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武官生涯三十年

易非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作者:

易非  

页数:

449  

字数:

34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本30万字的《风云激荡一个老武官的外交生涯》2003年1月问世后,在书坛引起轰动,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时隔6年之久,在亿万人民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前夕,经作者缜密修订后,又奉献给读者。 这本书致所以受到人们青睐,我认为有四点: 第一、特殊年代的独特书稿。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大政,军队大事,都面临百废待兴的状态,外交战线更是急需人才派往国外,开展外交工作。新任国家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决定从人民解放军挑选一批师团干部、经过短期培训,为驻外使馆正副武官补缺。易非就是那时从陆军团的副政治委员调任武官工作的。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千就是30年,把人生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人民共和国。他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他在奔波武官岗位上的真实写照。这正是沥血三十载,奇迹入青史。 第二、历史的记载,传承着历史。易非担当武官30年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东北亚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我国外交战线格局和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党中央、中央军委运筹帷幄,指点江山,驾驭全局,争取胜利。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国家的繁荣,必须开展外交战线上军事外交领域的新天地。驻外使馆武官处,就是从事军事外交工作的部门,与驻在国的国防部与军事机构有密切的联系。书作者易非准确地选好角度,回忆和记载对历史有价值的人与事,既对从事过这项工作的战友们一种追思,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史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它会永远的传承下去。 第三、书稿展述朴实无华,全书结构严谨丰满。我知道易非不是语言文字学者,但他行文札实、逻辑性强,全书30章,从记录“进入外交战线”,继赴岛国印度尼西亚和老挝开展“帐篷外交”,又到中国近邻巴基斯坦,再远涉北美加拿大、险入北极圈探秘……,记事准确,脉络清晰,各种出场人物包括驻在国领袖、政要、贤达、百姓,有人性味,有个性特点,为读者提供了许多动人心弦的新思维、新概念,受益匪浅。 第四、点缀海外风光,引动读者兴趣。诸如印度尼西亚海上风云,巴基斯坦民族风情,北美大国加拿大的风貌,北极圈里罕见的风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令人向往。特别当今的旅游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一种产业,读此书,为不少人增添了世界地理和风土人情的趣闻,能起到导游的作用。 “风云激荡方显英雄本色”,这是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为该书的题词,也是对易非在外交战线上取得成就的肯定。而易非的老领导张铚秀将哥和胡伟将军挥笔写得更明确,易非就是我国“外交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在我的老战友中,有一批人长期从事军事外交事业,但像易非在这个岗位上干这么久,实属少有,又值他九十高龄之际,著书立说,令我钦佩。 简言评之,略谈感想。

内容概要

  《武官生涯三十年:易非将军回忆录》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国庆60周年的感赋以及出版序言和再版序言。第二部分介绍了作者进入外交战线的经过。第三部分介绍了漂浮在海上的珍珠,介绍了作者在印尼做武官的经过。第四部分是丛林王国的暴风雨。介绍了作者在老挝做武官的经历。第五部分是生活在友谊的海洋里,介绍了作者在周总理逝世后对周总理的思念和在巴基斯坦做武官的经历。第六部分是肩挑两样的北美大国,介绍了作者在加拿大做武官的经历。第七部分是再版说明,讲述了一些作者对外交工作的感悟和对一些外交事件的看法。第八部分是后记和再版后记,讲述了作者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的一些幕后花絮和出版后的一些小插曲。
  总而言之,《武官生涯三十年:易非将军回忆录》语言生动平实,易于理解,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和意识形态色彩,是我们了解外交事务,了解相关国家的一本生动的教科书。

书籍目录

再版序言
再版补充说明
进入外交战线
第一章 衔命北上
第二章 进入武官训练班学习
第三章 筹建使馆准备出国
漂浮在海上的珍珠
第四章 赴印尼履任
第五章 目睹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后的冲击波
第六章 震撼印尼社会的事件
第七章 回国休假
第八章 一波三折的万隆亚非会议
第九章 告别印尼
丛林王国的暴风雨
第十章 支持老挝抗美救国
第十一章 帐篷外交
第十二章 寮二营胜利突围
第十三章 红色亲王成功越狱
第十四章 贡勒政变
第十五章 南塔风云
第十六章 主持代表团工作
第十七章 进入右派统治区——万象
第十八章 右派阴谋发动反革命政变
第十九章 中右合流
第二十章 坚持阵地准备应变
第二十一章 美国的战略意图和战局走向
第二十二章 老挝人民抗美救国斗争取得最后胜
生活在友谊的海洋
第二十三章 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
第二十四章 进入巴基斯坦
第二十五章 军事政变
第二十六章 两军友好来往
第二十七章 凝结着中巴友谊的喀喇昆仑公路
肩挑两洋的北美大国
第二十八章 远赴加拿大
第二十九章 中加两军友好交往
第三十章 值得尊敬的老将军
第三十一章 吊古战场
第三十二章 武官团和武官们的活动
第三十三章 魁北克的狂欢节和独立运动
第三十四章 北极探秘
第三十五章 任满回国
第三十六章 友谊长青
后记
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衔命北上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从部队走上军事外交工作岗位。 那是1950年1月的一天,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 早晨,东方地平线上出现鱼肚白色,转瞬间一个大火球穿过云雾,跳出海面,把大地照得通红。 海门,这个新解放的浙江海滨小城市,经过一夜沉睡以后又恢复了生机。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但是,当人们看见20公里以外的大陈岛时,又提心吊胆,不知什么时候灾难会突然降临到他们头上。 大陈岛是国民党“反共救国军”王仙金的老窝。 王仙金部有100多人。解放前,王以海门为依托,从事海盗活动,专门打劫浙东海面来往商船。国民党虽派部队清剿,但王神通广大,结果失败。 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委任王为“反共救国军”浙东游击支队司令。王即以大陈岛为根据地,经常派人侵入海门地区。袭击我方工作人员,破坏政权建设和土改工作,并且扬言要“血洗海门”。 为了粉碎蒋军的阴谋,打击王的罪恶活动,上级命令我(时任62师186团副政委兼主任)带一个营进驻海门,并兼任海门区区委书记,帮助地方剿匪反霸(这个名词如今也有,但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当时的匪霸,主要指国民党及其残余势力)。 海门区是县级单位,直接属I临海专区领导。海门区长徐德同志是个老同志。解放战争时期,领导浙江地区地下党,为解放浙江作出了贡献。我与徐德同志研究后成立了工作组,与地方干部深入群众访贫问苦,了解王活动情况和活动规律,然后与区领导一块研究,制定工作计划,以便发动群众,加快土改,打击王的活动,巩固海疆。 除夕前一天,我们团政委施义之同志从路桥打来电话,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老易,”施政委说,“你要去吃‘洋饭’了。” “吃‘洋饭’?”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哩。 “政委,你不要开玩笑了。” 施政委精明强干,有勇有谋,不到30岁即当了团政委。 “谁开玩笑?”施政委反问我一句,语调亲切而愉快。我毫不怀疑,他在为我的新任命而感到高兴。“上级决定调你去做外交工作,这不是去吃‘洋饭’了吗?” 我放下电话,心中茫然不知所措。 做外交工作,我当然愿意。但是我想,我不是这块料。我一不懂外交业务,二不懂外文外语,三文化水平不高,知识面很窄。我已经30出头了,如果做外交工作,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困难很大,不如改行干别的工作更有发展前途。 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师政治部来电话说我的工作有变动,要我做好准备,新年后到师部报到。同时调动的还有我的夫人钟建华,她当时的职务是海门区政府秘书。 组织上已经作了决定,只有等机会再提意见。 1950年元旦后我离开部队时,聪明的王营长和刘健身教导员召集部队,要我讲话。刘教导员说,易副政委要离开我们了,请他跟大家讲几句话,作为临别赠言。 大家感到有点突然,怎么说走就要走呢?面对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孑L,我的思绪立刻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那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是如此场面壮烈。那时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司令杜聿明率几十万精锐南逃,被我军包围在永城东南陈官庄狭小地区。为了逃脱被我军歼灭的命运,蒋军不顾一切向南突围。当时我团担任阻击任务,所处地段正是蒋军突围必经之地。蒋军在督战队的监视下,根本不讲战术,成群地向我阵地轮番冲锋,企图从这里打开缺口,向南逃命。我们的干部战士是那么勇敢,那么沉着,多次把敌人的冲锋打了回去。当我到前沿了解情况时,看到阵地前面十几米的雪地上堆满了敌人的尸体。敌人都是在冲锋时被我军机枪、手榴弹打死的,有些是被战士的刺刀捅死的。我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看到这场面,可以知道我们的战士是多么勇敢和机智,以及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 当时,我要到阵地前沿视察,营教导员马贝乐和连排干部怎么也不让我去,因为双方距离太近,敌人随时都会发起冲锋,非常危险。他们自己把生死置之度外,而对我却百般关心爱护,我理解这种感情和战友情谊是多么深厚伟大,但还是谢绝了他们的好意,来到前沿视察。 其实,淮海战役根本没有前后方。团指挥所就在部队阵地后面,相距不到100米。敌人的炸弹和炮弹不停地在周围爆炸,随时都能把指挥所掀翻,我的右耳就是在那时震坏的。 今天,他们坐在我面前,用亲切的眼光看着我,等待我最后一次讲话。特别是那个“小广西”(他的名字我已经忘了),他昨天刚向我送来决心书,保证在新的一年中要加倍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当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面对这样的好战友和同志,我的内心有些激动,我确实舍不得离开他们。我只能勉励他们加倍努力,完成剿匪反霸任务。P3-6

后记

我的《武官生涯三十年》一书出版后,获得了京内外读者好评,心中十分欣慰。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老战友杨文美来信说:“大作是军事战线与外交战线的真实写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材。”杨文美强调,“从南征北战到外交(战线上)错综复杂的斗争,写得文学性、可读性很强,……特别是提到海门小镇情况时,感到特别亲切。” 干休所一位老司机,看过书后对笔者说:“像你们这样的干部现在是没有了。”停顿了一会以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就是有也不多了。” 他指的“你们”就是说不是我个人,而是我们这一代人。这位老战士虽然没有长篇评论,但短短两句话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他从书中可以看出,我们这一代人在党的领导下,战争年代不怕苦不怕死,和平时期一身正气,像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这一评论,印证了杨文美说的拙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材”。 老战友叶淑文看过拙作后,也印证了杨文美的评价:“我看到你们休假后回印尼使馆与孩子分别时的场面,不禁流下了眼泪。” 今年4月,浙江省海门老战友周承训来信时提到此书时说,“你所写的那本回忆录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并有很多域外风光,吾辈难以涉足,因此我把它视为珍品,爱不释手。” 周老说:“我希望此书能早日再版。再版时,如果有较大补充,祈望再寄我们一本,我们将把它视为传家宝。” 我家江西南昌县原政协副主席杨先涛和军报名记者黄进琪,将拙作浓缩成文章,分别在江西省老干部局刊物《老友》和南京新四军研究会刊物《铁军》上发表。 除上述情况外,近来有的新四军博物馆来信来人向我索取文物和刊物,我也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我的回忆录早就没有了,只能欠账。为了满足战友、朋友和同志们的愿望,我决定再版此书。为了我们这一代武官在外交战线上作出的贡献,我愿意这样做,也应该这样做。 2011年11月


编辑推荐

《武官生涯三十年(易非将军回忆录)》的作者(易非)是共和国第一代武官。该书详细记述了作者在担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老挝、巴基斯坦、加拿大等国大使馆武官期间,历时三十年的军事外交生涯。全书内容丰富,向读者呈现了鲜为人知的外交史实、有关国家的风土人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早期军事外交的重要史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武官生涯三十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