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

张文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9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张文喜  

页数:

363  

字数:

29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如果说,在有海德格尔之前,人们可以从柏拉图一笛卡儿一康德一黑格尔的线索来解读西方哲学,根据这一线索,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意义曾用“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这一“标准”说法矛以表明;在有海德格尔之后,就不得不通过海德格尔生述西方哲学史,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是理解马克思哲学不可多得的参考教材,我们在做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勾联的工作时,看重的不仅是海德格尔对成克思思想传统解释的解蔽作用,而且更看看他所开启的视阈对马克思思想诠释的参照意义。当我们在今天这一特定的历史处境和语境中,论证何以要选择海德格尔哲学,以此作为说明与马克思哲学进行一种创造性对话的“文本”的必要性,实质上就是彰显该课题研究的意义的过程。

作者简介

张文喜,男,1961年生,1987年,1996年,2002年先捕获和杭州大学哲学学士、浙江大学哲学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2年破格晋繁荣昌盛为教授。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主要著作有:《自我的建构与解构》(上海人民出版社);《自我及春他者》(当代中国

书籍目录

引言 通往黑格尔的当代途径 一 一种非形而上学思想的可能性 二 克服形而上学的不同标志第一章 生存一存在论和“新”唯物主义 第一节 重读“新”唯物主义 一 我们应该在什么意义上谈论客观实在性 二 被读入形而上学的马克思主义 三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对话的维度 第二节 物的分析:生产、存在和符码 一 物的物性分析:从上手用具到艺术作品 二 “生产之镜”、“存在之镜”和“指称之镜” 第三节 “两种生产”理论:发生现象学的视野 一 回到原本的发生:现实的历史 二 是匿名的基督教吗?第二章 原初的自然 第一节 作为“physis”的自然 一 “自在之物”与作为“存在问题”的引论 二 存在的“变无” 第二节 “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 一 “技术指令自然”还是“自然指令技术” 二 技术的价值批判第三章 社群、社会性和他者 第一节 存在论岂为暴力而鸣鼓 一 谁的在? 二 此在为谁 第二节 存在的社群 一 社群和自由的形而上维度 二 海德格尔:一个后传统社群主义者 第三节 认真对等他人第四章 艺术、修辞与真理 第一节 对“艺术的剥夺”的剥夺 一 艺术一诗性的言说:‘存在之家” 二 人之精神家园:“可靠性”抑或“有用性” 第二节 修辞的批判 一 传统哲学:对修辞的藐视 二 索解存在问题的语言之路 第三节 在与思:同一抑或差异 一 走向“第一丰收在者”或返回差异的生成之源 二 从“存在者”转向“活动”第五章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第六章 历史性的永恒问题第七章 虚无主义第八章 哲学家存在的责任结语:哲学的终结?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 PDF格式下载



文笔犀利酣畅,见解老辣深刻.但是我以为,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在反形而上学方面的第一个相通之处还在于他们对时间性\也就是本体差异性的肯定。此外,无论如何,仅仅局限于讨论这两个人,而对尼采\福柯\分析哲学的成果弃而不谈,显然是武断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是一本不太注重规范的作品,当然这也许恰恰是它的长处。还有,要买这本书的朋友注意了,这位教授的思维相当跳跃,有点费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