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砚林笔记

俞飞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俞飞鹏  

页数:

182  

字数:

156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远。中华传统文化,如浩宇中棋布的星辰,有的星光灿烂,有的依旧闪烁,而有的在徜徉于信息时代的今天,却与我们渐行渐远。曾经啸傲文房且风光无限的砚,便是其中之一。砚,在我的印象中,或方或圆,作研墨、写字、画画之用。而言及砚的渊源品类、名手名家、收藏鉴赏却大抵茫然。更不知美砚如美人,讲究形象、气质、涵养、神采,不仅要秀于外,还须得慧于中;佳砚如名士,讲品位、讲格调、讲风雅、讲情境,其创意妙造能出天地之外,寓学理于其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研究需要人,弘扬光大更需要人。伴随着收藏热的文房宝砚,在逐步退出功用,离日常渐远时,这一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特立独行的吟唱,他就是著名砚雕家俞飞鹏先生。俞飞鹏刻砚深植传统,汲传统文化之精要,下刀随石随心,浑然浑成,宛若天开。形于内而逸于外,书卷气息浓郁。他的作品曾得到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郭海棠会长、中国著名砚台鉴定专家蔡鸿茹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先生等多位名家的赞誉。他的砚作中国苴却砚之王——《百眼百猴》巨砚获得中国艺术节金奖,《皇宋元宝》砚荣获第十一届全国文房四宝博览会暨首届全国名师名砚精品大展金奖,砚林珍品《幽》砚被天津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他又不局限于刻砚,还著书立说,其论及砚文化的书及文章文采飞扬。《砚林笔记》这本书的写作,从布局构想到语序、语境,作者都另辟蹊径,用淡雅脱俗、灵性飘逸的文字,娓娓道来。很专业的砚,被他写得深入浅出,鲜活生动,别开生面。他剖析、解读古砚,却稀见抄搬古籍。书中的事例、引人入胜的故事皆源于他的艺术实践。他谈砚由表及里,通俗易懂,点评恰到好处。艺术工作者的心时常是敏感的,他们创造美,对美的事物有异乎寻常的爱。即便是在清冷、寂寞之际,在不快和身心俱疲之时,他们仍在固守着这份爱,仍在表达着爱的感悟。酷爱砚艺的俞飞鹏先生,视刻砚如生命。岁岁年年,他埋头于砚林,寂然地读书、默默地刻砚;累并思索着,痛并快乐着。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我对他在事业上的执著,几十年如一曰的淡定、坚守而称佩。一个艺术工作者,只有认准方位,具备超常的功力和定力,不为纸醉金迷的外界所诱惑,不为物欲横流所迷惘,艺术上才有可能淋漓挥发,才有可能登临至艺术的珠峰。在我看来,俞飞鹏先生具有这样的功力,具有这样的定力。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将没有未来。有感于这话的俞飞鹏先生认为,一个民族是这样,一个行业、领域亦如此。我想,在他所热爱的砚雕艺术,在名砚之林,他是在以不悲、不欢、平和、安然的心态,致力于做一个关注天空的人。而这片天空,也将因他的不懈耕耘而更加广阔,更富丽彩。真正的大师,是不应只关心脚下,泊于小我的。俞飞鹏先生,现在是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我以为,得以流芳的艺术家,多不在意于一时的名号,况古往今来的名宿巨匠,尽不在头衔、衣冠,但愿堪称方家的俞先生也一样。是为序言。海鸿2008年春于北京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了各种砚的基本知识、砚的价值与收藏等知识与技巧,为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了解砚,欣赏砚,使用砚参考读物。该书主要内容有:砚基本知识介绍,砚的形状,百一砚,砚上雕龙,砚的大小,竹节为砚,古砚,方形砚,砚石与蜀砚,石品,石砚,制砚六要,砚之框,砚之现,砚名家制砚,砚价,购砚,砚藏,砚林心语等。

作者简介

俞飞鹏,苴却砚砚雕家,江西婺源人。
俞飞鹏刻砚继承传统,汲取传统文化之精要,下刀随石随心,浑然天成,宛若天开。形于内而逸于外,书卷气息浓厚,有学者型砚雕家的美誉。曾设计、主持、主刀雕刻了苴却砚开发史上第一巨砚——中国苴却砚之王《百眼百猴巨砚》,获

书籍目录

砚话 古旧市场 幽砚 烟波一梦里砚 皇宋元宝砚 苴却石,金龙戏月 鱼砚 婺源明清古宅 至和聚宝 块状的苴却砚原石 荷塘月色 苴却石俏雕,福寿图 紫地青花绿汉简砚 吉象器形 苴却石,景星双龙夺宝砚百一砚 古旧市场 歙石名品金星砚上雕龙 苴却石背刻,童子抱琴图 泛舟烟波图砚的大小 苴却石背刻,笸箩砚竹节为砚 苴却石背刻,山雨欲来图 紫砂黄太平有象 水云绿石荔枝砚 酣砚古砚 五福聚寿图 田黄古泉图方形砚 苴却紫石,太平有象砚 苴却石,古绿色圆形回纹砚 长方苴却石,观音砚砚石与蜀砚 天星古简砚 江天月正圆 云龙图 明月松间图石品 精工雕刻的笸箩砚 青花黄古简喜蛛砚 绿石蕉牛图 苴却石,水纹黄膘竹节砚 知足 五铢泉凝 青花古瓷砚 百眼百猴巨砚 易水石,长方清溪渔家砚(正面)名砚 易水石,长方清溪渔家砚(背面) 生就金星、金晕的上品歙石,出自婺源的龙尾山 苴却石,金田黄五虎出山图 苴却石,名品黄萝玉 苴却石名品,碧云涵冻 婺源老屋 歙石的金晕,块状中也生发出别样的气象 经过加工的长方、椭圆形半成品歙石,砚石上的纹理清晰可见 苴却石名品,如涟荡漾,美轮美奂的绿萝玉 古泉图 苴却石绣丝眉纹 八珍鹦鹉图 格调古雅的苴却砚砚艺专卖店 观书图 渔者论艺 长方歙石素池砚(正面) 长方歙石素池砚(背面) 古凝制砚六要 荷溪纳凉图 达摩神悟图 苴却石,青铜遗韵 七星古简砚 鲁石,石鼓砚砚之“筐” 双栖 鱼 神悟图 苴却石背刻,渔舟唱晚图 婺源龙尾山脚,混杂在废石料中的青色歙石砚之“现” 水墨江南 故乡月初静 天开紫韵 苴却石,一品天鹤图文化味 绿萝古简砚 苴却石背刻,松间楼阁图 苴却石背刻,空谷鸣泉图 唐女 紫地松月双虎图名家制砚 苴却石背刻,溪涧观书图 唐人诗意图 田黄聚宝砚 苴却石,荷塘夏雨 婺源乡间的小木桥砚价 青花黄蕉鱼嬉戏图 绿萝漫韵 石头遗记 太平通宝 金地核桃花生图 古色古香的砚艺专卖店赏砚 醉翁图 天地悠然图 苴却石名品,水藻青花 苴却石。画龙点睛砚 夏凉图 天来祥云购砚 左图为苴却石名品玉带,右图为彩虹冻 蕉阴戏水图 苴却石背刻,竹林高士图 星月抚琴仕女砚 苴却石背刻,茅屋观书图 金黄膘核桃花生图 苴却紫石带盖巨眼砚 苴却紫石巨眼砚侧面砚藏 宝聚图 苴却石绿萝珍品,椭圆形素砚 烟波挥杆图 烟江独钓 星隐荷塘 星湖流瀑 绿石仕女 婺源古城门 泊舟清溪图砚林心语 吉庆有余 荷塘蛙趣图 紫石绿膘人物砚 自得 古汉遗宝 流水江南巨砚 烟波一梦里附录 中国砚类产地新览后记

章节摘录

品评一方砚,作为砚的制作者,最想听到的当然是好评。因为作者每雕出一方砚,客观地说,他理当是努力地想雕好这方砚,想方设法要刻好这方砚的。他最不想听到的是他努力雕刻出来的砚被说得这里有问题那里有问题。不过,对涉足砚林不深的制砚者而言,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砚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是努力了也未必可以解决得了的。有个年轻的砚艺初学者,他带着几方学做的小砚参加砚石展,我看了,觉得砚的制作还算踏实,样式感觉也质朴,于是从鼓励的角度给予了好评。他喜于我的好评,每每遇见我总是笑容可掬。一天,他带着新做的几方砚来找我,其中一方雕的是山水,图案临白《芥子园画谱》。一方雕的是仕女,仿照的是画家华三川的作品。近些年,砚林中将芥子园、华三川、范增的画作搬、抄到砚里的很多,砚作者自己依形设计,因材施艺的独创的作品已日渐稀少了。从学习砚艺的角度说,我以为,制砚的学习,首先还是要把如何做好一方砚,做好砚本身的砚边、砚池、砚堂、线条放在第一位。初学者大可不必过早地、急切地涉足砚的雕刻,因为图饰的雕刻从来是从属于砚。我们在学习砚雕的过程中,之所以尝试不同题材的雕刻,其最终目的是用来装饰、美化于砚,而不是仅雕好要雕刻的题材。其次,学习砚艺应志存高远,不可急功近利。一个人有功利思想,想把砚做好做精,想功成名家,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就初学者而言,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扎实地学。在学习砚雕技艺时,有意给自己增加雕刻难度是对的,但是,如在初学时注意循序渐进,则应更有利于将来砚艺上的长进与发展。和学习砚雕者谈学砚,尤其是初学者,让初入砚雕之门的初学者在入门时树立高远志向,在物欲横流的现时深为不易。砚雕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砚的源流、演变知识要有,流派、特色须知。辨识料石的经验要有,做砚的功夫、技术要具备。塑造形象、因材创意的能力亦要具有。个人的天赋、秉性、学养、识见、阅历、境遇,等等,皆是学砚者能否做出高水准作品的关键。有道是,做学问之人,需具能坐十年冷板凳的功夫。想浮躁喧嚣的现时,有几人能甘于寂寞地研究、学习砚艺呢?况且,即使这样做了,也未必就一定能成才啊!我理解,学砚的这个艺徒,他在做这几方砚时,想的当然是尽可能地做好,做得尽善尽美,想少出问题。他把砚带到我这里,希望能得到的是赞许与肯定。初学者带上砚,从我这儿走了。看着他远去,忽地,我想起了多年前和一个砚林前辈的对话。那时,我和这个前辈不期而遇。在一个暮色浓深的傍晚,前辈对我说,我不想教学生,带徒弟。我说,为何?前辈说,你每教会一个徒弟,从此就多了一个瞄准你打的同行。所以,你的雕砚技艺也不要随便传人。我说,人家请我们来,想的就是我们能够传授砚艺,如果我们不教,那别人来请教你,你如何说呢?就说好,好!雕得不错。别人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但你什么也没教他。我没按前辈说的做。过去没有,对这位前来求教的艺徒,我也没这样做,更没变着法儿让他美滋滋地离开。砚林之中,的确有学会制砚的后生,学到技术的新人,为一己私利,与培养、教会他刻砚的恩师反目成仇,我也不是没吃过这方面的亏。可是,对前来求教的艺徒,我依然如故地认真对待,热心指点,没有仅说“好”去应付。

后记

砚是中国文化之传遗。不经意间,用砚的人群在递减,砚的收藏却在悄然升温,砚的制作工艺正在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不经意间,听到拍卖场上古砚不断竞出高价。砚价在走高,料石在暴涨。我刻着砚,伴随砚热着。砚林,不再悄悄然。攀枝花苴却砚,不时总有些天南地北、海内海外的,认得的和不认得的人们,在看砚、赏砚、买砚、论砚。2006年,一位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爱砚的老先生,更是一次买下五百多方苴却砚。砚林热了起来。关心飞鹏的朋友说,你不要就待在工作室,整天刻砚刻砚的了,你应将苴却砚做大做强,干嘛不做大做强呢?我依然刻着砚,一天天依旧。知道尚属少年的苴却砚正在成长,知道自己将砚做大做强会有好的“钱”景。在没钱万万不能的当今,能多挣些票子有何不好?我依然如故地刻砚、著文。没考虑做大,没念想做强。一个人在清寂静寞的路上,探索着砚艺。飞鹏的作品,也被爱砚的祖国宝岛台湾人选购数方。砚被祖国宝岛台湾人收藏,当时有些许得意,也兴奋了一阵。过后,想到自己做的砚,隔着一条亦近亦远的海峡,要看却再也不易看到,酸楚也油然顿生。自己雕的砚就像自己的孩子。我是个善感之人,曾经在攀枝花市,看到一方自己做的久违了的砚,热泪当时竟盈眶而出。刻砚,是自己爱做的事。刻砚还能挣些银两,改善生活。这世上难得有比这更美的事了。2008年2月8日再稿于俞飞鹏砚雕艺术馆


编辑推荐

《砚林笔记》从布局构想到语序、语境,作者都另辟蹊径,用淡雅脱俗、灵性飘逸的文字,娓娓道来。很专业的砚,被他写得深入浅出,鲜活生动,别开生面。他剖析、解读古砚,却稀见抄搬古籍。书中的事例、引人入胜的故事皆源于他的艺术实践。他谈砚由表及里,通俗易懂,点评恰到好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砚林笔记 PDF格式下载



正品书,物流快,书已经看完。不错!


铜版纸,砚图精妙繁多,介绍恰到好处。就是字疏句朗,排版得有些浪费,惜贵。


相关图书