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届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第3卷)

荣宝斋出版社 荣宝斋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荣宝斋  

作者:

荣宝斋出版社  

页数:

680  

Tag标签:

无  

前言

  “书”之为学,由来尚矣;“书”之为艺,渊源有自。推其原始,固本于汉字汉文,是我国文化之特色门类。菇为用,可以翼赞政治教化,可以寄寓道德文章,可以襄助日用民生。故虽“微未”一艺,然而涵容广博,极言之或可为我国文化之表征也。  1962年,潘公天寿首倡本科于浙江美术学院,1979年复开办硕士教育。书学书艺,因以重光于庠序。其后或综合大学,或师范大学,乃至理工大学,接踵相继。逮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推展至博士教育以至博士后培养。“书”之一科,遂为我国大学教育体制之一“似旧而实新”之学科矣。  积四十馀年的旅程,在前贤的奖掖与学生们的努力下,竞也汇集了多篇学位论文。承前人之遗惠,理既紊之绪脉,发未有之新光,可谓规模初具。从事斯道者,能不以为庆乎?荣宝斋出版社惠鉴及此,遂裒辑历年“书”科硕士学位论文,以成此编。远见卓识,洵足感怀。  我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忝附诸公骥尾,于首都师范大学开设了这一学科。编辑崔君,责以为序,乃赘数语,以报雅属。

内容概要

  《历届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第3卷)》内容包括北朝造像记书法研究、徐渭书法风格论、北魏时期敦煌写经书法研究、陈淳书法研究、阮元与金石学、文徵明与吴书派、清代科举考试重书风气考察研究、李溥光《雪庵字要》研究、崔致远《双溪寺真鉴禅师碑》篆额研究、论何绍基对碑与帖的有机融会、论《书法雅言》正宗观、宋克书法研究、“画家书法”墨法之研究、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研究、唐宋时期的书画市场初探、李瑞清书法研究……

书籍目录

序北朝造像记书法研究徐渭书法风格论北魏时期敦煌写经书法研究陈淳书法研究阮元与金石学文徵明与吴书派清代科举考试重书风气考察研究李溥光《雪庵字要》研究崔致远《双溪寺真鉴禅师碑》篆额研究论何绍基对碑与帖的有机融会论《书法雅言》正宗观宋克书法研究“画家书法”墨法之研究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研究唐宋时期的书画市场初探李瑞清书法研究从《颜氏家训》看六朝书法论金代书学翁方纲书法理论研究论董其昌的书法思想权量秦诏研究

章节摘录

  心性修为作用于书法亦反映了书法实践对心性修为即得层境的印证,所以对徐渭而言,人与书的修证同体相用,成人与成书一体无间。既然徐渭以书画为自己安生立命的宅所,那么这注定了他终生在此领域的不懈耕作。自然,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让他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师法古人。  师法古人,徐渭看重的并非仅是丰富多彩的表现语言——技法所能带给他在表现上炫人眼目的方便,他更为关注在技法背后所蕴藏的古人的真精神,所以他学习古人的过程正是领悟其真精神的过程。徐渭在《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中说到:“非特字也,世间诸有为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寸而合,岂真我面目哉?临摹《兰亭》本多矣,然时时露己笔意者,始称高手。予阅兹本,虽不能必知其为何人,然窥其露己笔意,必高手也。优孟之拟孙叔敖,岂并其须眉躯干而似之耶?亦取诸其意气而已矣。”在徐渭眼中,临摹作为师法前人的手段,“铢而较,寸而合”式的邯郸学步只能得古人皮相而已,真正的师法当是识技法所载之本,所借之托。既然一旦识其所本所托,外在的技法自然为我所“破”所“解”——技法乃缘情而生的物质迹象,那还有什么必要斤斤计较,“并其须眉躯干而似之”,只当“取诸其意气”了。正是因为徐渭的师法态度直指书艺本源,难怪有前人要说他“放言高论,不复问古人法度为何物”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历届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第3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