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古代美术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

钱志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钱志强  

页数:

238  

字数:

2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考察了中国远古至战国时代有关美术的文化遗存,包括陶器、玉器、石器、甲骨、青铜器、竹简等载体上的文饰、文字、图案,以及墓葬、民居风格所表现出的符号性型制,追溯了这些符号背后所潜藏的古代中国氏族集团之间的分布、迁徙、融合与消亡的踪迹,勾勒出古代社会图腾意义、民俗心理、原古政治、原始科学与特定符号之间的关联。作者把古典文献、民间习俗、神话传说和近世以来的考古发现结合起来,对考古发现中的美术符号从社会学、民俗学、哲学、宗教学等综合性视角予以解释,试图全方位地复原古代美术与古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者简介

钱志强,男,1947年生,陕西省泾阳县人。198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师从王朝闻、朱丹先生,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汕头大学及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长期潜心于先秦美术史的研究,特别是原始彩陶的研究,力图廓清中国早期文化艺术与早期历史的脉络及特征。先后在《

书籍目录

壹 黄河彩陶与中国古代的符号文化 一 彩陶动物形象的符号化倾向 1.鱼纹 2.鸟纹 3.蛙纹 4.犬纹 二 几何纹饰中的两种主要符号——十字和类十字 1.半坡人规矩方圆的“十”和“■” 2.庙底沟彩陶中的立体割圆法 3.从割圆到割球 三 神秘的符号 1.千古不易的“十”字 2.一个有趣的现象 3.怪圈 4.万能的符号 四 符号初释 1.天地开辟以前 2.“十”、“■”与伏羲女娲手中的规矩 3.“十”状与八卦 4.八卦与五行 5.八卦与太极 6.五行与阴阳 五 “米”与中国古代的数术 1.割圆术体现的奇偶数观念 2.寓数于形的数学特征 3.“十”状符号与五的启示 4.八卦符号与十进数字系统 六 “米”状符号与公元前四千多年的天文历法 1.人面鱼纹盆上的“十”、“■”与天干的“甲”和“癸” 2.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余五法 3.中国古代的历法与日月星斗 4.半坡时代的天文仪器 5.弧线勾叶圆点纹与月历 6.龙与历法 七 “米”与扶桑神话 1.“■”与扶桑 2.“十”与桃木贰 半坡彩陶鱼纹艺术研究 一 彩陶鱼纹分布与发展概述 二 彩陶鱼纹的形象特征 1.光怪陆离的鱼形象 2.手法的非模拟性 3.真诚的幻想 三 彩陶鱼纹的本质 1.幻想的本质 2.形象的依据 3.艺术与崇拜的区别及相互影响 四 彩绘与陶器造型的有机结合——彩陶鱼纹艺术 1.绘画性 2.鱼纹与器形 3.数学对鱼纹艺术风格的影响叁 原始彩陶纹饰中的数学观念 一 圆的偶数等分与半坡期彩陶 二 奇偶数的变化与庙底沟彩陶 三 圆的奇数等分与马家窑彩陶 四 中国古代的数学特征与彩陶艺术的特征肆 王亥的“亥”字与商人八千年文明史——中国古代猪鸟合体造像探源 一 甲骨文“亥”字与殷先公王亥的风流韵事 二 猪鸟合体的亥字溯源 三 猪鸟合文的历法含义伍 夏、商、周及春秋战国的玉器雕刻艺术 一 三代玉器的发展 二 礼玉 三 饰玉 四 玉石雕刻的人与动物形象陆 中国古代书契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起源 一 铭刻文字 1.甲骨文 2.金文 3.石刻文字 二 书写文字 三 关于书画同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古代美术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 PDF格式下载



主要讲的是彩陶,比较详细


最早看到书名时,的确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从当当网买下细读,不免有大失所望之感。古代美术所涉内容广泛,含义复杂,其形成原因更如雾里探花,正所谓易于无凭,难于近是,研究古代美术尤其如此。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课题,更是近年学术界的一大热点。虽说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一直是热点,但近年的研究与关注程度尤为热情,一方面源于国人对自身历史的穷究,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量考古资料的积累与新的研究方法与理论的发展,人们似乎看到问题解决的曙光。殊不知,这热闹的外表掩盖不了无知与冲动,单调与牵强。本书的思路是从美术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至少从书名上看是如此。窃以为这种做法具有很大的冒险性,从美术史的角度对古代美术的探讨尚未进入成熟期,即美术史家对古代美术特别是早期美术的认识还停留在人云亦云(绝大多数美术史家都是在引用考古学家的话语来描述美术品)的层面,在此基础上涉及文明起源的课题,颇有自不量力之嫌。从文章的内容看内容散且缺乏强力论证,实在不像是学术之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