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记者心理与采访行为研究

余志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余志海  

页数:

300  

字数:

2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运用心理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实践活动,涉及记者的社会认知、记者的需要、记者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记者的身体与主理健康、记者的形体语言、新闻采访中的情绪及其调控、女性新闻传播者的现状,以及记者的谈话艺术、提问艺术和倾听艺术,采访中的时空对位等各方面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记者的社会认知 第一节 记者的社会认知所涵盖的内容  一 对他人的认知  二 对群体的认知  三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四 对自我的认知  五 对新闻事件的认知 第二节 记者的社会印象及其形成  一 第一印象  二 个人好恶  三 信息的、性质及信息对主体刺激的先后顺序 第三节 记者的社会认知偏见  一 偏见的特征  二 偏见形成的心理因素第二章 记者的需要 第一节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一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 马斯洛论自我实现者的个性特征 第二节 记者的职业需要  一 职业道德需要  二 学习需要  三 业务需要第三章 记者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第一节 记者的人际关系  一 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二 人际吸引  三 人际关系的改善 第二节 记者的人际交往  一 人际交往理论  二 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第四章 记者的身体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亚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 亚健康  二 心理异常  三 心理健康 第二节 健康状况调查  一 记者的职业病  二 造成记者职业病的原因  三 解决之道 第三节 心理疾患  一 心理创伤  二 抑郁症 第四节 新闻工作者的心理保护第五章 记者的形体语言 第一节 身体语言  一 头部   二 面部   三 眼睛   四 手势   五 姿势 第二节 服饰语言  一 服饰语言的大文化背景与主体角色印象的变异  二 服饰语言的首因效应 第六章 新闻采访中的情绪及其调控 第一节 采访主体对自我情绪的认知与调控  一 采访主体对自我情绪的认知  二 采访主体对自我情绪的调控 第二节 采访主体对采访对象情绪的认知与调控  一 对采访对象情绪的认知  二 对采访对象情绪的调控第七章 女性新闻传播者的现状与性别特质 第一节 当前传媒事业中女性新闻工作者的现状  一 女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长期“失语”  二 女性新闻工作者面临的窘境  三 女性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演变  第二节 女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的性别特质  一 女性新闻工作者的性别优势  二 女性新闻工作者的性别劣势第八章 记者的谈话艺术 第一节 聊天的艺术 第二节 觅取话题的艺术 第三节 转换话题的艺术 第四节 如何理解谈话内容 第五节 插话的艺术 第六节 如何克服交谈羞怯症第九章 记者的提问艺术 第一节 问题的类型  一 从对提问目的接近程度来划分  二 从对回答的限定程度或自由度来划分  三 从问题的本质属性来划分  四 从提问技巧的角度来划分 第二节 问题的设计与排序  一 设计问题的技巧 二 设计问题时的常见错误  三  问题的排序 第三节 提问的方式  一 正问法  二 侧问法  三 反问法  四 激问法  五 错问法   六 暗问法  七 两难问法  八 追问法 第四节 提问应注意的事项  一 提问要简洁  二 提问要具体  三 提问要间接  四 要提有特点的问题  五 要提对方感兴趣的问题  六 少提或不提的问题第十章 记者的倾听艺术 第一节 倾听的含义与意义  一 倾听的含义  二 倾听的意义 第二节 积极的倾听技巧  一 专注行为   二 简述语意  三 适时适度的提问  四 及时地用动作和表情给予响应  五 使用开放性动作 第三节 倾听艺术的运用原则  一 身体的参与  二 心理的参与  三 集中注意力  四 保持沉默  五 检查  六 走出倾听的误区 第十一章 采访中的时空对位 第一节 时间对位  一 选时  二 约时   三 抢时  四 等时  第二节 空间对位  一 空间知觉及其主体色彩   二 个人空间  三 空间选择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记者心理与采访行为研究 PDF格式下载



对于采访与心理的关系剖析很精当,值得阅读!


也许这本书偏重于理论,具体事例少些,但对于想研究传播心理的人们来说,还是值得参考阅读的!


书本包装与内容都不错。


本来是用它帮助自己写论文的,个人觉得理论性不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