正甚嚣尘上,美国对台湾又从经援升级为扶植,中美关系在1957年年中开始严重恶化;而中国和苏联则于同年10月15日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即“核协定”。11月初,毛泽东主席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赴苏联参加世界共产党莫斯科会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筹备委员会由程望、辛一心、张文治联署,致电苏联造船科学研究院施孟斯基院士转全苏造船工业科学技术协会,“热烈祝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 父亲近一年前访苏时就曾考察过核潜艇制造,并登上过新建的核潜艇,那时苏方对中国代表团非常友好,技术上可以说也没有什么保留。当然参观核潜艇一事双方均未对外公开,父亲回国后也从未与家人谈及,直到刘应虎先生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与人说起,我才得以知晓,且刘应虎先生称父亲为“(中国)海军的首席科学家”。但其后的访英,父亲的感受却迥然不同,他觉得英国人是在敷衍,所以他最后把原先打算送给他留学英国时皇家海军学院的教授和同学的礼品全都原封不动地带了回来。 又据何志刚、颜家骥先生回忆,他们在父亲赴英前与之有过较频繁的接触,清楚记得父亲在10月17日离京前还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并无明显咳嗽症状,但于12月8日回京时,却已躺在担架上,被抬下飞机,一月半之间竟判若二人。癌症发展之速,世所罕见。 正是出于这种疑惑,组织上在父亲回国后,向我们要去了父亲从英国带回的所有药品进行化验,与此同时,父亲的暴卒在内部也被当作一起事故来处理,当时对外都没有公开。甚至连他病重住院一事,告知范围也相当有限,以致许多造船界人士在获悉父亲逝世时,都感到非常突然。 后来,随着全球两大敌对阵营的消失,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以及海峡两岸紧张关系的日益缓和,人们对于冷战时代剑拔弩张的国际形势渐趋淡忘,从而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父亲的英年早逝系其积劳成疾所致。 回想当年父亲临行前母亲在衡山电影院不禁多次流泪的伤感情景,仿佛她已预见到了父亲这次出访将造成的悲剧性结局,我一直在问自己:难道人真有一种心灵感应存在? …… 同年4月,一群年逾八旬的老学长专程前往无锡市吴文化公园船桥史馆内的辛一心先生纪念室,瞻仰父亲的铜像并敬献“饮水思源”的横幅,上款是“拜谒辛一心老师”,落款为“上海交大造船系47、48届学子”。 2007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702研究所考虑到近年来“在出色完成科研生产、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中,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和先进人物。为纪念702所创始人辛一心先生,弘扬先辈精神,鼓励职工为702所的发展,为中国船舶事业创新创业而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作贡献,特设立‘一心奖’。” 200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宗光女士主编的《老交大名师》一书,全书收录了包括蔡元培、唐文治在内的共29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交大著名教授的故事,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先生在该书序言中还两次提到父亲的名字,足见他在交大的影响深远。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步伐不可阻挡,事实终于重新以其本来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父亲最后仍以他一生“培育英才的良苦用心,献身科学的人格力量,一心为公的高尚品质和助人为乐的博爱精神”,以“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洗净了中国一个狂乱的历史时代在他身故后给他带来的种种耻辱。正义终究战胜了邪恶。 虽然父亲不幸英年早逝,“他的才华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中国造船业寄托在他身上的厚望也未及充分实现,但是他那短短十三年的造船生涯已在中国造船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并对中国造船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他生前所取得的许多成就都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大力扶持和各方同仁的有力合作。在他逝世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的造船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已步入世界造船大国之列。他创建的船舶产品设计处,现已发展成能够自行设计国内外所需任何新型船舶的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他创建的造船科学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作为亚洲最大的船舶科学研究基地和中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重要支柱的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他作为创建者之一的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现已发展成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他培养的一大批学生,已分别在船舶设计、科研和教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他作为创始人之一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已成为在行业中发挥重要学术交流作用的专业学会;他创办的《中国造船》学术期刊,已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都已成为父亲留在他生前无限热爱的祖国大地上的一座座巍峨的丰碑。 正如尤子平先生所说:“辛先生的爱国觉悟、学术思想和工作实践,为我们今天造船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优秀的后备人才,开创了科研设施的建设,他的功勋和业绩,值得后人永远纪念他!感谢他!学习他!” 亦若俞伯良先生所言:“先生一生虽然短暂,但其所播之种已结硕果:当代我国造船界领导层和知名学者中,先生所栽之桃李不乏其人;当年为之创建奋斗之科研机构与试验基地亦已根深叶茂,名闻遐迩。先生之功绩当泽及后代,熠熠长存。” 父亲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系我国已故著名造船学者、科学家辛一心先生的传记,是迄今为止关于他生平的最详尽的实录。阅读本书,读者不但可以了解老一辈中国造船工作者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而且还能够从中感受到在他们所生活过的那个年代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变迁。 ——杨槱 2012年是辛一心老师诞辰一百周年。百年间的历史长河,新生了许多,湮灭了许多,也忘怀了许多。但辛一心老师在中国造船界所创建的丰功伟绩,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所焕发的高尚精神,却是亘古不变。中国终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造船强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是我们对辛一心老师的最好纪念。 ——王荣生


编辑推荐

《辛一心传:一个中国造船科学家的奋斗》生动再现了辛一心先生当年在船舶的设计建造、科研、教学、著述和学会活动等领域的诸多感人场景,精彩记述了他为祖国的造船事业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这是一个中国造船科学家自强不息的成长史,是我国造船界前辈呕心沥血的奋斗史,也是新中国造船事业历尽艰辛的创业史。

名人推荐

今天我再怎么说也无法表达出我对辛一心同志的崇敬之情。辛一心同志的高大形象一直萦绕在我不尽的思念之中。 ——程望 本书系我国已故著名造船学者、科学家辛一心先生的传记,是迄今为止关于他生平的最详尽的实录。阅读本书,读者不但可以了解老一辈中国造船工作者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自强不息的奋 斗历程,而且还能够从中感受到在他们所生活过的那个年代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变迁。 ——杨檩 2012年是辛一心老师诞辰一百周年。百年间的历史长河,新生了许多,湮灭了许多,也忘怀了许多。但辛一心老师在中国造船界所创建的丰功伟绩,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所焕发的高尚精神, 却是亘古不变。中国终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造船强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是我们对辛一心老师的最好纪念。 ——王荣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辛一心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