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信用的嬗变

孙建国 中国社科
出版时间:

2007-9  

出版社:

中国社科  

作者:

孙建国  

页数:

506  

字数:

403000  

内容概要

在中国历史上,对“信用”概念的演绎,多从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加以阐释。随着近代“征信”概念的提出、中国征信所的成立及征信事业的发展,社会采信机制发生变化,信用从道德自律向制度变迁层面转变。 本书稿旨在以中国征信所为中心系统研究中国近代社会信用问题。通过研究中国征信所以及上海社会信用问题,可以概况中国近代社会信用制度变迁的规律,有助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扩展,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本书稿的选题也具有现实意义。当代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也面临人际信用关系的重新建构问题。信用问题成为当代社会最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本书稿从作为非营利部门或第三部门的中国征信所发展历史及其与国家、社会关系分析入手,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代征信制度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征信”释义 二 研究状况 三 选题意义 四 主要内容 五 研究思路与资料、方法第一章 传统与近代:信用嬗变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上海移民社会与人际信用 一 传统与近代交织的社会信用模式 二 维护信用的同乡组织 三 由“礼”而“信”的社会转型 四 信用与欺诈并存的移民社会 第二节 近代上海信用保证制度变革 一 传统信用保证制度之缺陷 二 取径西洋:信用保险的兴起 三 传统与变革:“特种现金保证办法”第三节 从钱庄跑街到银行调查部 一 跑街:传统的钱庄信用 二 银行调查部:机构征信的开端 第四节 征信思想渊源: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一 近代上海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 二 传播西方信用思想与提倡征信 第二章 中国征信所兴衰及人才群萃 第一节 征信组织缘起:中国兴信社的创办 一20世纪20年代沪津等地设所之争 二 天津金融诈骗案的影响 三 商业银行积极推动 四 征信研究机构——中国兴信社的创办 第二节 中国征信所的成立及章程 一 中国征信所创立计划 二 中国征信所的成立及章程 三 中国征信所的发展与衰落 第三节 中国征信所人才群萃 一 热情与严谨:专业的管理层群体 二 权威与荣誉:成熟的顾问层群体 三 辛劳与责任:基础的调查员群体 第三章 中国征信所属性与组织特征 第一节 30年代设立公司及属性之辩 一 设立公司之请及其属性之辩 二 对日本成例之考察 三 不违“善良风俗” 第二节 40年代“回归”银行公会 一 游离于银行公会之外 二 “回归”银行公会 ……第四章 中国征信所征信活动 第五章 国家参与和社会互动 结论 尾声 附录 后记 补记 图表目录

章节摘录

  一段时间里非常兴旺,只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信用管理和征信机构的发展才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但无论中国征信所还是联合征信所,都为促进社会诚信观念的建立和推进信用管理提供了可贵的经验。①庄志龄从建立近代信用体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征信所组织结构、开展信用调查活动情况。其研究结论认为,中国征信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独立的信用调查机构,它的设立初步构建起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中国信用调查体系。②  对中国近代其他信用机构的研究方面,陈文彬等人的研究主要对钱庄和银行信用制度进行探讨。陈文彬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例,论述社会信用与近代上海银行业发展的关系。王劲松《山西票号与社会信用》论述了山西票号作为近代银行信用机构对社会信用的影响。马媛媛则从山西票号组织管理制度的角度,论述山西票号的信誉机制。③  在近代国家与社会(社团)关系研究方面,从商人价值观的变化和商人组织发展情况看,近代商会组织和民族资产阶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范围内不同阶层之间的信任。朱英认为,国家能力下降,未能建立起强有力的集权统治时,社会往往能够获得发展。而当国家能力增强,政府的统治比较稳固时,社会的发展反而受到削弱,社会的独立性也难以为继。  ……


编辑推荐

  在中国历史上,对“信用”概念的演绎,多从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加以阐释。随着近代“征信”概念的提出、中国征信所的成立及征信事业的发展,社会采信机制发生变化,信用从道德自律向制度变迁层面转变。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信用的嬗变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