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费孝通在2003

费孝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费孝通  

页数:

201  

字数:

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费孝通先生是成就卓异的学术大师,在国际社会学界享有广泛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本土社会学的创建和新时期的重建具有深刻的影响。本书收录了费孝通先生的四篇遗作,其中《暮年自述》为费老对其九十五载学术人生的回顾与追忆,讲述了自己早年的生活背景与求学经历,阐发了其对早期学术训练的看法,及社会学未来前景的认识。文中涉及多位在近现代学术史上影响深远的前辈学人,如陈寅恪、钱穆、梁漱溟等,简述了他们在学术上的渊源与脉通之处。其余三篇为其学术文章的集大成者,总结了其一生的思想精华和社会理想,其中“文化自觉”、“社会学未来的研究方向”、“美美与共”等尤为重要,是费老晚年着力尤著之处。因此本书可视为费孝通先生一生行迹与学历的谢幕之作,具有可贵的学术意义和历史存真价值。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暮年自述 最后的士绅阶层 早年生活 上大学和抗战时期的“魁阁” 三位外国老师和三位国学大师 关于民族识别工作 应该多读点历史社会学还应研究些什么 究“天人之际” 精神世界 文化与“不朽” “只能意会” “讲不清楚的我” 将“心”比“心” 方法论与古代文明 结语文化自觉——传统与现代的接榫“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文明的话题 时代呼唤 经验性研究 心态和价值观 交融中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启迪 跨文化研究的人文属性 美美与共 博彩众家之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费孝通在2003 PDF格式下载



  昨天一大早就跟老李讨论哲学问题。谈到后来又讲回到旅游的意义,古镇的文化保留问题。讲到凤凰与西塘的对比。老李说西塘比凤凰好的一点就是,西塘保留了更多的原住居民与当地的文化,而凤凰已经面目全非了。
  
  其实我也一直在思索关于古镇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为什么人们都会向往古镇文化?是因为人们的怀旧心理么?是总想在喧哗城市之外里寻求梦想中所谓古镇的宁静么。
  
  西塘我没有去过,丽江的文化我没有细研过,只有凤凰我算是稍事停留,但了解也非常有限。今天到图书馆,鬼使神差借回一本费孝通的《费孝通在2003:世纪学人遗稿》里面讲到一些关于文化的形成与传递我觉得很有意思。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进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即社会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时生同时死,生不同刻,死不同时,每个人的人生经验,知识感受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互相传递,可以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会传递给活着的人,并一直传承下去,最终成为社会很多人共有的知识即成为一种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里。。---费孝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不同的人将这种被不同人保留的文化不断地修饰,补充,扩张,简练。成为一种不会与时代脱节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同时将老的部分沉淀下来。
  
  制卤水都有这样一种经验,就是要保留一部分的老卤水,再掺入新水添加新料,这样制作的卤料才会既保持原来的鲜味又不会变得淡而无味。而文化的形成应该是相同道理。一边沉淀,一边添加新的文化信息,这样的文化才被世代不被淘汰地得以保存和延续。
  
  一个地方文化的形成,正是这个地方“卤料”的秘密配方。那是脱离了这里的山水便无法复制的底料,也就是所谓的特有的地方文化底蕴。
  
  所谓到凤凰来寻觅独特配方却失望离开的那些人,是因为他们已经找不到当地的人,找不到那些文化延续的承接者。沱江边上来来往往的全是外来的过客全是淘金的投机者,他们哪有心思重新融入那些古老的文化。而古老文化的继承者们已经挤到沱江下游忧伤地挣一些渡江的零用钱,被贫穷赶进各个打工的黑暗角落里,哪有时间来向你展露地域的原貌?
  
  现在的古镇文化, 或者不仅仅是古镇文化,那些所有开辟出来供游人观赏的所谓各种“原生态”其实都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经济的牺牲品,真正的原生态是无人问津的,因为没有人真正会停下来花大把时间去研究当地人的吃饭穿衣,听他们嚼着牙花茶余饭后的,而他们那些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才是他们的文化底蕴来源。如果不是出了个沈从文,一个黄永玉,会有那么多人对凤凰趋之若鹜吗?这些名人通过他们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一种特别的文化。这让人好奇而向往。“读诗,不是读诗,是读诗人”费孝通说。这话就是类似“吃了好吃的蛋就想认识那只生蛋的鸡”同样的道理。观众以为可以到这里来觅到一个凤凰潇湘梦,其实,那是文人画家的在那里的山山水水洗涤过的灵魂。
  
  【日常生活中,这些意会的部分,是一种文化中最常规,最平常,最平淡无奇的部分,但这往往是这个地方文化中最基本,最一致,最深刻,最核心的部分,它是如此完备,如此深入地融合在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以至于人们根本无需在互相说明和解释。而从社会运行的角度来看,这种真正弥散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因素,看似很小很琐碎,实际上却是一种活生生,强大的文化力量,他是一个无形的,无所不在的网,在人们生活中每个细节里发生作用,它对一个社会的作用经常是决定性的。---费孝通】如果我们无法静下心来了解这种意会,感受这种自然与人之间的默契,我们是无法真正与这块没有哺育过你的土地对话的。所以,放弃那种以为文化是开在树枝的花朵般耀眼而浅显的想法吧。
  
  文化是每块土地一群人创造的默契。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生活模式,我们称之为传统。放大来,这无数个小传统被纳入到一个宏大的传统之河中,被一条黄河,一条长江捆绑着奔向海洋,这个大传统就叫中华民族的传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我们都在这文化其中呢,所以干嘛还过来过往地四处在寻觅想要找个世外桃源?只要我们的思维模式不变,到哪里文化都是一样,类似于四季豆不进油盐。
  


   我是借着社会调查方法考试的结束,开始看这本书的。说来惭愧,许久以前印象中只有姓费的一名社会学家,大概知道是中国新时期社会学研究的带头人和权威,但费正清和费孝通我一直也没搞清楚,如今才恍然大悟。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材是美国人艾尔•巴比的,而作为丛书的总序则是费孝通先生写就的。虽然现在也不大,但是几年以前更小的时候,我曾经想将来学社会学多好,因为我的直观感觉告诉我这是把周围具体化的形形色色社会生活抽象化的过程,而抽象化的过程总让人觉得是迷人的、有智商含量的。其实事实也大概如此。一学期社会调查方法的课程上完了,上的是方法,但为了则是目的。社会学研究的自然是社会生活的规律性,并以期分析、影响、改造当前或为了的世界。所以想必社会学者起码是相信社会趋于理想化的,而他们所存在的意义,则是寻找到通往理想化的路径,看清这一条道路,解决一路上的问题。
   我想,费孝通先生也不例外。他究其一生研究,所期待的整个世界发展方向,就是他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一种融洽和谐、兼容并包的境界。
  在这本写就于2003年的书中(有一些是口述整理,也就不究其侄文笔不畅之责了),让人看完心情比较复杂。一方面通过老先生的口述,对他年轻时候求学经历、一生的学术过程有了一个第一人称视角的勾勒,另一方面,费先生为今后的社会学发展指明了一些可能的方向,并阐述了自己对于社会发展的终极构想。从这一切一切的背后,我觉得未免感到心酸。老先生定然是已经感到了自己时日无多,恐怕没有时间和经历完成很多未完成的任务,同时又害怕今后自己不在了,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会走弯路,于是他高瞻远瞩似地试图为后人铺平道路。我觉得这是一种无奈,任何一个求知的人最愉悦的时候恐怕就是自己亲手发现所求的的知识的时候,而划下身后事、指点后人路则是一种不得已。
   每当看到类似的老学人在残灯将灭之际的弥留之言,我都会不禁感慨,如果再给他们一些时光该有多好,或许人类的知识历史会发生新的改变。可惜事情永远不是如人所期望的那样。这当中有曾经的历史社会条件所致,更多的还是自然对人的限制。没有办法。
  书中有很多插图,讲的是费孝通晚年依然坚持田野调查,深入的走进乡村走进社会的过程,这也是给我们最好的启发。治学是一生的使命与责任,把人生投入到求知的道路上永远无悔。
   我想就我个人而言,这辈子是走不上社会学的道路了,而且我也资质有限。只是希望,费孝通先生的后辈们,能够在中国自己的社会学上真正有所前进,向着有待验证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社会目标而努力。
   我想,这不仅是知识的呼唤,也是一种世纪学人的感召。
  


  费孝通经常被引用自《乡土中国》对中国社会的真实描摹,基本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的和谐观:
  “土地是最近于人性的神。”
  “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 “习”出来的礼俗。”
  “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 “熟悉 ”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这些质朴的言语,比2003年对人类美德的渴求与世界问题的关怀,更有意义。
  


经常看看书,谢谢评论,多好........
P.S. 倒数第二段,第三个字是错字


好吧。。。你的第一行,六七个是错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