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中学与大学的关系
2008-6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捷
181
《重构中学与大学的关系》是研究美国进步教育之“八年研究”专著。全书共4章,主要包括美国进步时代的繁荣与危机、“八年研究”的启动、30所学校的教育实验、大学跟踪研究与结果。“八年研究”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的大规模教育改革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达成中学升学与就业双重目标。《重构中学与大学的关系》全面再现了美国“八年研究”的发生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其出版对我国中学教育改革,对了解美国教育历史,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杨捷,1963年11月出生,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河南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自1988年起在高等院校从事外国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在河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陕西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是西方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曾先后主持过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改革”项目、“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等,在国内CSSCI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独著、主编和参编著作多部。
导言一 选题意义二 文献综述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四 研究特色第一章 进步时代的繁荣与危机第一节 美国社会的大转折一 工业化的实现二 新移民的浪潮三 进步主义运动四 政治与文化的迷惘五 经济的繁荣与危机第二节 学校的变革与躁动一 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二 进步学校的实验第二章 “八年研究”的启动第一节 中学与大学关系委员会一 委员会的成立二 对美国中等教育的审视三 实验研究计划的制定第二节 实验学校的确定一 合作中学的筛选二 中学实验的指导原则第三节 评估计划的制定一 评估委员会的作用二 评估方案的设计第三章 合作学校的教育实验第一节 教育目标的确立一 教育目标的基础二 教育目标的形成第二 节课程的改革一 综合课程二 核心课程三 学科重组第三节 学校的民主管理一 树立民主管理的理念二 学校教育政策的制定三 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四 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五 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第四节 教师的专业发展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第四章 大学跟踪研究与结果第一节 大学跟踪委员会及其工作一 大学成功标准的设定二 选择合作大学和对照组三 收集信息资料四 资料的概括第二节 跟踪研究的主要内容一 学业成绩二 智能三 团体与个人活动四 学生与社会五 学生与学校第三节 “研究中的研究”和结论一 关于6所改革力度最大学校的报告二 关于6所改革力度最小学校的报告三 实验的结论结语一 “八年研究”的特点二 “八年研究”的评价三 “八年研究”的贡献四 “八年研究”的启示主要参考文献一 英文文献一 中文文献后记
第一章 进步时代的繁荣与危机 许多历史学家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段历史看作是美国的“成熟时期”。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约翰·道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1896-1970)在小说《三个士兵》(Three Soldiers)中表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的觉醒与躁动。他指出,文明不过是虚幻的大厦,战争则是对它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受到战争震撼和彻底改变的美国人虽然回到了现实之中,但再也不能恢复他们过去的天真和质朴。他们渴望都市化的生活,需要繁荣的商业,破天荒地能够一起进入大学,购买了当时美国人身份的象征:汽车,拥有了电话、照相机、打字机和缝纫机,享受着电影、爵士乐、鸡尾酒和新潮的服装,拥有引以为豪的自由民主和令人羡慕的发达经济与社会。然而,就是这样具有外在快乐、摩登、享受的美国人,被美国现代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等人称之为“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因为他们已寻觅不到稳定的传统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安全感、可靠的家庭生活、熟悉的和谐社区、农场淳朴的田园和收获的气息、激荡的爱国主义情感、虔诚的宗教信仰、伟人的箴言和社会道德观念。这就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现代生活,它与来自欧洲的传统古典文明截然不同:更加科学、节奏更快、技术含量更高、更加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