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翻译变体研究

黄忠廉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作者:

黄忠廉  

页数:

35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决定了这次翻译高潮最突出的特点。

作者简介

黄忠廉,1965年生。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俄语系,1990年获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留学白俄罗斯国立语言大学。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翻译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译协科技委员会委员,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跨世纪学术骨干。
专著或合著有《翻译本质论

书籍目录

本书导读
前言
第一章 翻译变体概说
第二章 采撷精华——摘译
第三章 再现精华——编译
第四章 转述精华——译述
第五章 浓缩精华——缩译
第六章 综述精华——综述
第七章 综述评论——述评
第八章 译结合评——译评
第九章 改头换面——改译
第十章 译而阐释——阐译
第十一章 译结合写——译写
第十二章 引译作据——参译
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用分离示踪剂确定残余油饱和度  发明概述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了的获得油藏信息的方法,其发明事实依据是:油水之间的分离示踪剂的推进速度取决于其分离系数和岩石中的残余油饱和度,溶干水而不溶于油的示踪剂的推进速度仅与可被水波及的孔隙空间和注入速度有关。两种类似的示踪剂注入一口井中,并流向或流经第二口井,示踪剂峰值的分离将有益于确定两井之间的含油饱和度。通过对第二口生产井或观察井的测井,本发明提供了确定示踪剂的到达时间及曲线形态的方法。该方法不限于两口井。  实施方案解释  [2]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之一是:向水溶液中注入放射性分离示踪剂(如含放射性碘131的碘代乙醇)及第二种仅溶于水的放射性示踪剂即含钴60的氰络合物,然后采用r射线光谱测井仪在观察井中定期进行测井。放射性示踪剂通过观察井时,测井仪可测得每种示踪剂的到达时间和注入量,据此数据即可非常精确地确定残余油饱和度。  [3]方案之二是:向一种矿化度与油层盐水矿化度明显不同的水溶液中注入放射性分离示踪剂,生产井或观察井的感应测井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测得注入盐水的到达时间和注入量;而r射线测井则确定一段时间内分离示踪剂的到达时间和注入量,据此数据即可确定残余油饱和度。  4]在注入示踪剂为淡水或矿化度与地层盐水不同的盐水的第二种方案中,盐水的矿化度可高于或低于油层盐水的矿化度,尽管该方法通常并不实用,因为大多数处理后的注入水以前均采自所研究的地层。然而将水或盐水作为第二种示踪剂注入也有一些实例。  [5]两种示踪剂不必同时注入,但最好同时注入,这可简化残余油饱和度的计算。两种示踪剂的到达时间及浓度曲线可通过一系列的测井作业来确定,可采用任何所需的注采井井网及其组合。  [6]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不干扰地下原油即可确定残余油饱和度,不必采集并分析地层岩样和/或流体样。此外,该方法还可确定其他有用的油藏信息,如孔隙度、垂向扫油效率等。  (黄忠廉摘译,刊于1996年《国外油气科技》踪剂采油专辑)  【分析】这是一篇美国专利说明书。专利说明书的结构一般分为标头、正文和权项三部分。专利说明书的标头部分通常有专利号、国别标志、申请日期、申请号、国际专利分类号、专利标题、申请者等七项,作为专利的扉页内容,印在第一页上。限于篇幅,此处只摘录了原文标头中的专利号[11]、标题[54]和发明者姓名[75],文摘也予以略除。  本篇摘译是笔者应某石油课题的要求,为出版1 996年《国外油气科技》(示踪剂采油专辑)而做的。因此删除了原文中的发明背景与权项两部分,即段[1]、段[2]NN(103,只选用了发明概要和实施方案解释两部分,即段[3]、段[4—5]和段[7—9]。这两部分是发明的核心内容。现场石油科技人员只想了解新的处理原理及其操作方法,对发明领域及其现状兴趣不大,原专利申请人要求受法律保护的技术范围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利用此时显得不重要,因而摘译者仅选择了反映发明特优点的“发明概要”(原理)和介绍最佳操作手段的“实施方案”(方法)两部分。  原段[3]中删除了which is spaced from the iniection well,是因为在现场中井与井本来就是相隔一定距离的,况且原文未说明距离的量,因此毋庸赘述。  原段[4]首句在翻译时据上文语境意义删除of the invention:原段[6]实际上是原段ff43和原段[5]的重复,初稿方案本身就是最佳方案,再选用US4071 756所述的示踪剂已是退而求其次了,原段[7]删除了词组in actual practice,它与后面的practical的语义内涵重复;原段[8]删除一个句群,该句群介绍了注入井、生产井和观测井的位置关系,与残余油饱和度的确定关系不大,属于次要内容,全文至此,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已译介完毕。  第四节摘译的基本原则  由摘译基本方法可以看出,摘译也不是随意而为,要不,就成了为译界不齿的胡译、乱译,摘译自始至终都应遵守一定的基本原则。(参见黄忠廉、熊礼贵,1997)变译的总原则是为读者服务,为切实满足特定读者的特定需要服务。具体落实到摘译层面上,表现为:  一、内容的重要性  一篇文献,总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具体而言,一篇文学作品,有其精彩的华章;一篇科技论文有其核心内容,出新出奇之处,些精彩、新奇的部分,即是译文读者感兴趣的对象。任何开头、引言、中间插曲、题外话等,都是陪衬。摘译就是要突出原文的重点,摘选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以反映中心,不能主次均衡,更不能以次充主,译者应修炼把握一文一书的重要部分的功夫。如例10从不同层面对不同对象采用了不同重点的摘译。  二、内容的选择性  无论是摘译原作的中心内容,还是摘译原作的某一部分,都具有选择性。前者的选择对象较多,后者较少。如果文献的中心内容涉及某一领域的诸多问题,而摘译者或译文的读者只对其中的相关方面感兴趣,那么这个方面就是摘译的对象。选择性的另一层含义是译者,最终是读者对原文可持选择的态度,原文并不是处处对读者有用,读者在利用原文、开发国外信息时是各取所需,需求不是千人一律的。如例1译者只是把太空中水的存在作为科学事实来报道,将研究过程、条件及其意义略去,当然若是译给专业人员看,摘译的就要更详细了。  再如众所周知的前苏联翻译学家巴尔胡达罗夫的译学论著《语言与翻译》(蔡毅、虞杰、段京华编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在某些章节用过多的篇幅论述语言学本身的问题,造成冗长信息过多,偏离了翻译或语言与翻译这一中心议题,而且在行文阐述方面,有些地方不够紧凑,所以编译者译时有所删节。  三、选择的针对性  译介域外文献,无非是想让译语读者了解世界文化,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只有最新最重要的、读者最感兴趣的信息才能为我所用,尤其是在科技方面。科海浩淼,必须有针对性地翻译域外科技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以号住世界科技发展的脉搏,把握科技发展的动态。而文学摘译则要选出国内读者感兴趣的优秀作品的精彩片  断,如果需要,或者全译本不能立即与读者见面时,可以摘译其中的精彩部分,以飨读者,国内许多外国文学期刊就是如此处理的,如《译林》上许多长篇选登。针对性的不同,也致使变译的方法不同,如外国人研究茅盾作品时,对外国读者做了注释,这相当于本书第十章所论的“阐译”,而将这些论文译成汉语时,这些注释对中国读者用处不大;另外,大段复述故事梗概或茅盾生平的材料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熟知,这两种情况均有删节。先是外国作者为满足本国读者的需求,进行阐译;同样是为了满足本国读者的需求,中国译者则采用了摘译。两种变译行为,足见其针对性是极强的。(见李岫,1984:46)  四、内容的简要性  瞄准了新意和目的,确定了主旨,传达过来的信息还需简单明了。由于外语的形态丰满,注重描述,加上某些作者语言不简练,作文不得要领,详略不当,主次不分等等,摘译者在理解原文主旨的前提下,可以削掉一些枝节,让主题变得鲜明,文字更精练,中心更突出。  五、结构的整体性  摘译是相对于全译而采取的变化形式,部分是相对于整体而言的。一篇文章,一本书,拿到手,只有先了解其基本内容结构,才能有所摘,有所选。各类文献的形式结构不尽相同,但大致相仿,万变不离其宗。在一篇文献中,何处信息重要,何处信息次之,摘译者必须有个全貌的把握,立在全篇的高度,才能一览众山,胸怀全篇,取己所需。省去部分内容后,从宏观上看,必须注意剩下部分的关联问题,使上下文贯通,确保原文宏观结构上的相对完整性。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翻译科学研究可划分三个层次:现象层、规律层和原理层(黄忠廉,1998a),分别研究翻译中的WHAT,HOW和WHY。就翻译变体(简称为“变译”)而言,变译现象研究已部分完成(黄忠廉,1998b,1998c,1998d),变译原理研究《变译理论研究》现已得到199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而本书则研究变译的规律层面,研究变译的实际操作问题。  翻译方法的研究无非是促进译者翻译能力的提高和完善。在整个翻译研究中,翻译方法研究是个热门环节,而热点以往多集中于全译方法的研究,变译的研究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全国通用的高校翻译教材和译学论著极少涉及变译的方法,国外也暂未见到类似教材与著作。  依我看来,翻译方法按保存原文完整性程度,还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全译,二是变译。全译技能是现行绝大部分翻译著述所说的内容,本书则专讲变译之道,研究了变译的概念、种类及其结构、变译论提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着重研究了十余种变译技能。每一种变译技能自成一章(详见目录),每种变译技能训练又大致分为四部分:  1.变译例析  选出原作变译,并加以分析,有助于读者对变译形成感性认识。篇单位一般为篇,由于篇幅有限;所选篇幅力求小巧,力争说明问题。据不同的变译方法,每章“变译例析”部分选材可能涉及文艺、社科、科技三大文体范畴,篇数不等。  2.变译的基本方法  结合上述译例分析,归纳所能用到的和可能用到的基本变译方法,同时随文引例说明。有总结,有分析,做到有血有肉,是对感性认识的初步总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一节讲的是方法论,比较重要,着墨最多。  3.变译的基本原则  把变译方法上升到规律性认识,是变译实践的指导原则,结合训练材料精讲变译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对变译方法的理性思考,让学习者学到思路。只要可能,也力争用短篇译例说明问题,或集中利用已引例子说明变译的基本原则,与前面两部分形成关照。  4.变译小结  小结是对本章内容的概括,以便对变译基本方法与原则有个全貌了解,对每种变译技能形成总的认识;全书写作思路是遵循“实践一一理论”的程序,便于变译技能的培养与认识。  各章的例子均统一排序,例子中段落前的序号均为笔者所加,并放在括号亡 )里。例子有借来的,打了收条;有自译的,已发表的注明出处;有的例子前面用过,后面换个角度复用,实行多层面利用,也省去不少用例篇幅。同时,由于各种变译样式之间存在梯级和包孕关系,前后变译方法与原则之间有承继,有省略,有的前面详说了的,后面就略谈,或相反。在变译活动中,往往是多种变译技能综合运用的,为保证变译技能研究的相对完整性,本书采用单独论述。本书例证均引自笔译实践,由此而得出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口译活动。  同“翻译”名词一样,“变译”一词也身兼二任,既指过程(变译活动),也指结果(变译作品),二重词性并行使用,便于论述。另外,本书所论的均是各种变译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不一定全面,还有待于丰富和完善。  翻译变体的全面系统研究,这还是第一次,也就是说属于草叫;举步维艰,犹如十月胎儿坠地,带有毛腥,作为新生儿,它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得到呵护,也希望得到包容,当然更希望指正。初生之物,其形必丑,有关“变译”的研究还需大家来支持和参与。


编辑推荐

  翻译变体的全面系统研究,这还是第一次,也就是说属于草创。举步维艰,犹如十月胎儿坠地,带有毛腥,作为新生儿,它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得到呵护,也希望得到包容,当然更希望指正。初生之物,其形必丑,有关“变译”的研究还需大家来支持和参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翻译变体研究 PDF格式下载



黄忠廉教授的书是值得一读的 尤其这本书对于从事、研究变体翻译的人们很有帮助。


“翻译变体研究”,是我第一次在当当网上买的一本书,第二天就到货了,让我很满意,还是69折呢,很便宜,可能因为很早就出版了,看起来有点旧,总之很满意,我会继续在当当买书的


还没看,翻译老师推荐的,应该还可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