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

王茂胜 中国社科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中国社科  

作者:

王茂胜  

页数:

286  

字数:

284000  

内容概要

本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方法,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评价。主要内容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基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客体与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程及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化等。书中提出的观点及其方法,对于加强和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效果具指导意义。

书籍目录

总序 导言  一、问题的缘起  (一)困惑与反思——源自工作实践  (二)深化与突破——源自认知拓展  (三)专业化与科学化——源自学科发展 二、研究价值   (一)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科学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决策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动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价值与评价研究:十分活跃但分歧明显   (二)教育评价研究:发展迅速且日渐深化   (三)德育评价研究:实践中探索困难重重   (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起步较晚急需加强  四、研究视角与思路、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五、主要创新点与特色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一、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价值概念厘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特征  二、评价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一)评价及其本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及其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功能与类型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基本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思想资源  (一)中国古代人才评价思想:批判继承   (二)中外教育评价思想:启发借鉴   (三)少数发达国家的德育评价思想:学习研究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导   (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方法借鉴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把握价值客体属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现实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法规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发展水平制约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实践探索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客体与主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客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客体的基本含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客体的确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及其确立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的基本含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的确立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客体的辨证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能动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客体对评价主体的制约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客体的结构关系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心理及其调控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心理及其类型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心理的含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心理类型  二、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准备阶段的心理现象   (一)评价者在准备阶段的心理现象  (二)被评价者在准备阶段的心理现象 三、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实施阶段的心理现象   (一)评价者在实施阶段的心理现象  (二)被评价者在实施阶段的心理现象 四、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总结反馈阶段的心理现象   (一)评价者在总结反馈阶段的心理现象  (二)被评价者在总结反馈阶段的心理现象 五、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心理的调控及其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心理调控的意义  (二)评价者的心理调控  (三)被评价者的心理调控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及其结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及其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的结构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确立的原则与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确立的原则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确立的程序与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权重配置   (一)指标权重及其意义  (二)指标权重配置的基本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体系模型示例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程及原则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一般过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准备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实施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总结反馈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主要原则   (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二)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  (三)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四)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供求”关系律   (二)思想政治教育边际价值递减律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优势选择律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特征及其衡量标准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概念解读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的特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的衡量标准 二、西方教育评价模式及其影响   (一)目标模式及其影响  (二)CIPP模式及其影响   (三)应答模式及其影响  (四)目标游离模式及其影响  (五)交互评价模式及其影响 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基本模式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实践中的主要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的一般分类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基本模式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科学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科学化的实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与科学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科学化是一个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科学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特殊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效果之因果关系不易确定  (三)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甚至抵制  (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不完备、获取数据困难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科学化的途径   (一)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及其意义的认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制度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学科化  (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队伍的专业化  (五)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的多样化附录 高校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评价 一、构建高校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为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统一尺度  (二)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二、构建高校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时代性和导向性原则  (二)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  (三)相对独立性和相容性原则  (四)公平性和有效性原则 三、高校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构成  (二)权重设计  (三)具体观测点的设计  (四)具体操作方法 四、××大学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二)评价的依据  (三)评价的时间和范围  (四)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 PDF格式下载



内容很好,就是后封皮有严重的折过的痕迹,太烦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