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

田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田刚  

页数:

429  

字数:

34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一书,根据容格的“心理原型”理论,论述了鲁迅与中国士人精神传统的深层联系,认为鲁迅出于文化启蒙的历史目的,在整体上对于传统的士人精神是持否定和批判态度的,但在有意无意之间,他对于中国士人人格的另一类型——“狂士”表现出了由衷的敬慕和礼赞。而与鲁迅构成深层精神呼应的“狂士”,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个“思想解放”时期的士人。他们是先秦时代的庄子、屈原,魏晋时代的孔融等,还有沫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章太炎。鲁迅与他们之间,已经连接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精神谱系——“狂人谱系”。充分、扎实的史料,可信的发现和论证,以及优美、畅达的散文笔触,形成了本书浓郁的学术气息和文学色彩。它不仅将带你深入到鲁迅这一文化巨人深邃博大的精神世界,而且也会使你领略到中国历史上那些奇肝侠胆的“狂士”的风采。

作者简介

田刚,1962年生于河南省偃师县。1985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9-1990年间曾在上海化东师大中文系,修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硕士课程。2000年考入山东大学文学院,2003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专业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专长于鲁专家研

书籍目录

序导论第一章 中国士人的精神传统 一 “王官失守”:中国士人阶层的产生 二 “士志于道”:中国士人的价值理想 三 “为王先驱”:中国士人的生存方式 四 “执两用中”:中国士人的人格类型 五 “科举废除”:中国士人阶层的解体第二章 鲁迅与中国知识阶级 一 “科场案”:从“周树人”到“鲁迅” 二 “知识阶级分子中最末的一个”:士人文化的批判 三 “改造国民精神”:千古“士”气的复活 四 “庙堂与山林”:对“仕隐”人格的拒绝 五 “抗世违世情”:“狂人”谱系的续写 第三章 鲁迅与庄子 一 庄子与中国隐士文化 二 “苏古掇新”:早年鲁迅 三 “抉心自食”:中年鲁迅 四 “老归大泽菰蒲尽”:晚年鲁迅第四章 鲁迅与屈原 一 鲁迅与“屈骚” 二 《伤逝》:“自叙和托讽的杰作” 三 《野草》:“无韵之离骚” 四 旧体诗:“九畹贞风慰独醒”第五章 鲁迅与孔融 一 孔融与汉末“清流” 二 “严气正性”:“名士”气质之一 三 “志大才疏”:“名士”气质之二 四 “玩世不恭”:“名士”气质之三 第六章 鲁迅与嵇康 一 嵇康的“魏晋风度及文章 ” 二 《嵇康集》:“苦闷的象征” 三 《广陵散》:政治性的“托讽” 四 《忧愤诗》:“兄弟失和”的哀鸣 五 《明胆论》:战斗的篇章 第七章 鲁迅与章 太炎 一 章太炎“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考 二 章太炎与鲁迅交游考 三 章太炎与鲁迅早期思想 四 章太炎与鲁迅文学创作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英文目录

章节摘录

  人们都会把王瑶先生中断“鲁迅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归之于解放以来弥漫于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掣时作用,其实,其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于人们心理深处顽固的“五四”文化的认识模式。本来,鲁迅他们在“五四”时期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否定性的批判,只是一种为救亡的历史目的而采取的历史行为。尽管鲁迅自己对此有着高度的警觉性,时常提醒青年人不要模糊了历史批判与学术行为的界限。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仅仅属于文化领域里的历史行为,竟被后来的政治和精神领袖毛泽东纳入并整合到了自己的《新民主主义论》之中,并用以指导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但自从鲁迅的文化批判被确定为最正确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后,这种本来还属于知识系统的文化启蒙行为,就转化为泛政治化的意识形态。知识系统与信仰系统在启蒙思想中的严重失衡,知识分子意识形态指向的过于自觉,遂使得鲁迅所代表的“五四”文化批判上升为一种“精神”原则被人们所信奉和坚持。这样,随着鲁迅的被神话并逐步走向神坛,这种文化策略遂发展、转化成为一种普遍永恒的先验原则而被人们推向极端。结果,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则被冠之于诸如“封建的、落后的、反动的”等等恶谥而任人唾弃,而鲁迅的“反传统”精神,也被许多启蒙知识分子所坚持,成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新启蒙运动的精神之旗。尽管80年代后,这一文化策略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强行捆绑被松动许多,涂饰于鲁迅身上的意识形态油彩也基本剥落,但文化观念上的历史性“偏执”,至今仍然是许多鲁迅研究者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  ……

媒体关注与评论

  《鲁迅与中国土人传统》是一个已有大量学术积累的选题。要在这样一个论题中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实在是困难的。作者在论文中侧重于中国士人中“狂人”类型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庄子、屈原、章太炎与鲁迅的关系的论述,确有不少新意;对于《野草》接受《离骚》影响的阐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论文显示出作者良好的理论概括水平与扎实的文学史素养。文字亦简约老到。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志英    《鲁迅与中国土人传统》的创新点体现在:于传统与现代所构成的宏阔纵深的历史框架,以系统的关系思维取代了二元对立思维,从“点”与“面”的有机结合上深入考察和剖析了鲁迅与古士人“狂人家族”的多维的精神联系,以现代价值判断取代了历史的误读误解,理清并沟通了古今士子文化人格结构中具有恒久意义的精神系统,并以现代性为价值坐标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与文化阐释,给人以新的视界和理性启迪。论文的宏大结构,深刻内涵、丰富资料和创新意识,足显作者学养之深、知识之厚、创力之强和文字功夫之精。  ——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德发    《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选题有相当大的难度,但也有调整学术认知模式的重要价值。论文涉及古今,资料浩繁,作者作了长时间的研究揣摩,对资料掌握得全面、准确、可靠。论文的观点富有创辟性,全文逻辑严密,写作符合学术规范。是一篇具有突出学术价值的学位论文。  ——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孔范今    “鲁迅与传统文化”的问题业已引起几代学者的关注,并且在不同层面由不同角度有所探索和揭示,但又曾屡遭困顿或浅尝辄止,有些问题则长期以来处于屏蔽状态。《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既承续了“鲁迅的精神传统”的研究,特别是汲取近年来在探索鲁迅与传统中国文化关系的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与此同时,又在此领域选择了开拓性的问题,将这一“至今仍然还被遮蔽在鲁迅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无情批判的思想视野中”揭示出来,无疑是具有学术价值并富有启示意义的。论文突破了“五四文化模式”和“泛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模式”的双重拘限,第一次全面揭示并系统地论述了“鲁迅与中国土人传统”这一重大课题。论文作者表现出驾驭重大研究课题的杰出能力,善于发现具有创造性价值的问题,学术视野宏阔,思路清晰,分析严谨,富有学术的开拓精神。  ——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万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 PDF格式下载



孔夫子旧书网上《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那么多,在这里竟然找不到一本,很奇怪。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